自用故都的秋教案

2023-01-16 05:54:06 字數 3302 閱讀 1720

故都的秋

一、 匯入

秋天是乙個多彩的季節,秋天也是乙個收穫的季節,秋天更是乙個多情的季節。它撩撥起文人們無限的情思。有人獨立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在秋日裡,***讀到的是壯麗;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在秋風中,杜甫感受到的是淒涼。

同樣的乙個秋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悟。

那麼,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故都的秋》,去感受郁達夫筆下的秋味。(板書課題)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篇文章,整體感知: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味有怎樣的特點?作者又是如何表現出這種特點的?

二、 感秋。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很投入,聲音很洪亮,也很有激情,但本文是一篇略帶傷感和悲涼意味的文章,我們可以讀得再慢一些,感情再深沉一些。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整體感知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秋味有怎樣的特點?)

2.學生明確:清、靜、悲涼(板書)

(我們先來看看清、靜、悲涼這三個詞應該如何理解。)

清:清靜、清淨、清純、清閒、清淡、清官等詞;

靜:靜止、安靜、寂靜、清靜等

悲涼:悲哀、淒涼、傷感等

3.作者是通過哪些景物表現出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呢?也就是說,本文哪些段落寫了故都的秋景?(3-11段)分別寫了什麼呢?

(我們以第三段為例,請同學們用乙個以秋字打頭的四字短語來概括。)

將同學們分為四組,分別進行概括後面畫面,看看哪一組概括地又快又好。

秋晨庭院

秋槐落蕊

清、靜、悲涼秋蟬殘鳴

秋雨話涼

秋日佳果

3.本文題為《故都的秋》,作者除了寫故都的秋外還寫了什麼內容呢?(南國的秋)我們在寫作中講究不枝不蔓,而郁達夫卻在本文的創作中旁溢斜枝,這又是為什麼呢?

學生發言

教師明確:對比、襯托。突出作者對故都之秋的喜愛、眷戀之情。

剛才我們說郁達夫對故都的秋充滿了熱愛和眷戀之情,這種情感還可以從什麼地方讀得到呢?(首尾段)

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首尾段。

從首尾兩段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故都的秋景充滿了熱愛和眷戀之情,既然要表達對故都之秋的嚮往、熱愛和眷戀之情,那麼郁達夫筆下的景物為什麼又是清、靜、悲涼的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暫且先留下。

郁達夫獨鍾情於秋的清、靜、悲涼,那麼,在你十幾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品味的秋又是什麼樣的呢?是清、靜、悲涼嗎?請思考兩分鐘並用一兩句話表現出來。

三、悟秋

1.學生思考

2.學生談對秋的感悟。

3.提問:同學們每個人感悟到的秋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

4.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心境、環境、經歷、社會背景、家庭狀況各不一樣,所以我們品味到的秋也就會各不一樣。

5.而郁達夫獨鍾情於清、靜、悲涼的秋味。這是為什麼呢?

這當然與他的生活經歷、社會背景、有關。

郁達夫是一名典型的傷感文人,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所以他經歷了生活的艱辛,養成了憂鬱沉寂的性格。成年後到日本去留學,飽受了異族的歧視和**,更增添了他消沉的性格特徵。所以他的文風始終有一種灰色的、低沉的調子。

再從他所處的時代來看,本文寫於2023年,九一八事變後,北平也將遭到日寇的踐踏,在這個時候,郁達夫也正是懷著再最後看一眼故都的秋這樣的心緒回到北平的。所以郁達夫筆下的秋也正如他此時的心緒一般,有些落寞,有些悲涼。

有位美學家說過:一切自然風景就是乙個心靈世界。

國學大師王國維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正是因為郁達夫的這種落寞、悲傷之感,才使他筆下的秋呈現出了清、靜、悲涼的特點,而作者也正是用這種清、靜、悲涼的秋味來表現他內心對故都的秋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這就是寫景散文中最常用的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郁達夫是這樣,正如文中倒數第三段所言,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裡的囚犯,到了秋天,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

可以說,議論這一段,由特殊到一般,深化了人類對秋的深情。

(以上我們初讀了課文,感知到了郁達夫筆下「清、靜、悲涼」的秋味,並結合郁達夫的個人經歷和時代背景,弄清了作者寫出這種清、靜、悲涼的秋味的原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品賞一下郁達夫筆下這種「清、靜、悲涼」的秋味。)

四、賞秋

1.以「秋晨庭院」為例,作者是如何表現「清、靜、悲涼」這個特點的。

先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教師做隨機點評。

請同學們自由討論。

教師明確:以馴鴿的飛聲反襯院落的清靜,以細數日光寫出百無聊賴的清閒,以牽牛花顏色的比較突出了清淡的色彩,以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作陪襯表現出一種蕭條的悲涼。

教師總結:寫了什麼?有什麼手法?表現了什麼?

2.請同學們仿照上面的形式,試著賞析後面的四幅畫面。

(將學生分為四組,分別賞析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佳果四幅畫面,比比看哪一組賞析得又好又快。)

(討論並在紙上寫出來)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撥。

教師明確:以槐樹的落蕊滿地表現了一種落寞的悲涼,以沒有聲音寫靜,以沒有氣味寫淡,以極微細及柔軟的觸覺和掃帚的絲紋寫出了百無聊賴的清閒和樹木凋零後的落寞的悲涼。

五、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品讀文章的寫景片段。

六、課文小結

本文是現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從我們對本文的學習可以看出,相同的景會因作者的性格、人生經歷、心情、家庭狀況以及社會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感悟和情感。相同的秋,若是分別讓林黛玉、***來賞,則會氣象不同,情感萬千。

所以,我們讀文章就應該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體悟作者的情懷。

六、課後**

研究題目

1.我眼中的郁達夫

2.郁達夫散文研究

參考書目

《郁達夫》(華夏出版社2023年版)

《散文寫作藝術指導》(東方出版社2023年版)

《郁達夫文集》(三聯出版社2023年版)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清、靜熱愛

悲涼眷戀

以景顯情

景情以情馭景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

」 (這裡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捲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裡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基本資訊,以及本文的背景。2.通過傾聽和朗誦課文體會秋的意味。3.把握課文結構和作者的情感。教學重點 1.把握課文結構和主旨。2.掌握 情景交融 的藝術手法。教學設想 通過閱讀體會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課文情景交融,以景見情的表現手法。並透過這篇優美的散文陶冶學生的心靈,...

3 故都的秋

凋零混混沌沌潭柘寺椽喇叭陪襯槐掃帚細膩不能自已衰弱平平仄仄悲啼蕭索橄欖歧韻柿子頹廢5.讀第一段說說哪句話最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點呢?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6.文章第3 11段一共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圖,請找出來並各擬乙個小標題。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果奇景 第二課...

故都的秋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1 單元教學要求 我所說的篇目是 故都的秋 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 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