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跨文化解讀

2022-11-19 23:03:03 字數 3595 閱讀 6165

【摘要】本文分析了《再別康橋》中的典型意象,從文化對比角度對這首詩歌進行了解讀。

【關鍵詞】《再別康橋》 西方文學意象文化解讀

曾經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深受西方文學影響,他在散文《吸菸與文化》中說:「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甜蜜的機會了。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麼。

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乙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他在傳世名篇《再別康橋》中運用了西方文學的經典意象,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能引導學生從世界文學的寬廣視域進行跨文化的比較研讀,學生是很難有理解詩中真味的。

一、榆樹、潭水、彩虹的西學淵源

很多學生對詩歌第四小節中的意象不理解,「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榆樹、潭水、彩虹,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那榆蔭下的一潭」是指拜倫潭,此潭原是築壩堤將河水攔起來而形成的水塘,後因著名浪漫派詩人拜倫在劍橋學習時經常在此游泳而得名。詩中講這拜倫潭,它「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那彩虹象徵什麼呢?

既已揉碎,卻又要在夢裡回味。在聖經舊約「創世紀」一章裡記載有上帝的誓言,「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是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紀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

」在此處聖經的文字中,徐志摩詩中極為重要的三個意象——水、虹、雲彩,同時出現了。在聖經中,水、虹、雲彩意象的組合指向的是約定與誓言。

除此以外,彩虹意象還有乙個一般性的意義指向,就像人們常常在歌中唱的,「風雨之後見彩虹」,是生命成長必須歷經的風雨,是人生旅途追求亦或收穫的美麗,彩虹是人生理想的代名詞。徐志摩極為推崇並努力向其學習的著名詩人華茲華斯在《我的心蹦蹦直跳》一詩中,曾就彩虹這一特殊意象直抒胸臆,「每當我看見天穹中一條彩虹在閃耀,/我的心兒就蹦蹦直跳。/初生時是這樣,/長**也這樣,/老了也該這樣,/否則,我不如死掉。

/孩子是**的父親,/我祝願我生命的旅程/都貫穿了自然的虔誠。」

通過對水、虹、雲彩文學象徵與文化意義的**,學生基本理解了此處意象組合的邏輯起點。緊接著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就徐志摩而言,他在拜倫潭邊曾與誰擊水相約、盟誓立言?

在那個特殊的地方,在那個特殊的時間視窗,他的人生理想是什麼?這個問題理解了,詩歌第五小節種種令人困惑之處也就會迎刃而解。作為學子,回到母校,尋夢。

為何選在夜裡,「在星輝斑斕裡」,「向青草更青處漫溯」?這不符合一般的常理。這不是尋常學子的詩書之夢,而是詩人在獨特的人生路途中邂逅的美麗又哀傷的情愛之夢。

2023年深秋,正在劍橋學習的徐志摩結識了當時只有十六歲的才女林徽因,對詩歌的熱愛使他們在異國他鄉相戀了。劍橋的一草一木,康河的點點漣漪,都曾見證他們美麗的愛情。這裡有詩人彩虹般的夢想,關於詩歌,更關於愛情。

2023年年底徐志摩離開劍橋回國,寫有《再會吧康橋》一詩,「設如我星明有福,素願竟酬,/則來春花香時節,當復西航/重來此地,再撿起詩針詩線,/繡我理想生命的鮮花,實現/年來夢境纏綿的銷魂蹤跡,/散香柔韻節,增媚河上風流;」「我今去了,記好明春新楊梅/上市時節,盼望我含笑歸來」然而轉年即2023年春天,徐志摩並沒有回康橋。因為回國之後的林徽因,在古老東方的傳統文化氛圍裡,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去拆散他人的家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嫁給乙個有婦之夫,於是她斬斷了情感之亂麻,與梁思成遠赴美國求學,並於2023年3月在加拿大溫哥華與梁思成結婚。2023年的初秋時分,徐志摩重訪劍橋,在回國的歸途中,於11月6日寫下了《再別康橋》。

儘管乙個人回到康橋,但他依然「尋夢」,只是「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儘管盟約已毀,但他依然追憶生命的「彩虹」,即便「揉碎」了,也要「沉澱」在夢裡。

二、青荇異域情愫的寄託

不同的文化元素所給予生命的巨大影響。在西方文化的環境中,「在康河的柔波裡」,林徽因就是「軟泥上的青荇」,青荇即荷花,是我國古典詩詞裡的經典意象,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淨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稈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

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

徐志摩筆下出荷花淤泥而不染,美麗、高潔又超然。遵循著自然天性,她的生命是如此的舒展,自由地綻放,甚至可以「油油的在水底招搖」;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青荇」與「水草」是對應的意象,在康河的柔波裡他們是那樣的美好,然而離開了這個環境,竟然就勞燕分飛了。

這令人多麼傷感!林徽因在2023年2月寫下《記憶》,「記憶的梗上,誰不有/兩三朵娉婷,披著情緒的花/無名的展開/野荷的香馥」「四面裡的遼闊,如同夢/蕩漾著中心彷徨的過往/不著痕跡,誰都/認識那圖畫,/沉在水底記憶的倒影!」

三、此榆柳非彼榆柳

了解了詩人人生夢想的失落,理解了詩裡瀰散的傷感氣息,詩中另外兩個意象「金柳」和「榆蔭」也就不難把握了。在中國古典詩詞裡有「榆蔭」這個意象,如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道「方宅十餘畝,草屋**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榆」與「餘」諧音,暗示生活的富足,類似的例子還有中國飲食文化中經常說的「連年有魚(餘)」。

《再別康橋》一詩中的「榆蔭」意象與此文化意旨不同,它表達的是哀傷。「榆蔭下的一潭」這一詩句包含了兩個意象,一是拜倫潭,一是榆樹。劍橋的拜倫潭區域遍植各種植物,詩人為什麼單單選取了潭邊的榆樹?

難道榆樹與拜倫之間有某種特殊的關聯?是的,拜倫有詩《在哈勞墓園的榆樹下》(lines written beneath an elm in the churchyard of harrow),拜倫的幼女去世就安葬於此墓園,拜倫早年常來這裡,並且常常坐在榆樹下。如果是這樣的話,詩中的「榆蔭」意象就有了哀傷之意。

與榆蔭意象使用相似,詩中「金柳」這一意象也全無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在中國傳統詩詞裡,凡用柳樹意象,都是借「柳」與「留」諧音,表達挽留和依依惜別之情。《再別康橋》一詩的第二小節: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在中國的習俗中,迎娶新娘一般都在上午,因為伴隨著旭日東昇的寓意,是對越來越美好的生活的期盼。「夕陽中的新娘」,新娘與落日並置,總是不夠吉祥。

「波光裡的艷影」一句加重了這種印象,夕陽下的光線是昏暗的,水面的波光越發黯淡;倒映水面的影像本來就給人模糊感,波光漣漣又新增了幾許晃動、破碎感。其實,這詩意倒與英國文學對「柳樹」意象的運用傳統相符。在英國文化中,河畔的柳樹因長長的柳枝垂到水面,搖擺之間會泛起點點漣漪,故而有哭泣的柳樹之說。

在英國文學傳統中,古老的民歌裡就有《柳樹歌》(the willow song),「she hears me not,she heeds me not/nor will she listen to me/while here i lie alone/to die beneath the willow tree.」 莎士比亞在《奧賽羅》中描寫黛絲泰蒙娜(desdamona),她在臨死時也唱「柳樹歌」,表達她的悲哀並暗示死亡。而在詩人的現實生活中,2023年3月林徽因與梁思成結婚了,從那一刻起洋溢著詩意、揮灑著浪漫的理想化的才女林徽因,就在他的心中死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乙個美麗的象徵,被回憶定格在想象中的永遠的林徽因。

聞一多、徐志摩主張詩歌的「三美」,徐志摩的詩更傾向於**美。這與歐洲詩歌中強調**性不無關係。同時,中國傳統詩詞本有入樂之事,詩與**固不可分。

詩人對古文頗有根底,同時在歐洲留學期間,接觸了許多大家作品,特別對19世紀英國浪漫派詩人推崇備至。華茲華斯、雪萊、拜倫、濟慈等人的影響在他的詩中並不少見。「雲遊」的象徵性比喻以及由此引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可以明顯地看出徐志摩詩歌有雪萊、濟慈等詩作的痕跡。

再別康橋教案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新詩的鑑賞方法。2 感知 再別康橋 的詩意美,美,建築美,繪畫美 3 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二 過程與方法 學生誦讀感受詩歌三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詩歌意象蘊含的情感。三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 熱愛生活的情...

再別康橋說課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 中國現代詩三首 的第一首詩歌 再別康橋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 教法與學法 教學過程 說教學板書四個方面向各位老師展示我的教學設計。一 說教材 1 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點 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課的前提。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為詩歌...

再別康橋jiaoan

再別康橋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體會詩歌的意境及表現手法3 學會朗讀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及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堂教學步驟 一 匯入古人云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同學們在初中都學過哪些有關送別的詩?學生答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徐志摩的 再別康橋 看看詩人筆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