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再別康橋

2023-01-14 21:06:02 字數 2326 閱讀 4644

徐志摩一、作者簡介

徐志摩,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筆名雲中鶴。作品有《志摩的詩》《猛虎集》《雲遊集》等。

這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2023年第三次來到康橋後的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表現了他對個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因音節和諧,意境優美而備受讀者青睞。

徐志摩的詩具有**美、繪畫美、建築美。

二、詩歌主要內容

1、這首詩主要抒發了什麼感情?

對康橋的依依惜別的深情。

2、詩人在離別時,寫了康橋的哪些風光?

有岸邊的柳樹、康河的水草、榆樹下的清潭。

3、詩人告別時,作了哪些動作?

招手、尋夢、放歌、沉默。

三、詩歌分析

第一節,連用了三個輕輕的,向西天的雲彩告別,給全詩定下了抒情基調。既有難捨難離的真情,又有淡淡的無奈與感傷。

第二節寫了岸邊的柳樹,金柳是夕陽中的生動色彩的描繪,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它形態的美好,又傳達出詩人的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誰能捨得離開美麗的新婚妻子呢?艷影,蕩漾在我的心頭,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節,寫了康河的水草,綠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搖,愜意平靜。並有向詩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不僅物我合一,而且表達了詩人對康河的永久戀情,願意永遠流在康河,生於斯 ,長於斯。

第四節,寫榆樹下的清潭,清泉倒映著天上的彩虹,五彩斑瀾,浮藻間好像沉澱著彩虹做的夢境,融情入景,將人帶入夢一般的意境中。

第五節,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在流連忘返的觀景過程中,詩人似乎已經忘了他即將要離開,撐著長篙去尋找那彩虹似的夢。到晚上歸來時,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樂的情緒達到頂點。

第六節,物極必反,樂極生悲,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情緒低落下來,於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離別的傷感的笙簫,詩境恢復寂然,連夏蟲好像也體會到離別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充滿了無法化解的離愁別緒將詩人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極致。

第七節,與開頭呼應,詩人是那樣的不捨得離去,卻不帶走一片雲彩,不願驚動心愛的康橋,不捨得讓康橋與我一同傷感。這一節不是對第一節的簡單重複,而是更另覺悟,眷戀,同時也有一種灑脫的意味。

四、作品思想感情分析

1、①輕輕的(走)(來)(招手):不想驚動別人,更不想驚動這裡的美景。憂愁。

②「西天的雲彩」換成「東方的朝陽」如何?傍晚適合表達依依惜別之情,正如「秋」「雨」中寫離別能瀉染出這特定的意境一樣,同時作者是別西(方)而東去,因此別「西天的雲彩」準確。

2、(金)柳→新娘→蕩漾:喜愛這美景。(比喻)

「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離別詩中經常出現「柳」這一意象,因「柳」與「留」諧音,來表達惜別之情。可見,以「柳」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3、青荇→招搖,做水草:感情深化,不想走了。留戀。(擬人)

4、清泉→虹→夢:再深化,回答了為什麼「留戀」這個問題①景美②更重要的是這裡曾有自己的夢想。(為什麼)

5、因此:尋夢,引起美好的回憶。撇開美景,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之中。(陶醉)

6、沉默——回到現實(別離),獲得了短暫的陶醉之後,不得不面對現實。傷感。

7、照應開頭,「不帶走一片雲彩」,飄逸、灑脫。

五、藝術特點

1、構思: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告別物件由人轉向物,跳出了「執手相看淚眼」或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

其次,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氣氛。這首詩只著色繪景而不摹聲,以「輕輕」「悄悄」「沉默」造成一種寂靜環境,排除了「傷離別」的沉重感,增加了飄逸感。

第三,意像選擇獨具特色。詩人藉以寄情的物象是「雲彩」「金柳」「柔波」「水草」「星輝」等自然景物,避開了人間煙火: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機械轟鳴及送行之人,這樣就造出了一種清新感。

獨特構思來自詩人對個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徐志摩崇拜大自然,主張人類應接近自然,回歸自然,融合自然。故想做「一條水草」,想到「青草更青處」尋夢,這是詩化人生的表現。

2、具有三美:

一是**美:每節用韻基本相同;章節和諧,節奏感強;回環復沓(回環呼應)的結構形式:首尾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

二是繪畫美:1)多用色彩較為絢麗的詞語:「雲彩」「金柳」「夕陽」「艷影」「青荇」「彩虹」「星輝斑斕」等;2)多用動作性很強的詞語:

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之變成動態畫面,給人以立體感。

三是建築美:句子整齊,每節勻稱。每節兩句,單、雙行錯開一格排列。外形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六、歷年真題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請回答:

a.這段詩出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誰?

再別康橋;徐志摩。

b.這裡採用了何種情景交融方式?

移情於景。

c.「彩虹似的夢」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彩虹似的夢」的象徵意義是西方文明和美好理想。

再別康橋教案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新詩的鑑賞方法。2 感知 再別康橋 的詩意美,美,建築美,繪畫美 3 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二 過程與方法 學生誦讀感受詩歌三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詩歌意象蘊含的情感。三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 熱愛生活的情...

再別康橋說課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 中國現代詩三首 的第一首詩歌 再別康橋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 教法與學法 教學過程 說教學板書四個方面向各位老師展示我的教學設計。一 說教材 1 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點 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課的前提。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為詩歌...

再別康橋jiaoan

再別康橋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體會詩歌的意境及表現手法3 學會朗讀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及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堂教學步驟 一 匯入古人云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同學們在初中都學過哪些有關送別的詩?學生答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徐志摩的 再別康橋 看看詩人筆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