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小學數學研討課《一分鐘能幹什麼》有感

2022-11-16 12:33:04 字數 1430 閱讀 4281

10月13日我到紫峰小學參加《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開題報告研討課《一分鐘能幹什麼》,這節課主要是展示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針對有效提問,我談談自己聽課的一些感受:

首先談談這節課的優點之處:

1、問題與活動相結合。

「1分能幹什麼?」針對這問題採用a靜坐體驗一分鐘活動;b動態遊戲「逗」你「玩」活動,從而體現學生時而時現呼喊聲,調動課堂氛圍;c你用什麼方法來估測一分鐘?

2、提問與理答相結合。

如:a還有其它動作表示一秒嗎?b說說你一分鐘幹什麼?等問題,展現了課堂教學的有序、清淅。

3、體驗與訓練相結合。

教師設計了第三個環節:體驗1分鐘,通過「比一比」「試一試」「說一說」活動1分鐘能做什麼進行訓練,體現了數學教學的本質,問題引領活動方向。

其次,我個人認為在本節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一般說來,「教師」概念之形成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楊士勳(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穀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

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雲:「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教師。

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教師」概念的雛形,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教師」,因為「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物件和本身明確的職責。

1、有效提問的問題呈現不清,使一些教學環節教學價值體現不出來,如:在活動三中「課件出示其它生活領域一分鐘能做什麼的**,讓學生看了這些數字,談談有什麼想說。」這個環節設計目的在於什麼?

問題是否具「有效提問」

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於是看,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裡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可見,「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

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後,教師與其他**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2、1秒鐘體驗不夠。因為這個環節是建立時間觀念的固值基礎,由抽象。

一分鐘能幹什麼

主題 一分鐘能幹什麼 班級 2009春教育管理本科 2009秋教育管理本科 參加人 王蕊羅輝 角色分配 1 演示者 王蕊 2 演示者 羅輝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要求學生正確把握1分鐘的時間感。2 引導學生認識在1分鐘內能做些什麼。3 理解分與秒的關係。過程和方法 1 使用鬧鐘,讓學生感受1分鐘...

反思《一分鐘能幹什麼》

課後反思 我執教的是 一分能幹什麼 這是一節體驗課,剛剛看了課題後,受了課題表面意思的影響,我覺得讓學生利用1分鐘做一些事,感受到1分鐘的長短,知道珍惜時間就可以了。所以,起初只側重了學生用1分能幹什麼,也就是側重了學生的做,而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忽視了學生的說。教研的領導看了以後,也提出了 這種體驗...

一分鐘能幹什麼 lkk

2 活動二 試一試 現在請小朋友看大螢幕,在這些活動中選擇乙個你最喜歡的活動 讀書 寫字 踢毽子 做口算題等 喜歡讀書的小朋友數數看你一分鐘大約讀多少個字,喜歡寫字的看看你一分鐘能寫多少個字,喜歡踢毽子的數數看你一分鐘能踢多少下,喜歡做口算題的做做看你一分鐘能算幾道題。準備好了嗎?好,開始吧!現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