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孤立性頭暈眩暈的角度看腦血管檢查

2022-10-17 02:27:07 字數 2821 閱讀 4762

1、患者的檢查是否都正確?

臨床醫生都知道,很多頭暈/眩暈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做過下列檢查:

①經顱都卜勒(tcd)檢查,報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或腦供血不足;

②頸椎片(骨質增生、椎間隙窄、序列不穩);

③頸椎磁共振成像(mri)(椎間盤後突、硬膜囊受壓);

④頭顱ct(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和頭顱mri(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那麼,這些檢查和檢查結果是否真正具有臨床價值?一些專家認為,上述這些檢查及診斷結果都想為以下診斷尋找證據:

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缺血發作(vbi)、頸性眩暈和腦供血不足。

tcd不能診斷腦供血不足或腦動脈供血不足已經被多次強調過,在此不再贅述。頸椎片和頸椎mri對於大部分頭暈/眩暈患者的**診斷基本毫無價值。那麼,頭顱ct和頭顱mri上的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對頭暈/眩暈診斷有幫助嗎?

如果的確僅有一側前庭核損害,有可能出現孤立性頭暈或眩暈,但由於腦幹解剖結構緻密,這樣的概率非常低。mri報告的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基本和頭暈/眩暈無關,ct檢查意義更小。所以,上述這些檢查完全沒有必要做。

還有一部分頭暈/眩暈患者,做過血管影像檢查,包括超聲(tcd或彩超)、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發現了前迴圈某條動脈狹窄,後迴圈某條動脈狹窄,或前後迴圈某幾條動脈狹窄,同時這些患者沒有腦幹/小腦體徵,應該通常診斷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性偏頭痛、良性**性眩暈、梅尼埃病、遲發性膜迷路積水、前庭神經炎等。

但外院的診斷都是後迴圈缺血或腦供血不足,外院醫生、患者以及家屬都認為是動脈狹窄供血不足導致的頭暈和眩暈,那麼:「動脈狹窄→供血不足→孤立頭暈/眩暈」這一邏輯究竟有沒有臨床證據?

2、抽絲剝繭的循證分析

動脈狹窄後,其供血區腦血流就會下降嗎?側支代償的存在,使腦動脈狹窄後腦血流不一定下降。如果腦血流下降,將會發生在哪個區域?

通常發生在狹窄動脈的供血區。腦血流下降會發生孤立性頭暈/眩暈嗎?

(1)腦血流快速下降導致發作性孤立性頭暈/眩暈?無論前迴圈還是後迴圈,臨床從未出現過大樣本研究。從個例和小樣本研究看,前迴圈腦血流快速下降不會導致孤立性頭暈/眩暈。

後迴圈腦血流下降的絕大多數患者不存在孤立性頭暈/眩暈。

(2)腦血流持續下降導致頭腦不清晰樣慢性「頭暈」?嚴重頸動脈狹窄合併認知功能障礙者,可能會伴隨頭腦不清晰樣的「頭暈」,但此頭暈非彼「頭暈」,這類頭暈不屬於前庭症狀,而且也不是腦血流下降直接導致。

目前尚缺乏椎動脈和/或基底動脈狹窄是否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同時也缺乏頭腦不清晰樣「頭暈」與認知功能障礙關係的研究。所以,可以判斷「動脈狹窄→供血不足→孤立頭暈/眩暈」這一診斷邏輯基本沒有臨床證據。

有可能導致或增加以孤立性眩暈為臨床表現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風險的血管病變:椎動脈或基底動脈起始狹窄、鎖骨下動脈狹窄有或無盜血和椎動脈先天發育不良或閉塞、小腦下前動脈/小腦下後動脈起始狹窄以及內聽動脈狹窄。發生機制為:

血流灌注不足、動脈到動脈栓塞。20世紀50到60年代,曾認為動脈狹窄後的低灌注是導致tia和腦梗死的主要機制。20世紀70年代後的影像和病理學證實,動脈栓塞是導致tia和腦梗死的主要機制。

栓塞機制不大可能引起反覆孤立的眩暈發作。

那麼,低灌注容易引起孤立的眩暈發作嗎?有文獻報道的2個轉頸後腦血流下降病例,1例出現視物模糊的症狀,另1例出現眩暈和視物模糊,2例都不是孤立眩暈。2023年lancet neurology的一篇「後迴圈卒中前的腦幹孤立症狀」提到,在16例確定後迴圈tia且有症狀性椎基底動脈狹窄≥50%的患者中,更常見的短暫性神經科疾病發作表現是雙眼視覺障礙(7例),而非孤立性眩暈(2例)。

因此,無論機制是什麼,後迴圈動脈狹窄都不容易導致孤立眩暈發作,尤其是反**作的孤立頭暈/眩暈。

很多時候,存在多種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可能共存多種病變。此時,醫生應牢記以下幾條:

(1)心原性栓塞不大可能導致反覆眩暈發作;

(2)大動脈狹窄導致tia和腦梗死以栓塞為主。無論低灌注還是栓塞,都不易導致單純眩暈發作,且目前臨床證據也很少;

(3)小腦下前動脈/小腦下後動脈起始或內聽動脈病變很難證實,也很難排除;

(4)如果首次發作,難以與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暈鑑別時,可積極給予預防卒中的藥物:抗血小板或抗凝(如有心房顫動)、足量他汀類藥物、降壓**(如有高血壓)。

3、哪些患者需要做腦磁共振和血管影像?

首次急性發作的眩暈:

(1)單純眩暈急性起病並伴持續性;

(2)急性眩暈+甩頭試驗陰性;

(3)急性眩暈+頭痛(尤其是後枕部);

(4)急性眩暈+任何中樞體徵;

(5)急性眩暈+耳聾(無典型梅尼埃病表現)。

反覆眩暈發作:高齡、有血管病危險因素、無明顯偏頭痛症狀、總體發作時間不超過1年、不排除後迴圈tia時。

如果檢查發現患者存在腦動脈狹窄,要怎樣理解與處理?乙個反覆孤立性頭暈/眩暈患者,如果發現前迴圈動脈狹窄,兩者基本無關,動脈狹窄是共存現象。給予抗血小板藥物、足量他汀類藥物和降壓(如果有高血壓)**。

不需要做dsa,顱內和頸動脈不需要放支架。

反覆孤立性頭暈/眩暈患者,如果發現後迴圈動脈狹窄,但其反覆頭暈/眩暈符合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前庭陣發症,那麼後迴圈動脈狹窄屬於共存現象。如果不符合上述診斷,需要進一步分析,是否屬於以下情況:(1)任何一次發作中都未出現過腦幹或小腦的其他症狀;(2)發作持續數小時後都能完全緩解;(3)頻繁或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發作卻從不遺留腦幹或小腦梗死。

如果符合上述情況,依然不支援tia。如果不符合上述情況,則支援tia診斷。對於共存或不支援tia者,不要急於做dsa,不可以放支架,應首選藥物**,再進一步做dsa和支架等**。

4、小結

最終,醫生要合理選擇和安排腦和血管影像檢查,更要慎重判斷檢查異常結果。有正確的觀念是前提,診斷思路是關鍵。如果面對頭暈患者的診斷依然只是侷限於vbi、頸性眩暈以及腦供血不足上兜圈子,那麼幾乎所有腦和血管影像檢查都沒有發揮其應有的臨床價值。

頭暈眩暈患者的體格檢查

鞠奕北京天壇醫院鞠奕,主任醫師,副教授,北京市腦血管病防治協會理事,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眩暈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醫學會眩暈醫學分會常委。擅長腦血管病與頭暈 眩暈 頭痛與頭暈 眩暈 精神心理性頭暈 眩暈與眼震 眼震電圖檢查等。眼部檢查1.動態視敏度檢查目的 檢查患者在頭部運動的同時讀出正常視力表的能...

從認知角度看面試招聘的有效性

從認知的角度談談招聘面試的有效性 人力資源部門在招聘中應克服的認知障礙 注會093 王秋宇 0905030133 面試是招聘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成功的面試將直接給公司帶來競爭優勢。面試是否成功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看是否能及時招到所需人員以滿足企業需要 二看是否能以最少的投入招到合適人才 三看所錄用...

從批評性話語角度看廣告語

1.固化性別歧視 當我們開啟電視 翻開報紙 進入網際網路,鋪天蓋地的廣告層出不窮,而千姿百態的女性形象更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她們大多是年輕貌美的女孩和溫婉賢淑的家庭主婦,在各類化妝品 保養品 產品 洗衣粉 洗衣機 抽油煙機等廣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下列廣告語 沒有油煙味,只有女人味。太太牌抽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