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2022-08-02 05:36:05 字數 2254 閱讀 2195

新課程標準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部世界聯絡的基本途徑。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

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式等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求出結果、並討論結果的意義。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

《標準》首先說明了模型思想的價值,即建立了數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絡。小學階段有兩個典型的模型「路程=速度×時間」、「總價=單價×數量」,有了這些模型,就可以建立方程等去闡述現實世界中的「故事」,就可以幫助我們去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應該鼓勵學生思考和交流,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當課堂**時如果對於同一問題出現不同的解決方法,教師不應輕易地否定某一種方法,而應該因勢利導,讓學生在討論和對比中自己去認識不同方法的優劣,同時也體驗了「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建立模型思想,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要造好以下幾點:

1、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應用的過程,獲得對數學核心概念的理解。從一些名師教學實錄中可以看到,使學生構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①創設問題情境,發現提出問題——建立模型準備;②自主整理資訊,**解決問題——建立數學模型;③解釋應用拓展,體驗數學價值——應用數學模型。

2、要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意兩個「問題」: 第乙個是從紛雜的實際問題中,篩選出有用資訊,從而抽象成數學問題,也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是「數學建模」的起點;第二個是根據已提出的問題,全面分析其中的數量關係,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解決問題,必要時回顧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要分析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這是「建立模型思想」的核心。

小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建立模型思想,培養推理能力。例如在一節《相遇問題》名師課堂教學實錄中,教師既重視了「解決問題」: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絡的上學情境,且採用動畫形式呈現,學生在現實而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的吸引下,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提煉生成完整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解決問題的第乙個轉化。

同時也重視了「解決問題」:即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資訊——理清數量關係;借助直觀圖形——探明解題思路;明確解題方法,獨立列式解答——自主建構應用問題的數學模型,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解決問題。這樣,由於紮實完成了學生緘默思想,讓學生有效地經歷了「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

這位老師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是:

(一)借助生活事例匯入新課,運用模擬表演策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問題」。一是借助動畫情景,誘導學生初次感知兩個物體的運動,從直觀的角度感知「相遇問題」的特徵;並借助學生的觀察和描述,了解學生對「相遇問題」已有經驗和認知基礎,尋找到了新知學習的切入點和生長點。二是採用模擬表演、打手勢等直觀生動的演示方式描述王明和李華的運動過程,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二方面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讓學生了解數學問題的實際背景,幫助學生在具體場景中直觀形象地理解「兩個物體」、「兩個地方」、「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結果相遇」等關鍵詞的含義,逐步提煉形成相遇問題,掌握相遇問題的基本結構特徵。

在初步理解相遇問題基本特徵的基礎上,新增相應的數學資訊,提煉生成完整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這是一種極具親歷性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進入到情境中,親自參與其中的合作活動,並在參與合作活動中獲得體驗。

(二)結合具體情境,運用摘錄、**、畫圖等策略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構建數學模型。在教學中結合具體情境,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對情景中的資訊加以梳理,將抽象難懂的文字資訊轉化為形象易懂的圖畫、圖表等資訊,幫助學生直觀地理清資訊之間的關係;並對各種解題策略進行分析與比較,突出了畫線段圖整理資訊的優越性。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從而獲得了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最後通過多**的演示,又加深了對相遇問題兩種解題方法的理解。從而引領學生提煉出相遇模型背後所蘊含著的結構性知識,並構建起這類應用問題的解題模型——「速度和×時間=總速度」。

(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主整理——組內交流——展示匯報——分析比較——提煉昇華」等一系列活動,獲得了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及運用知識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知識、技能和方法的遷移,突破了固定的思維框架,形成了自己的認知結構,並充分體現了知識與能力素質的培養過程。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任何教學策略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結合學生實際才能取得優良的效果。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借鑑名師經驗,細心揣摩,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真正搞好小學數學應用問題教學。

在解決問題中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審題能力

第三 指導學生正確理解題意,擺脫慣性思維。題目中某些關鍵詞能夠減少學生的審題錯誤,但是同時也會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勢。比如 我們低年級考試中有一道這樣的題目 樹上有10只小鳥,第1次飛走了2只,第2次飛走了5只,現在比以前少了幾隻?而我們個別學生看到了比 少,就用減法。因此要指導學生在審題時,既要看清詞...

解決問題中的案例與反思

新石拐小學耿慧麗 認識分數的教學案例 1 創設情境後,提出問題 怎樣表示一半?2 學生折 剪。用直觀的方式表述 3 畫直觀圖。用半直觀半抽象的圖形語言表述 4 教師引導學生從感性經驗中創生數學符號。用數學符號這種抽象的方式表述 怎樣用數來表示一半?1 學生合作學習,交流。學生創生出不同的數學符號 反...

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樣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教學發現,要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時必須遵循兒童的思維特點和規律,結合應用題本身的結構特點,改變教法,化難為易。我在教學中,針對問題的不同結構特點和學生存在的問題做了如下嘗試。一.讓學生會解決問題,學生必須對要解決的問題熟悉。只有讓學生有了認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