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問題中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審題能力

2022-08-15 16:15:06 字數 1299 閱讀 5968

第三、指導學生正確理解題意,擺脫慣性思維。題目中某些關鍵詞能夠減少學生的審題錯誤,但是同時也會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勢。比如:

我們低年級考試中有一道這樣的題目:樹上有10只小鳥,第1次飛走了2只,第2次飛走了5只,現在比以前少了幾隻?而我們個別學生看到了比……少,就用減法。

因此要指導學生在審題時,既要看清詞語本身的含義,還要看懂其在具體題目中的不同含義。

二、學會觀察

低年級解決問題很多是以圖形或者**結合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因而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教師還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學會有針對性的觀察。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有價值的資訊中去。如蘇教版一上第8頁第三題:

「把下面的樹葉分在3個盤子裡,用線連一連。」 教師讓學生觀察主題圖時就可以開門見山地問:「在這麼多的葉子裡,如果按顏色來分,你會怎麼分?

」這樣,直接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顏色來分,避免學生被表面的複雜所迷惑,慢慢地,學生就學會用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畫面,學會尋找有用的數學資訊來解決問題。

學會有順序性的觀察。正確數數是低年級學生必須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乙個基本技能。如:

一年級看圖寫數,共有18只小鳥,要求圈去其中的10只小鳥,寫出數。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要求學生「留下痕跡數數」,即有順序地數,邊數邊作記號,幫助學生達到正確數數、仔細審題的目的。

三、學會動手

低年級學生由於受年齡的影響,加之數學語言的抽象概括,他們的理解力、想象力還比較弱。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很多時候我們還需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動手操作也是一種很好的審題方法和思考策略。

第一、折折剪剪

如在解決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動手折折剪剪。蘇教版一上期末複習103頁第15題把一張長方形紙摺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圖形?通過折一折,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正確思考,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

第二、畫畫點點

我們還以可以用簡易畫圖的方法幫助審題,如:同學們排隊做操,從前面數起小明排在第8個,從後面數起小明排在第5個,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我們讀題以後,可以根據題目的條件邊讀邊畫代表小明,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小明前面有7人,小明後面有4人。

那麼這行就有7+1+4=12(人),或者8+4=12(人),8+5-1=12(人)這裡的減去1表示小明算了兩次,多數了1次。這樣就幫助學生很清楚地審清題意,從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審好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關鍵,只有審好題才能解好題。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審題能力,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讓我們的學生把數學學得更輕鬆,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令學生終生受益。

金河鎮第一中心校

李會莎2023年12月2日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低年級解決問題的教學是整個小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基礎,學生在這個學段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直接影響到他們以後的學習。因此,必須從基礎抓起,關注低年級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 創設鮮活情境,激發解決問題的需求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熱情...

低年級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作者 危玉姐 知識文庫 2017年第04期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乙個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數學教學中,應從小學低年級開始,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發展應用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

在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新課程標準指出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部世界聯絡的基本途徑。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 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 不等式 函式等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求出結果 並討論結果的意義。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