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同課異構」的實踐與思考

2022-08-01 05:42:07 字數 4631 閱讀 6757

什麼是「同課異構」?所謂「同課」,就是相同內容的一節課。所謂「異構」,就是不同的教學構思(包括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風格和課堂結構等)。

「同課異構」就是對同一教學內容,在同一年級不同的班,採用不同的教學構思進行教學。它可分為「一人的同課異構」和「多人同課異構」等形式。「一人同課異構」是由於「一師教多班」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

同課異構不僅是校本教研的主渠道,而且是學科教學分析與研究的重要方式。歷史與的同課異構是通過不同教師對同一主題或同一課例的建構與實踐,**教學的差異性,分析教學的因果性、可塑性與實效性,並及時進行診斷與修正、回溯與提公升的一種教學活動,其實質是發揚個性、發展共性。同課異構的基本步驟是「理解教材——獨立設計——年段說課——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公升」,其中,獨立設計與課堂實踐是最重要的環節,總結提公升是意義建構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初中歷史;同課異構;教學實踐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式的學習,但在教師專業成長上,在教藝錘煉上,也要有「自主、合作、**」的行動研究。教師的「自主」,往往力所不能。植物界有一種「共生效應」,即某種植物單獨生長時會枯萎死亡,而與另一種植物一起生長都會生機勃勃。

新課程教學,靠的是集體的智慧型和集體的力量。因此,教師之間的合作可以產生「共生效應」。「同課異構」通過個人與集體研討教材,各自課前準備,確保在「同課」條件下對不同教學構思、不同教學策略方法的運用進行比較研究、反思,以達到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沒有專業的教師。由於教師所學的專業不同,教的教材一樣式,教師上課的教學風格必將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必將決定教師對教材的分析理解差異,教學策略差異,資源選用差異等,從而使課堂呈現方式的多樣化。

那麼,如何使獨具教學個性的課堂,既有個體的積極參與,又有群體的通力合作呢?我們嘗試用「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因為這種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型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能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一、對「同課異構」的內涵認識

1.「同課異構」的內涵

「同課異構」是指教師教授的課題相同,但由不同的教師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在不同的教學班級進行的教學系列活動,體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能夠帶給聽課教師更多的思考和感悟。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不同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找到教師「個性化」與「專業化」成長的支撐點。

2.「同課異構」的理解

「同課異構」更多的在於「教學結構」的理解上,何克抗教授認為:「教學結構是指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一定環境中開展的教學活動程序的穩定結構形式,是教學系統四個組成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簡單講,教就是按照什麼樣的教育思想、教與學的理論來組織教學活動程序。

」3.「同課異構」的基本模式

同課異構的基本模式是「理解教材——獨立設計——年段說課——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公升」,其中,獨立設計與課堂實踐是最重要的環節,總結提公升是意義建構的價值所在。

二、開展「同課異構」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

在新課程理念下,很多教師都在探索一定的教學模式,雖然,教學模式能夠規範教師的教學程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教師個性化的教學風采或教學特色。教學模式的僵化是教學發展的一種障礙。僵硬的教學模式其本質是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多元化教學、多元評價的教學主題背道而馳。

而同課異構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其能關注教師的個性特徵,關注生命的價值與內涵,激發教師的個人風采。在啟用個性化教學與集體互研過程中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這才是課堂教學真正的生命線,才是教學革新的制高點。

基於此,教師在建構歷史 「同課異構」教學策略時,應該遵循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

1.學生學情具有一定的同構意義。學情是指教學主體(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後對認知狀況、知識結構、能力層次等認知活動與個性特徵、群體感受、心理活動、情感態度及個性發展差異的一系列綜合性的情況。

了解學情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同課異構」建構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態度、認知水平、學習習慣、能力狀態等方面應該建立在基本平衡的基礎上,這樣,才能使「異構」異解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與科學性,才能最終實現「異構」的意義。

2.教學主題具有一定的同構價值。「同課異構」的「同課」是指同學科同主題的內容。

同一主題中的三維目標、教學章節、教學時間、任務達成等方面的建構應該具有「同一性」。這是科學解析不同教師建構不同的教學方法或過程的基本要素。差異性只有建立在「同一性」上才具有「同構」價值,才能對教學效果作出科學性、客觀性的對等評價。

3.教師風格具有一定的異構內涵。「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二片樹葉」。由於教師的個性特徵、

知識積累、閱歷認知、思維方式等都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而,教師的教學風格與教學技能也就具有別樣洞天、繽紛異彩的特點。在組織教學分析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注重教師風格的獨特性,挖掘教師教學的獨特風采,並根據教師的差異提出發展(而不是單純的整改)方向;然後,在「趨異」與「趨同」的整合中,提出一些共性方面的整改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揚教師的個性風采,在博採眾長、取長補短中促進教師的成長與發展。

三、初中歷史 「同課異構」策略的建構與實施

在「同課異構」的實踐中,我們採用六種迴圈性的建構策略,即「理解教材——獨立設計——年段說課——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公升」六個步驟。獨立設計與課堂實踐是最重要的環節,總結提公升是意義建構的核心價值。對歷史的「同課異構」的分析與研究,採用「還原」與「切片」手段,強調過程的延續性、分析的獨到性、研究的深層次性。

1.理解教材

閱讀教材、理解教材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前提工作。不同的教師對教材與課標有著不同的理解與分析。但大多數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最終會趨向統一。

2.獨立設計

強調獨立設計,並不是說要否認集體教案。這是因為,集體教案的行走路線是個體設計——集體教案——個體教案(修改與完善)。即使採用集體教案,在課堂中教師的教學生成依然具有一定的個案(個性)特點。

3.年段說課

說課環節可以放在課前,也可以置於課後。放在課前,主要是讓教師群體對教師的「教案設計」提出一定的參考意見,便於教師個案的完善或引起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某些環節或不足方面。置於課後則有利於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反思、診斷、整改與提公升。

4.課堂實踐

課堂實踐教學是驗證教學設計、衡量教學實施,實現預設與生成有效統一的重要環節。這也是驗證「同課異構」實效性與科學性的關鍵一環。

5.比較創新

採用切片或復原方法來複述教學過程,重溫教學環節,剖析教學細節,解析教學要素。用這種方法能夠清晰的分析每乙個教學環節,總結經驗,進而提公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當然切片或復原要符合課堂教學的流程和教學的一般規律;對切片或復原分析要注意教學的前後銜接性,而不能斷章取義,管中窺豹。

6.總結提公升

該階段主要通過授課人、學科組或相關專家以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方式,對「同課異構」進行綜合反思與診斷、整改與提公升。並根據「同課異構」的科研特徵,對不同教師的「特質」與「同質」進行分析,關注「特質」上的個性化教學魅力的張揚,但更關注「同質」上的共同性發展,為不同層次的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提供借鑑、學習、提公升的平台。一般通過「自我剖析—小組診斷—專家指導—整改提公升」環節進行分析與**。

四、思考與體會

1.意義

(1)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有利於實現了教師間的「合力效應」

「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讓同年級每位教師處於一種微妙的關係中,她們在課前是資訊資源共享者;在展示時又是設計思維和課堂能力的競爭對手;在課後又變成了互相鑑賞,互相學習的合作者。各種不同的身份,充分發揮了人與人之間的多種關係的作用,在競爭的表面下,我們看到了教師之間的團結、共進的和諧,它不是讓教師們變成敵人,相反它讓教師之間的關係更密切了。

(2)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有利於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每位教師或多或少,對文字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每一次的教研課都能展示對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選擇、不同的資源選用,呈現課堂教學的多樣化。「同課異構」中的「異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通過不同的教師或者是同乙個教師用不同的設計上同一節課這樣的手段來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更好的把握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更好的了解適合不同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發現平時教學中的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方式等,來實現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3)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有利於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和發展

「同課異構」活動為教師這樣的決策提供了討論和學習的案例,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有效與無效的教學活動,合理與不合理的教學情景等,這對教師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好處。「同課異構」活動還為教師間的同伴互助提供了平台。不論是課前對課程標準的討論還是課後對教學設計與效果的分析都是「同課異構」活動中教師得到發展的重要環節,在這些環節中教師之間的深入討論互相取長補短、資源與資訊的共享等對教師的成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

(4)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有利於教師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在壓力的促使下,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產生了變化,她們知道要盡己所能,精心備課,這樣就促使不同教師充分展開自己的實力,展示自己的優點,來完成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並通過評課,讓其他教師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既有個體的積極參與,又有群體的通力合作,這既有利於教師的揚長避短,更有利於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不足與困惑

對於歷史與社會「同課異構」中的「異構」流程與教學效果,可能會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觀點與評價。同時,學生對不同教師不同的教學建構都有不同的見解,或者是有個適應度的問題。因此,對於「同課異構」的教學評價問題,如何評價?

評價機制又是怎樣的?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同課異構」是一種發揚教師個性教學的一種互研方式,個性張揚與個性發展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範,可能會使教學迷失於無序環境和真空狀態。

因而,如何讓教師的個性發展既規範有度,又個性張揚是我們面臨的一種困惑。

另外,在開展「同課異構」中如何正確處理二組關係,即集體備課與個人教學特色的關係、「存異」與「求異」的關係,也是需要不斷探索與完善。

初中歷史導學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近年來為了落實新的課程理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中產生,適合學生素質發展和能力提高的學習方式也在逐漸地形成。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針對我校學生的底子薄,自學能力差,接受式學習已成為主要學習方式的特點,要是完全按照原來的教學模式,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而課堂...

初中歷史「微課」的設計與教學實踐研究

作者 廖紫微 新教育時代 學生版 2018年第14期摘要 所謂的微課就是教師結合新課程標準及教育教學實踐的要求,把自己在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重難點或教學環節展開的教學活動記錄下來,以 的方式呈現出來。初中歷史科目相對而言比較枯燥,需要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加以分析和總結。...

對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 什麼是 有效教學 呢?也就是課堂教學既要體現教師的教學智慧型,又要體現學生的知識內化,兩者的有機統一才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好詮釋。那麼,課改後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應該如何開展?課堂教學怎樣才能體現歷史老師教的有效性和學生有效性?筆者結合自己在歷史課堂上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有效教學的認識。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