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2022-07-31 12:15:04 字數 2600 閱讀 2494

圓的初步認識》案例分析

建平實驗學校小學數學組蔣明霞

背景介紹:

三年級下學期的《圓的初步認識》是我參加學校2023年「建平實驗杯」教學大賽的一節公開課。當時專家評課時針對該節課情景引入提的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

教學片段:

情境引入:教室中間放乙個大的飲料瓶,老師請6個同學站在遠近不一的地方玩套圈遊戲。學生玩了以後立即發出了不滿之聲:

這樣玩是不公平的,因為有人離瓶子近,有人離瓶子遠。我抓住時機問學生:那麼這些同學應該怎麼站才能使遊戲公平進行?

為什麼?……學生提出站成圓形,接著順理成章地**出圓的基本特徵等知識。

問題的提出:

課後,專家針對情景引入這一環節作了如下點評:遊戲這一環節的設計很新穎,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遊戲時產生的矛盾非常接近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有利於學生自主**新知。只是有乙個問題: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當學生覺得遊戲不公平後,學生的解決方案應該不僅圓形這一種,他們至少還可以想到排隊到同一地點套圈,或者站成「一」字形……儘管這些方案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能想到的,為什麼學生的反饋的都是圓形?

聽了這個問題,我深有同感:其實在我進行教學設計時,曾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過,這些方案都在我的考慮之列。但是在試教時我就發現了這一問題:

學生只說出圓形這一方案。當時因為學生說出圓形答案就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就沒有重視這個問題。現在靜下心來想:

這樣的現象確實有點反常,那麼,問題出在**呢?

反思: 我仔細地將這節課回顧一遍後,豁然發現:桌上擺放著的教師課前就為他們準備好的圓規等學具及上課之前多**就展示著的課題「圓的初步認識」無一不在暗示學生:

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與圓有關!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不可以有暗示?

在這節課中,教師無意的暗示顯然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缺少了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和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過程,學生對於僅僅就一種方案討論出的圓的基本特徵的理解可能缺乏深度。

這節課中由暗示產生的消極作用不禁使我深思:數學教學中可不可以有暗示?

我認為可以,積極的「暗示作用」就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根據新知識的構成特點,結合數學內容,通過具有啟發性的題目或提問,適當孕伏、滲透後繼學習的知識,讓學生通過對啟發性題目的練習、對啟發性提問的思考,獲得新知識初步的感受,以利構建良好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例如:在小學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推導是乙個完整、漸進的結構體系,學生關於這個知識結構的形成是建立在把未知轉化成已知的思想方法基礎上的。這個體系中轉化思想的形成又極大程度上依賴了這些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絡:

找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就能完成該圖形轉化為長方形的任務。在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推導過程中,當學生動手將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後,我都追問:「從**開始剪」、「為什麼從這裡剪起」、「 只能從這條高剪起嗎」這樣的追問實際上對學生形成一種強烈的暗示:

找到圖形的高就能把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長方形來進行計算。到了難度較高的梯形面積計算推導時,以前的暗示就能使學生的**有明確方向,並且幫助學生形成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完整的結構體系。

二、如何讓暗示在教學中有效發揮作用?

1、關係要密切。

組織用於暗示的內容時要對新知識進行仔細分析,弄清教材的內部結構,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要找那些和新知識最接近的、學習新知識所必備的基礎知識或與新知識相類似的有利於理解新知識的舊知識。在新舊知識的鏈結點上展開,在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顧的同時,便於學生遷移、理解。

例如在**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前,教師安排兩個練習:一、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計算題,如:4752÷48等;二、利用商不變性質填空,如:

65.17÷2.30.

2323等。利用這兩個練習暗示學生利用模擬、遷移**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2、花樣要繁多。

暗示的形式要多樣,不僅要有上述正面的引導,也可以故佈陷阱,讓學生在失誤後領悟到如何避免不良的思維定勢,從而養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特徵」這節課時,有一位老師是這樣設計的:

每四人小組有乙個計算器,三組卡片,每組形狀不同。第一組圓形卡片5個數:1,2,3,4,5。

第二組正方形卡片4個數:8,2,0,5。第三組三角形卡片3個數外加一張空白卡片:

2,7,5,空。學生在通過一二兩組數字排成的任意五位數、四位數都能被3整除後,很自然地猜想:和是15的數都能被3整除。

受此影響,學生在第三組的空白卡片上多會填「1」這樣四個數的和為15,能被3整除。學生此時認為能被3整除的數就是和為15的數,而且此時學生不再願意討論,不願驗證猜想。這時教師引導學生:

空白卡片上再填其他數字能不能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到底是什麼?驗證你的猜想。

學生通過嘗試、猜想、驗證後得出正確結論。

這一點設計是獨具匠心的:因為小學生多數是通過不完全歸納得出結論,所以往往有思考問題不夠周密的情況,教師在這節課了故意通過兩組題目的暗示來誤導學生做出錯誤的猜測然後糾正、驗證,讓學生經歷了問題——分析——猜測——驗證--結論的科學研究過程,讓學生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數學教學思想。

在我們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注意發揮暗示作用,淡化新知識學習的痕跡,解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讓學生從複習舊知識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知識,易於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利於新知識在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中「生根」,從而獲得新的認識結構。

暗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不可以有暗示?在這節課中,教師無意的暗示顯然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缺少了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和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過程,學生對於僅僅就一種方案討論出的圓的基本特徵的理解可能缺乏深度。這節課中由暗示產生的消極作用不禁使我深思 數學教學中可不可以有暗示?我認為可以,積極的 暗示作用 就...

暗示法在新課標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侯妮妮 讀與寫 下旬刊 2011年第07期 摘要 作為乙個老師,要想搞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高本學科的教學成績,應善於把握他們的思想脈搏,靈活運用各種暗示方法。攻心為上,方能達到目的,讓學成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關鍵詞 暗示法 新課標 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

論教師心理暗示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盛寅敏 中學教學參考 文綜版 2014年第04期著名的奧地利教授舒爾茨,在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現詞語具有能夠使肌肉放鬆的作用,這就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可以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心理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動機和潛能。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深入挖掘學生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