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中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2022-06-23 11:39:04 字數 1014 閱讀 4602

作者:吳洪敏

**:《今日中國教研》2023年第07期

教師不僅要學會講解,更要學會傾聽。因為傾聽是尊重的基礎,是溝通的開始。聽學生之疑惑,然後知所講;聽學生之見解,然後知不足。

一、學會靜候,讓學生把話說完

在閱讀教學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形:在要求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往往有學生「長篇大論」,但總有教師「等不耐煩」,還沒等學生說完就被教師粗暴打斷。我們這樣做大都是急於給學生以提示,想引導他們用簡潔的語言來回答。

且不說對文字的解讀本就沒有唯一的答案,單就教師的這種態度來說,就是對學生不夠尊重,沒有以平等的姿態來對待學生。長期這樣下去,學生也就失去了說話的興趣和回答問題的信心。因此,課堂上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是流暢是吞吐,教師都應該專心傾聽每乙個學生的發言,傾聽時要把自己的意願暫時擱置一邊,包括急於想說給學生的建議、勸告等,先讓學生把話說完,在學生說不下去時可作提示,但千萬不可打斷學生的發言。

只有這樣,學生才願意說,只有學生願意說,教師才能傾聽到學生的心聲,了解到學生與文字的差異,從而更好地點撥與引導,把對話引向深入,讓閱讀的課堂更真切。

二、傾聽學生疑問,善於抓住主要問題

面對教材,學生心裡想知道什麼,教者不要根據自己主觀臆想,強加於學生,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來。當然學生提出的疑問,有的難度較大,有的卻太淺顯;有的能切中文章要害,把握文章本質,有的卻離題萬里。這時教者要善於把問題進行歸類,抓住主要問題。

淺顯的學生相互解決,難度大的鼓勵學生課後查詢資料,作更深入的**。教師要引導學生解決的是那些能夠體現課文中心的、作者感情的、寫作特色的問題。

三、要耐心傾聽課堂中的「雜音」。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是對話的中心。學生個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而在語文學習中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對同一文字的解讀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但是,由於學生在年齡、閱歷、學習經歷、語文基礎等諸多方面又存在一些共性,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同一文字的解讀又大同小異。

這就造成在課堂上對同乙個問題,很多學生的觀點近乎一致,而經常又有個別獨特的觀點出現的現象。對這乙個個 「雜音」,教師應給予全然的注意,微笑著耐心地傾聽。

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是乙個精神活動過程。它是作者和讀者兩個頭腦的理智的轉換,兩個心靈的情感交流。經由閱讀,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的智慧型 了解文化的歷史脈絡,關心當代文化生活 開闊文化視野,尊重多樣文化形態 增長多方面的文化科學知識,廣泛地汲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經由閱讀,學生可以受到科學的世界觀,積...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觀察

作者 陳嬌 中學生導報 教學研究 2013年第15期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小學生應 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可見,小學語文教學,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的培養,意義十分重大。而小語教材中很多課文寫得具體 生動 形象,無不是作者細緻觀察...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觀察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 0745 2013 03 0109 01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小學生應 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可見,小學語文教學,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的培養,意義十分重大。而小語教材中很多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