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創新教育學分」的相關規定

2022-05-22 02:54:03 字數 1760 閱讀 9292

華東理工大學檔案

校教〔2008〕17號

華東理工大學關於印發《本科生「創新教育學分」

的補充規定》的通知

為推進創新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校特制定《華東理工大學關於本科生「創新教育學分」的補充規定》,現印發給大家,請認真貫徹執行。

華東理工大學

二○○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華東理工大學關於本科生「創新教育學分」的補充規定

為推進創新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校規定本科生修學期間應至少修滿3個創新學分方能畢業。為進一步明確創新教育的內容及學生獲取創新學分的途徑,特作如下補充說明。

一、創新學分的要求

創新學分,指學生按規定參加教學計畫之外的各種競賽性、科研性、實踐性活動所取得的學分。這些活動主要包括由學校、院(系)組織,並經教務處核准的各類發明、設計、社會實踐、科學研究。

為從制度上確保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各年級的學生應按教務處下發的《本科教學培養方案》中各「專業培養方案」所規定的要求修讀「創新教育」學分。

二、創新教育的學分認定

大學四年裡(包括短學期),學生可以通過下列活動獲取創新教育學分:

1.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校內外競賽、usrp活動、以及教師的科研活動;

2.參加學校組織的計畫外的有創意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

3.參加由學院或其他主辦方提出的,經過學校教務處認定的課餘實踐活動;

4.本科教學培養方案中 「開放實踐(實驗、競賽)平台」設定的教學活動;

5.基於科研或其他實踐活動,在國內外正式期刊上發表**、申請專利或獲得獎勵。

三、實施細則

1.競賽性活動獲獎

獲國家級以上獎勵計2學分,獲市級二等獎及以上獎勵計1.5學分,獲市級三等獎或校一等獎計1學分,市級鼓勵獎、參賽獎,校二等獎及以下者計0.5學分。

同一獎項多次獲獎者,按最高端別記學分,不予重複。

2.發表**

在國外國核心心刊物上發表的**,主要作者(排名第一)每篇計1.5學分,其他作者每篇計0.5學分。

在其他公開發行刊物發表的**,第一作者1.0學分,其他作者0.5學分。

3.取得專利成果

學生結合本專業學習,經科研實踐申請發明專利,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註冊軟體可獲得0.5 - 2學分(指導教師認定)。

4.參與科學研究

學校鼓勵二年級以上學生積極參加課餘科研活動。凡參與usrp專案的學生,根據專案完成情況和指導教師的評定結果,給予1.5學分。

指導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工作態度、撰寫**等情況給予成績評定。

5.社會實踐、社團活動

計畫外的有創意的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組織單位應事先提出活動方案,並填寫「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學分申請表」,報教務處審核同意後,在教務處備案。經備案的社團活動以一學期計0.5學分,社會實踐以7-14天計0.

5學分,15-30天計1學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團活動類的累計創新學分不超過1.5學分。

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必須提交活動的心得體會或總結報告。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要寫出實踐報告。主辦單位要對報告進行評閱,給出評分(以優、良、合格、不合格計)。

教務處對提交的報告進行抽查,對質量不合格報告,有權退回並要求學生修改,並據此決定是否給予學分。上述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學分僅對直接參與活動的學生給予認定,不包括為活動提供服務的學生。

6.其他

其他由校、院、系組織的綜合實驗、單項競賽等創新實踐活動,視具體情況給出相應的學分,學分值由主辦方提出並填寫「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學分申請表」,由教務處進行學分認定。

上述補充規定的解釋權歸教務處。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關於開展本科生申請課外教育學分認定的通知

西安外事學院大學生申請課外教育學分認定審批表注 此認定表須同專案證明材料一同申報,一式兩份,供教學科和學生科存檔備查。附件3證明材料形式規範 類別一 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 類別二 學科競賽 科學研究與開放實驗 類別三 職業資格與技能考試培訓 類別四 文化藝術與體育競技 類別五 社會工作與社團組織 類別...

本科生創新實踐學分申請材料

關於本科生創新實踐學分申請材料審核工作的說明 學校團委認定部分 各學院團委 根據 廣西大學創新實踐學分實施辦法 2011年修訂 西大教字 2011 22號 的規定,學校團委負責學生學術講座 社會實踐 創業實踐等相關學分的認定工作,為使認定工作準確 及時,現將由學校團委負責認定的工作說明如下 一 提交...

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 陸黎敏張春明 學理論 下 2018年第06期 摘要 科技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成為當今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要培養和造就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將來能引領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就必須建立新的教育觀 教學觀和人才觀。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精神是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