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全人教育理念的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模式探索

2022-11-10 07:36:02 字數 4934 閱讀 7739

第33卷第2期江西理工大學學報,年4月

apr.

2012

文章編號

基於全人教育理念的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模式探索

羅嗣海 ,何小陸b,鍾義紅

(江西理工大學,校長辦公室.b.夕語外貿學院.c.教務處,江西贛州341000)

摘要:近年來。許多高校開始推行本科生導師制,但由於缺乏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導致本科生

導師制工作成效並不明顯。而全人教育的四個核心理念,即培養整全的人、實現創造個性的展示、促進學習者成長、提公升責任感,契合本科生導師制的目標和要求,能夠有效彌補其實施過程中的缺失。基於此,以全人教育理念為基礎。

突出重點,分類構建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模式。

關鍵詞:全人教育;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模式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誌碼:a一、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產生的背景及侷限畢業設計的任務導師制,也不同於研究生階段的科

研導師制,是融教學與學生培養於一體的高等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實行的是以專業年級班級

新模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生教育管

制為主體的學生教育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工作主要

理理念,有助於彌補傳統高等教育中教學與學生思由學工系統的班主任或輔導員去做,而專業教學工

想教育管理相脫節的缺失,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則由較為鬆散的學院體系的專任教師負責,這種發展階段將日益顯現其優勢與活力。

分工固然利於明晰職責,但分屬不同體系,溝通的

近年來,高教界雖然對本科生導師制做了大量

不暢往往導致對學生的專業教學與思想教育相脫

的研究,許多高校也將此引入學生教育管理實踐領節。這一問題在高校規模較小、組織不太複雜的情

域,但工作成效並不明顯閣。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況下,也許尚不突出,但伴隨著擴招,學生規模「鉅是頂層設計上存在不足,缺少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型化」、高校et益龐大而複雜之後,問題就不容樂觀念,沒有把大學生作為整體的人來看待,從而將本

了。動輒上萬人的高校學生群體,單靠數量有限的科生導師制的實施孤立起來。而全人教育理念的核

班主任或輔導員已不可能做到深人細緻,因此,在心就在於「人」的整體發展,正好可以彌補當前高校

增加輔導員數量、強化班主任工作力度的同時,明本科生導師制實踐的理念缺失。

確專業課教師所負有的教書育人責任,實現「教書」與「育人」的完美結合,是目前高校挖掘自身教育潛

二、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及主要觀點力、提公升學生管理工作實效的可行途徑。針對這一

情況,高校本科生導師制應運而生。

全人教育,英文原名又被所謂本科生導師制,指的是高校在實行班級制

譯為「整體教育」、「整全教育」,指的是充分發展個

和班主任或輔導員制的同時,在本科生入學伊始即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31。在全聘請有經驗的老師,通過師生雙向選擇,給本科生

人教育中,教育者強調對學習者主體性的調動,從安排指導老師,這些指導老師不僅對學生在科學研而促使學習者充分發掘、發展自身潛能,達成自我究活動方面進行指導,而且還在思想引導、思維方悅納,並通過與他人溝通分享,發展良好的生活能式、心理疏導、專業素質、生活指導、學習方法、能力力、情商、學習及問題解決能力,最終協助學習者完和知識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指導【l】。它既不同於本科

成自我實現。一般認為,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

收稿日期

**專案:江西省高校教改省級立項課題(編號:jxjg一08—6-1)

作者簡介:羅嗣海(1966一),男,教授,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4月

四個方面:一是培養整全的人;二是實現創造個性的展示三是促進學習

任共同構**生前行的基石,缺一不可。但在教育

實踐中,由於種種原因,往往有意無意偏執於一端,

者成長;四是提公升責任感。

(一)關於培養整全的人

所謂「整全」,是與孤立、片面、單一相對的概念。乙個整全的人應該是乙個具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並向外界開放,與現實生活保持有機聯絡的人,強調人是作為行動者的形象出現的,既不是可以任意形塑的「橡皮泥」,也不是完全不懂自我規約的導致一談「自由」就出現放任放縱,一講「責任」就變得束手束腳,缺乏平衡意識。全人教育理念對於提

公升責任感的重視,在我國當前,具有極強的現實針

對性。上述核心理念的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絡,相輔相

成的。可以說,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全人教育思想,從開始就與傳統的教育思想分道揚鑣。當然,全人教

一「破壞者」。培養整全的人,並沒有固定的唯一正確的方法和路徑,但需要防止在實施過程中照搬科學主義的實驗方法及實驗室環境;同時更要避免使用強制,即使有些強制是必要的,那也應該是最低限度的,因此,權利邊界意識極為重要。

(二)關於創造個性的展示

創造個性在這裡指的是乙個具有創造行為成就(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潛能的人的獨特心理品質或傾向。這種創造個性,按照卡爾文泰勒的觀點,是人人都具有的。不過,每個人顯現的強度及展示領域卻是不相同的。

根據加德納的研究,智慧型的多元發展會導致人與人之間優勢領域產生極大的差異。「確實,乙個在技術領域的某一方面表現為『平庸者』,但可能在某些其他領域,比如在文學領域中,會實現極其重大的創

造成果,魯迅和郭沫若學醫時成績平平,但當他們轉到文學創造領域,卻表現出不可遏制的創造力,

從而成為一代文學巨匠。」[41因此,在現代教育中如何加強針對性,因材施教,提供學生發展平台,實現

學生創造個性的展示越來越受到重視。

(三)關於促進學習者成長

之所以強調學習者而不是受教育者,就在於這兩個概念所體現的主動與受動之間的差別。學習者是主動的,有一定的獨立性,作為教育者,需要用引導、鼓勵和激發(所謂「循循善誘」)等方式去促進學習者成長,而不是相反。灌輸、強迫和懲罰等方式在教育過程中也許能收效於一時,短期來看,甚至其效率更高,但這可能正恰恰戕害了教育,導致學習者疏離甚至厭惡教育,視教育為畏途四。

當然,學習者的成長也不可避免隱含了一定社會的期望,這種

成長應當體現社會的理想價值追求。教育者在促進

學習者成長過程中雖然是有意為之,卻又是潤物細無聲的。(四)關於責任感的提公升一

個整全的人同時也應當是乙個具有較高責

任感的、能自我負責的人。現代社會中,自由與責

育思潮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其心理學基礎可追溯至馬斯洛、羅吉斯、懷德海等的人本教育理論它的核心在於「人」的整體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對教育領域大行其道的所謂科學主義、功利主義等機械性、片面化教育的某種否定和糾偏,背後更深層的是與分析哲學相對立

的整體哲學觀的反映。這種整體哲學觀,在英國哲學

家斯馬茨整體論與進化》(1926)一書中表述為,「即使累積了某部分,也絕不能達到整體。這是因為,整體遠比部分之和大。」事實上,整體也不能任意分割,畢竟「人不是機械,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一旦分割了,生命也就喪失了。

」同在全人教育思潮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發表的闡述「全人教育」的《芝加哥宣言》和《全人教育構想宣言》,提出和明確了十大教育改革原則和主張,具體包括為人類的發展而教、將學習者視為獨立的「個體」、經驗的關鍵作用、整全的教育、教育者的新角色、選擇的自由、為參與民主社會而教、為培養地球公民而教、為地球的人文關懷而教、「靈性和教育等內容f)】。

三、以全人教育理念為核心。構建本科生

導師制工作模式

大學生作為乙個個獨立的個體,在高校的學習和生活中是以整體的人而不是單面的人行動的,因

此,高校人才培養不應畫地為牢,自我設限,需要對學生發展全面關注。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本科生導師制所致力的師生全方位互動,強調教師對學生諸如

思想引導、思維訓練、心理疏導、專業規引、生活指導

等多層面的育人責任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特別是

對於按「二本」及以下層次招生(這類學生雖具有一定的自控力,但大多數人的自控力並不強,對幫扶的

敏感度更高)的地方高校來說更是如此。針對以往高

校推進和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問題和侷限,有必要

引入全人教育作為其核心理念和實施「靈魂」,把每

第33卷第2期羅嗣海等:基於全人教育理念的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模式探索55

個學生作為整全的人看待,全面關注,突出重點,分流的結果,教育中的「方仲永現象」並不鮮見。對於類構建有效的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模式。

優秀或特長學生,有其特殊的成長規律,高校應當(一)以困難學生發展為重點。保障學生公平受

高度重視並加強研究,採取特殊的舉措保護他們的

教育的基本權益

成長積極性。比如,探索建立有利於專才、偏才或怪這裡所指的困難學生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指

才成長的「雙特生人才培養」制度等嗍。不過,相對於

學業困難學生;二是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我國困難學生而言,他們在意的並不是導師的主動幹當前高招錄取制度下,如果一名學生依法獲得高校

預,而是導師恰到好處的引導以及學校所提供的自學籍,那麼可以合理推斷其具備了該校所要求的學

由成長的氛圍和空間,從而最有利於優秀或特長學

業標準的起點和順利畢業的可能。也就是說,從現

生創造個性的充分展示。

代契約精神理解,一旦高校接受學生註冊,就有了(三)以就業目標學生發展為重點。打造學生職法律義務和道義責任去提供相應的條件幫助學生

業生涯發展平台

完成學業,順利畢業。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高校必須

所謂就業目標學生,指的是能對自身準確定

保證每個在籍學生能順利畢業,因為接受高等教育位,以找到符合自己職業發展願景的工作崗位為目

是一項艱苦而長期的學術和實踐訓練,需要每個學標的學生。在當前畢業生就業情況成為高校人才培生付出相應年限的智力努力才可能完成,否則,高養效果考核重要指標之一的形勢下,通過實施本科

等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嚴肅性和發展可能。

生導師制,強化學生與導師的雙向聯絡和交流,充

高校與學生之間形成的契約,自然要求高校承分挖掘和使用學校和導師的社會資源,引導就業目

擔起相應的法律義務和道義責任,特別是對困難學標學生進行針對性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生——無論是學業困難還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高根據全人教育理念,高校可以嘗試以本科生導校更應予以關注和幫扶。通過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師為核心,合理配置有關資源,落實本科生導師就工作,了解和辨別困難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原因,從業引導工作責任,打造從就業指導課程、實習實踐而採取相應的幫扶措施。

比如設立定期聯絡的學業環節到與用人單位無縫銜接的學生職業生涯發展

學長制在高校本科生教育管理中的嘗試

作者 周歆 文教資料 2014年第13期 摘要 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和高校改革程序的不斷推進,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依舊沿用傳統的 書記 輔導員 學生 這一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並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學長制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種輔助手段,在...

創新本科生導師制重塑現代大學教育理念

作者 陳仁仁 大學教育科學 2016年第03期 摘要 十餘年來,我國高校紛紛自發試行本科生導師制。一般認為本科生導師制源於英國牛津大學,我們仿效的是牛津模式。牛津模式的本科生導師制源於西方哲學思想傳統,是西方哲學思想自身防止知識固化的一種內在機制。但是,從根本上說,它依然屬於知識與認知理性的範疇,因...

高校經濟管理類本科生創業教育初探

摘要 作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創業教育在高校中逐步深入,高校日益重視對本科生創業知識 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經濟學和管理學類本科生由於其學科特點,相較而言具有更為厚實的創業基礎和強烈的創業意願,研究這部分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問題,對於釐清創業教育的特殊性和一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