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的製作教案

2022-05-07 15:06:05 字數 3440 閱讀 3808

目的是介紹它的製作過程。

第二部分:(第2--16自然段)具體說明景泰藍的製作方法(過程)。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可分為六層。

第一層(第2--3自然段)介紹制胎。這是第一道工序。

第2自然段先介紹原料:紅銅。製作原理:

紅銅富有延展性,容易結合和成形。接著舉例說明,以花瓶(因製作最複雜,所以說得最詳細)、圓盤子、長方形器件為例,具體說明如何用手工敲打使紅銅片成形與結合。

第3自然段點明景泰藍的制胎工作實際上是人們所熟知的「銅器作」的工作。通過比較,指出異同,這就化特殊為一般,使人更易理解,為說明後幾道工序的「繁複」埋下伏筆。

第二層(第4--9自然段)介紹掐絲。這是第二道工序。它是本文說明的重點。「第二步工作叫掐絲」一句,很自然地轉入對第二道工序的介紹。

第4--5自然段,舉例子。以在銅胎上粘一棵柳樹為例,先說明什麼叫「掐絲」,接著按照手工製作的順序來一一介紹。

第6自然段,說明「掐絲」的作用:⑴使塗色有了界限;⑵在熱脹冷縮時不至於破裂、剝落。

第7自然段,說明「掐絲」之難、工藝水平之高。「咱們的手工藝品往往費大功夫,……」。這裡「往往」一詞,強調了手工操作與工藝水平的關係,充分肯定了這種手工藝品的價值,讚揚了工人的勞動與智慧型。

第8--9自然段,簡略介紹燒焊、酸洗的方法與作用。

第三層(第10--13自然段)介紹點藍。這是第三道工序,也是本文說明的重點。

第10自然段,解釋為什麼把塗色料的工作叫做「點藍」,實際上是解釋「景泰藍」名稱的由來。「點藍」現已失去它的本來意義,如果去掉「當時」,就沒有了明確的時間界限,不能體現現在是沿用傳統叫法這一特點,人們對這一術語的含義就會模糊不清,甚至對其準確性產生懷疑。

第11自然段,說明填色的原料。

第12自然段,說明研製的方法。

第13自然段,說明如何填色。填色是重點,所以寫的詳細,並使用口語,使人容易明白。

第四層(第14自然段)介紹燒藍。這是第四道工序。開頭用「現在該說燒的工作了」一句轉入本道工序。文章通過「拿」、「送」、「提」幾個動作著重介紹其操作過程,寫得略。

第五層(第15自然段)介紹打磨。這是第五道工序。開頭以上一工序的總結為過渡,著重說明幾種水磨的目的和操作過程,寫得略。

第六層(第16自然段)介紹鍍金。這是第六道工序。這層簡要介紹鍍金的位置、方法和目的,也寫得略。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是結尾,再次強調景泰藍製作過程中手工操作的特徵,突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文中「全部是手工」,用「全部工作」四個字結束了整個製作過程的介紹,又簡要敘述了手工操作這一貫穿全過程的主要特點。「手工操作」,使讀者對全過程留下了總的印象。

[學生口頭回答]

說明某種產品的生產過程。

第二課時

(二)寫作特點分析:

第一,抓住特徵,突出重點,順序井然。

本文寫作的目的是為了使讀者得到有關景泰藍製作過程的知識。作為一篇程式性的說明文,按照景泰藍製作的程式逐一進行說明,這既符合生產工序,也符合人們的認識過程。作者對六道工序依次介紹,前後工序之間基本上又用過渡句來銜接,使文章順序井然。

在說明景泰藍製作過程中,作者始終抓住手工操作這一特徵,如介紹制胎時,突出乙個「打」字;介紹掐絲時,用「掐」和「粘」;介紹點藍時,用乙個「填」字。從六道工序看,手工操作特徵集中表現在操作過程的繁複和製作的精細上。這樣,作者抓住景泰藍製作的特徵作介紹,讀者對它就有清晰、深刻的了解。

作者在介紹景泰藍的製作過程時,對六道工序的介紹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詳有略,突出重點。對「掐絲」和「點藍」這兩道工序介紹得比較詳細,其它工序則介紹得比較簡略。這是因為:

一是這兩道工序工藝最複雜、最精細,是決定景泰藍質量的關鍵工序;二是景泰藍的獨特風格和它的珍貴價值,是由這兩道工序決定的;三是有利於表現手工藝工人的技術高超。其它四道工序簡單易懂,也非景泰藍工藝所特有,所以寫得較略。

第二,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

本文綜合運用了下定義、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列數字等說明方法。

1.下定義是運用得最多的方法,因為要對一道工序的製作情況特別是對有關原理作出介紹,下定義是必不可少的。就拿景泰藍這個名稱來說,第10自然段作了如下的詮釋「塗上的色料有好些種,不只是一種藍色料,為什麼叫點藍呢?

原來這種製作方法開頭的時候多用藍色料,當時叫點藍,就此叫開了。這種物品從明朝景泰年間十五世紀中葉開始流行,因而總名叫景泰藍。」由設問引出,先落實「藍」字,再解釋「景泰」含義,中間還穿插了「發藍」這一旁證材料。

第14自然段對「燒藍」工序,第15自然段對「平整」的技術要求的解釋,都是既準確又明白的。

2.打比方(比喻)說明,可以使抽象與生疏的問題具體化,在第15自然段用畫家的顏料來比喻點藍工人的色料。

3.作比較說明,第3自然段把「景泰藍的製作」工序與「銅器作」裡打製銅器作比較,突出乙個「胎」字;第7自然段拿「掐絲」和「刺繡、刻絲、象牙雕刻」等手工藝品比較,在異中、求同地強調了這些「密集」勞動「全都在細密上顯能耐」的特點。

第四自然段在說明第二步工作「掐絲」時,綜合運用了「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在第一句話提出「掐絲」這個概念後,馬上就給它下定義說:「就是拿扁銅絲(橫斷面是長方形的)粘到銅胎表面上。

」接著以粘一棵柳樹來舉例子,說明是怎樣「不用在銅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在銅胎上粘出各種圖畫來的。在說明銅絲粘成的葉子時,又把柳樹的葉子比做括號,說「每片葉子兩筆,象乙個左括號和乙個右括號」,比喻得很形象、非常貼切。最後又把掐絲工人的這種工作與刺繡進行比較,說「他們簡直是在刺繡」不同點只是「繡在銅胎上而不是繡在緞子上,用的是銅絲而不是絲線、絨線」。

這樣,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互相補充和配合,使「掐絲」這道關鍵工序的說明完整、具體而又翔實。

第三,語言準確、通俗、平實,使用大量術語。

這是作者在使用語言上的乙個特色。先從用詞上看,如「 景泰藍是多數人喜歡的工藝品」,其中「多數」兩字若去掉,就不能突出景泰藍的價值,體現不出廣大群眾對它的愛好;又如「原來這種製作方法開頭的時候多用藍色料,當時叫點藍,就此叫開了」,其中「當時」兩字如果不要,就沒有明確的時間界限,不能說明現在只是沿用傳統叫法罷了。其次看作者使用術語,如在介紹各道工序的時候,作者還運用了「掐絲」、「藍」、「燒藍」、「打磨」等術語。

這些術語的使用都是必要的、準確的,概括了製作時動作的特點。這是因為:1.

可以避免說外行話;2.術語是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最能準確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點和內容,恰當地使用術語,能夠使說明的語言更精煉;3.正確地使用術語,能使文章眉目清楚,讀者也容易把握這道工序的內容和特點。

再看作者使用口語,由於大量使用口語,好似與讀者交談,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親切自然。

本文每一道工序都用乙個術語加以概括,除「點藍」外,都能確切地說明這一道工序的內容和特點。即使是「點藍」雖已不能確切地反映現在塗色料工作的全部內容,但經過作者解釋之後,人們還是能了解這一傳統叫法過去和現在的實際意義。

[布置作業]

思考和練習:第1、4、5題。

附:板書設計

景泰藍的製作

說明內容:介紹景泰藍製作的全過程。

工藝程式: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鍍金。

說明方法: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

說明特點:抓住特徵、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多種說明方法並用。

《景泰藍的製作》教案

第六課 景泰藍的製作 第一學時 一 課文匯入,簡介作者 1 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祖國有許多值得我們自豪的手工藝品,如蘇州的刺繡,蕪湖的鐵畫,景德鎮的瓷器等等。它們令外國人對我們刮目相看,今天我們再了解另外一種馳名中外的我國特色手工業品 景泰藍。2 解題 問 什麼是景泰藍?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明確 ...

景泰藍的製作 蘇教版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法說明事物特徵的寫法。教學過程 一 匯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學習 景泰藍的製作 下面先請大家看幾幅 注意 的顏色。雙擊 景泰藍的製作 課件圖示。二 解題 問 什麼是景泰藍?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明確 中國特種手工藝品之一,最早產於代,至明景泰年間開始廣泛流行,用銅胎製...

教學設計《景泰藍的製作》

景泰藍的製作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課文屬於一篇說明文,其中涉及了多種說明方法的使用,和詳略得當的說明結構安排。而課文要求屬於文字研習,所以教學設計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說明方法和詳略安排進行思考,進而了解如何去寫說明文,可以用哪些說明方法,可以怎麼安排詳略順序等。教學方法主要採用講讀法 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