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思考

2022-04-29 08:06:02 字數 3286 閱讀 8788

小學數學課前是否需要預習?這是乙個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有的老師認為小學數學學習沒有必要預習。

因為預習使學生提前知道了教學內容,了解了解題方法,知道了結論的推導過程,使課堂失去了懸念和新奇,會影響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於教師組織課堂教學;而有的老師則認為預習很有必要。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減輕教師負擔提高教學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究竟小學數學課前需要預習嗎?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開展課前預習存在著以下好處:

1、開展課前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在預習時,會對第二天要學習的知識有所了解,在教師講解時,他會回憶預習中了解到的程式,自己在預習時沒有理解的知識,會成為學生關注的部分,而專心聽講,主動而又重點地學習,節省了不必要的講授時間,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開展課前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學生會因為前面的知識還沒有完全理解再學習後面的知識,感覺難度很大,而逐漸失去信心。

要求課前預習以後,這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與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學習的知識,有了一些成功感,這種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就會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討論、提問,對學習與自己便有了信心。長期堅持,自然不再覺得數學難學,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3、 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時,最初是為了完成書後的練習而看書。當學生無法解決練習時,他會認真看例題,對例題與習題進行比較,思考解決例題需要的新舊知識,蒐集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選擇恰當的方法來理解和分析知識。

長期經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會在預習中逐漸掌握自學方法,將所學知識融匯貫通,學會舉一反三。形成知識的構架和網路,為完成由舊到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的知識遷移奠定基礎。,逐漸主動高效的學習新知識。

但是,通過平時課堂上有的學生的表現,我感到要求學生進行數學課前預習,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指導學生學會預習。對於學生來說,語文的預習是查字典,分段,寫段意等。數學的課前預習,由於小學生初次接觸,不僅對預習數學的方法不知道,更沒有主動預習的習慣和預習的興趣。

如果教師沒有明確的目標與要求,學生會從練習出發,看看自己是都會做。會了就不再看書,不會再看例題。對教材中要求學生思考的問題自然是能不想就不想。

也就出現了劉金在課堂作業上出現的格式。(儘管計算講求多樣化,但是也要選擇簡單有效的方法。)為此,我將數學課前預習的方法總結為「讀」(讀教材)——「思」(思考例題的思考過程,解題方法,為什麼這樣解?

這部分知識運用到我們學過那些知識?教材中的有些問題蓋如何回答?還可以怎樣想?

)——「練」(完成書上相關的「試一試」、「練一練」對自己的預習進行檢驗)。這些步驟中「思」是關鍵。

2、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重新設計教學程式。對於學生來說,已經初步掌握了教材中例題的程式。如果教師還按照教材中的先例題再「試一試」「練一練」,學生就會對教師的教學失去興趣,有「我已經會了」的想法,注意力自然不再集中。

對教師重點講解的內容不再注意, 完成練習時就會出現方法原始,不知道作業格式的現象。

3、課前預習的內容要有所選擇。數學教材中的內容,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進行課前預習的。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不要求學生預習。

因為學生常會因為時間或習慣原因,不注重預習內容的過程,直接參看課本裡的結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課堂上進行活動時,他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最後的結論,不再關注面積的推導過程。使活動過程失去實際意義。

這不利於學生的實踐探索和思考等的能力的培養,也不利於學生的發散思維的培養。而且,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對某些知識點理解錯誤,產生誤解。對知識的誤解,比較多的人都會有著「先入為主」的想法。

到了上課時,老師卻告訴他,他一直所認定的結論是錯的。雖然結論是有根有據的,但剛開始,一般的學生在潛意識裡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的。雖然後來他不得不改正想法,但第一印象是比較深刻的。

縱觀課前預習的實驗,利弊都有,這就需要教師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及教材內容進行合理選擇,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隨筆之小學數學預習的方法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乙個人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開啟知識寶庫的「密鑰匙」,就能獨立地向新認識領域進軍,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識的頂峰。所以,要想讓同學具有自學的本領,作為教師就要重視方法的指導。預習的方法有很多,所以,根據小學數學教材的特點和小同學的年齡、心理特點及其認知規律,課題計畫教給同學下面幾種預習方法:

1.任務落實預習法

即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同學帶著明確的預習任務去進行預習。因為同學初學預習時不知從何下手,這時教師設計好預習任務,讓同學帶著任務去預習,能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較強。教師先要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對相關學習內容要進行了認真研讀,提出既有一定的價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學產生濃厚的學習、探索興趣的預習任務。

教師布置任務時,可以採取**的形式或者提問的形式,讓同學去預習。布置預習任務時一定要注意難度適中,具有誘發性和趣味性,預習要求要明確,可操作性要強。

2.筆記預習法

開始,可以讓同學在書上做簡單的眉批筆記,在閱讀課本後,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讓同學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後,在筆記本上摘抄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並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穫。開始時教師都要抽出一定的課內時間帶著同學進行,在要求、步驟、方法、格式上均要給以細緻的指導,然後再放手讓同學獨立預習、做筆記。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同學,還要會做思維含量較高的反思型預習筆記。

在研究過程中,一方面要驗證這幾種預習方法的適用性,另一方面要尋求其他適用的科學預習方法。

3.溫故知新預習法

這是新舊知識聯絡的預習法。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複習、鞏固、補習與新知相聯絡的舊知識。要求預習新內容時要與學過的舊知識聯絡起來,做到「溫故知新」,聯絡舊知,學習新知,使知識系統化。

4.嘗試練習預習法

對於計算類新授課、練習課,預習時先進行嘗試練習,遇到疑難再返回預習例題,然後再嘗試練習。通過嘗試練習,可以檢驗同學預習效果,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數學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要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同學經過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數學知識,要讓同學通過做練習或解決簡單的問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

5.動手操作預習法

對於公式的推導等操作性較強的知識,要求同學在預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去實踐,通過剪、拼、折、移、擺、畫、量、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因為課堂中有動手操作的內容,自然少不了要通過熟悉教材,了解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課前準備好。同學只有親歷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6.合作式預習法

同學之間互相切磋、交流,可小組合作分工,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預習方式,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共同完成預習任務。合作式預習培養了同學的團結合作精神,提高了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課前預習體會

新課程的標準下,想必每位教師教都想著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方法可謂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那麼,課前預習是否列為您的妙策之中?我認為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課前預習的好,課上同學門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就會有一種想學 想問 想練的良好心理,課上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有目的性地聽老師講課,這樣課上老師所講的重...

關於課前預習

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了多個年頭,很多老師感到極不適應 教材出示的例題簡單,練習題卻比較深 老師如果講得太多,學生少了自主學習的時間,如果講得過少,學生的作業質量就會不如人意 學生的錯題比以前多了,改正作業的時間卻少了 一句話 時間不夠。其實歸根結底,我認為是我們教師在 提高課堂效率 這一關鍵問題上沒下...

對初中數學課前預習的反思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雖然課前預習對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益處,無論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還是學生的創新意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我的學生數學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實踐中,收穫是有的,但是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現在我就把我發現的問題以及一點個人的實踐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