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學生積累習作素材

2022-04-10 10:56:40 字數 2998 閱讀 8876

作文,這是乙個一直捆擾師生的難題。為了寫好作文,老師學生都上下求索倍嘗艱辛。有的主張多寫多練,熟能生巧;有的主張由說到寫,降低坡度;有的主張作文指導課生動活潑,讓學生愉快作文;還有的主張評改作文多就少改,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品嚐成功的快樂這都不失為作文教學的好方法,也的確使作文教學大為改觀。

但是,靜心而問,學生感到作文難,其根本原因何在?難道真的是學生練少了?是老師在作文課的指導有問題?

其是不然。我認為原因就在語言的積累貧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兩句名言道出了乙個深刻的道理:

作文源於語言積累。只有語言積累的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湧、妙筆生花。當然要想寫好作文,光有豐富的語言積累還是不夠的,還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

那麼如何引導農村小學學生積累習作素材呢?全國特級教師於漪曾作過精闢論述:讀有字書,精讀博覽,廣為採擷;讀無字書,汲生活之水,開闊視野。

一、從課內獲得積累語言

1.從語文學科中積累

語文課本是運用祖國語言的典範,祖國文化的精髓。在課堂上我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學生文化素養的感悟。在學習寫景的文章時,老師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意境之美;學習寫人記事的文章要指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學習思想品質,感悟事理之美,體會人物的心境,感知人物的形象美。

學生在讀想中感知到美、欣賞到美、領悟到美,便會有積累的興趣。這樣學生從課本中收集大量的語言文字資訊,在大腦中儲存下來,長期積澱就為寫作奠定了基礎。

課本是學生最基本的學習工具,要充分引導農村小學生從課本獲得語言的積累,最重要的是做到各門課程資源共享。這裡所說的資源共享不是網路上的資源共享,對農村小學生來說,網路畢竟不是個很普遍的資源,這個資源共享指的是各門各科的知識關聯。

2、從其它學科中積累語言

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來,我代過很多科目:語文、數學、自然、勞動、美術、**、思想品德、綜合實踐,甚至英語。在這裡我拿第七冊的各科聯絡來說「語文」。

數學科中有語文科新學的字詞,自然科里的實驗、動物的構造、生活習性是作文的材料。勞動科里有手工製作步驟,這剛好是第七冊中第八個單元的習作。在教學中我發現,要學生在沒有真正製作過手工,而要求他講並寫出手工製作的過程可不是件容易事,更何況勞動科的學習教會學生各種勞動的技巧,而習作要求寫一次勞動或活動的不在少數,學生沒有親身所為又如何能寫出條理清晰的文本來?

美術科的知識更豐富,有建築的結構美,自然景物美,人體的構造美、動態美,表情的變化……在作文時,要把人物的外貌表情寫得豐滿鮮活,美術科的教學無疑是最好不過的陣地。俗話說,一首好的歌首先是一首好的詩,**科里的歌詞不正是一首首精煉的文章?怎樣用詞精煉準確,在歌詞裡充分體現,如《學習雷鋒好榜樣》裡的「意志堅定」,有一次考試中就出現在詞語搭配一題裡,而這個詞在歸納如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人物的精神時是最適合不過了,我在上課時一提到這些,學生就想起歌裡唱的詞,**科里的知識是不容忽視的。

思想品德科是檢測學生分析課文、理解語言文字能力最好的科目,也是學生收集習作素材、積累語文的一大平台。品德課本裡的故事大多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些也是平常學生習作的內容,無異於讓學生看課外書,更有古代、外國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和積累,在第七冊積累運用裡有一篇閱讀短文《聞雞起舞》,說的是古人如何艱苦學習的,在思想品德科里也有類似的內容,如鑿壁偷光、囊螢苦讀等。綜合實踐也一樣,而英語科中課文內容、口語對話,又何嘗不是語文知識的積累、習作的素材?

就算是體育科也一樣,學生要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寫話,寫乙個場面、一次活動……體育課內容是最好的素材。農村孩子沒有太多的課外書,也沒有太多其它途徑獲得更多語言文字知識,讓學生在這些科目中從語文知識積累的角度學習,這該是乙個多全面的學習啊!數學是數位化的語文,自然是廣泛拓展大自然知識的語文,勞動、綜合實踐和體育是操作、實踐的語文,美術是視覺語文,**是聽覺語文,思想品德、英語是語文的文字構法。

有了這些語文積累,學生作文起來可就有話可說了。

二、從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學期學習的課文最多三十幾篇,這對小學生來說,這個量是很有限的。這跟「大綱」的要求有很大的距離。要解決這個問題,顯然要著眼於課外補充,這就要求我們要廣開閱讀門路,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時空,多渠道為他們創設閱讀的機會。

1.多途徑精心為學生選擇讀物。

訂閱少兒刊報,並組織學生交換閱讀。低段指導學生讀童話、寓言、兒歌等活潑的趣的讀物。中段指導學生讀詩歌、古詩、民間故事、科幻**、歷史故事。

高段我就指導他們讀科普讀物、短篇**、名家作品。電視、廣播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文字傳播手段。學生能從聲情並茂的講解中知道事物的善惡,對未講的內容產生好奇心,學生耳熟能詳,積累語言文字就得來全不費功夫了。

利用學校的廣播、電視,組織學生認真收聽、收看美文欣賞、童話故事、新聞報道等,碰到一些新詞、妙句,隨時記在黑板上,在收聽、收看完後作適當講解、賞析。

2、指導背誦的方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和"背",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更能讓學生吸收和積累語言材料。積累語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誦,但不是死記硬背,要有正確的方法。

如提綱背誦的方法。列出段落的層次提綱、抓住重點詞,然後循著主導詞熟讀成誦;有些名言警句、詩歌,採用手抄與背誦相結合的方法;理解背誦法沒有此為基礎的記憶是機械記憶,機械記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言積累。為防止遺忘,在熟讀成誦後隔三差五就提醒複習一下。

3、指導不動筆墨不讀書。

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課內指導一邊讀一邊圈點勾畫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查閱工具書的習慣等,從易到難逐步提高;學生進入中年級後就要求每人準備乙個積累本,取名《朝花夕拾》專記文中的成語、名言警句、含有修辭手法的句式、含有關聯詞的句子等,

4、及時歸類,納入舊知

對積累的語言進行歸類,有助於建立與舊知的聯絡,實現新的知識構建。按詞語組合方式積累,如「abb」式、「aabb」式、「aabc」式、abac、abcc、abcb。含有相同部分的詞語如:

天長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都以「天」開頭;用反義詞組成的詞語如:南轅北轍、聲東擊西、大驚小怪、出生入死等;按描寫物件分類積累,如描寫顏色,描寫人物動作,描寫人物情態,描寫自然景色等等。還有數量片語、「的」字片語。

古詩可按作者、詩的種類、創作時間等積累

總之,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語言材料與生活素材,就為寫作做好了準備。剩下要做,就是實踐、實踐、再實踐,也就是在此基礎上,做技巧指導,再讓學生適當多練,相信作文一定會花豔果香。

如何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隨著數學新課程對 過程與方法 的關注,人們對其 數學活動經驗的內涵 組成 教育意義等都進行了深入的 在實際教學中 如何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掌握所學知識,已成為數學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鄭旭老師的 比較圖形的面積 課堂實錄,精彩的展現了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過程。下面就鄭老師的課談幾點看法,一 ...

數學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積累直接經驗

作者 周永松 摘要 積累直接經驗,既有助於學生隨時調動經驗去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又有利於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公升。在數學教學中,積累直接經驗的方法有很多,關鍵在於教師能否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實現直接經驗的積累,提公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關鍵詞 數學教學 積累 直接經驗...

如何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現今好多孩子面對作文無話可說,想一點寫一點,寫一點想一點,這種擠牙膏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知識面狹窄,基礎薄弱,缺乏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入手,教給學生採集積累的方法,鼓勵他們多積累,夯實寫作基礎,讓孩子們的作文妙筆生花。一 在勞動實踐中獲取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