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結題報告

2022-04-01 05:16:58 字數 3770 閱讀 6795

常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立項課題

結題報告

課題類別立項課題

學科分類資訊科技

課題名稱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張燕

負責人所在單位常州市實驗小學

目錄前言4

課題組成員名單4

一、選題意義與研究價值5

(一)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

(二)資訊科技學科發展的需要

二、課題研究的基礎5

(一)研究現狀

(二)理論基礎

(三)名詞界定

三、研究目標、內容和方法6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與措施8

(一)診斷式的課堂教學研討

(二)多樣化的課題研討方式

(三)教研要求具體化

(四)過程資料網路化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10

(一)教學重難點的確定與有效解決是增進教學有效性的保證10

1、從易到難,以「多環節學習」促進學生對重點的掌握

2、激發需求,以「合理的情境」調動學生對重點的興趣

3、加深印象,以「適當的強調」引起學生對重點的關注

4、化難為易,以「直觀的例子」掃除「不會」這個坎

(二)教學素材的恰當設計與選擇是增進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11

1、激趣匯入,讓課堂「活」起來

2、就地取材,讓課堂「實」起來

3、聚焦生活,讓課堂「大」起來

(三)適宜的課堂匯入是有效連線課堂環節的鏈條12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需求

2、跟隨情節發展,順應學生天性

3、逐層推理演繹,促進思維爬坡

4、利用偶發事件,生成動態銜接

(四)適切的課堂提問是推進有效課堂的重要手段13

1、課堂提問要切合教材內容

2、課堂提問要切合學生認知

3、課堂提問要切合學科應用

(五)積極多樣的課堂評價是促進有效課堂的動力15

1、明確評價目標,注重評價實效

2、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

3、設計簡潔的評價量規,引導學生自評

4、利用技術工具,提高評價效率

(六)有效的作品創作課是學生體驗成功的必備15

1、創作素材的選取與設計原則

2、作品創作課的一般教學結構

3、作品創作課存在的一般問題和解決策略

六、思考與展望17

七、附件17

(一)獲獎**(目錄18

(二)小課題結題**(目錄19

(三)案例研究集(目錄20

前言:2023年學校要求成立資訊科技智慧型分享工作室,由張燕老師任主持人。工作室需申報乙個課題作為核心工作。

學校有兩位專職資訊科技老師和一位電教兼職老師,僅三人進行課題研究,恐怕沒有氛圍,且會流於形式,所以課題組就吸納了當時局屬三所小學的3位資訊科技青年教師及新北區結對學校的1位新教師,充實進研究團隊。考慮到這些教師從沒進行過本學科的課題研究,且張燕老師也是第一次主持資訊科技的課題研究,我們希望做「能做」的研究、真實的研究,而當時這些資訊科技青年教師最迫切需提高的是課堂教學的水平與能力,使課堂教學能有效開展,故我們選擇「有效教學」為研究主題。

2023年4月起作課題的申報等準備工作,2023年9月課題研究正式開始,進入常規研究階段。2023年12月課題通過中期評估,成為常州市教育科研立項課題。

課題組成員:

注:陳清清現改名為芮清,現在雕莊小學。

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結題報告

執筆:張燕 2014.7

一、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一)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

小學資訊科技教師的任職情況主要有三種,一是專職教師,只教資訊科技課,沒有其他雜務;二也是專職教師,教資訊科技課,兼網路管理、電腦維修、課件製作等;三是兼職教師,教一門其他學科如數學,再兼資訊科技課。由於小學規模一般較小,資訊科技課時又少,第一種情況的專職教師在小學很少,比較多見的是

二、三兩種情況,所以小學的資訊科技教師往往雜事繁多,老師們化在教學研究上的時間少得可憐,課堂教學幾乎成了他們的「副業」。久而久之,教學就成了大多數資訊科技教師的軟肋。

由於新教師的逐漸加入,資訊科技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這些新教師更需要進行教學研究的指導,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另外,由於計算機的迅速普及,隨著其他教師計算機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資訊科技教師化在計算機維護和課件製作上的精力正在慢慢減少,可以騰出一部分時間在教學研究上。

(二)資訊科技學科發展的需要

我們之所以選擇課堂教學有效性這個話題進行研究,一是因為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想通過課題研究這個過程,切實提高資訊科技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二是考慮到資訊科技學科本身的特點——課時少、間隔長(每週1課時)、內容多,教師的教學只限於課堂上,必須向40分要效率。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

哪些教學行為在影響著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有效教學理論對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什麼指導意義呢?我們希望通過課題研究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的反思,理出一些頭緒,並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尋找有效的方法與策略,來指導教學實踐,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課題研究的基礎

(一)研究現狀

有效教學一直是教學實踐的乙個重要問題,是國內外課程與教學研究領域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從杜威到布盧姆,從斯金納到加涅都非常重視對有效性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國內如葉瀾教授主持的新基礎教育實驗,裴娣娜教授主持的發展性教學研究,就是在基礎性與發展性上對有效教學進行著多角度的研究。新課程實施後,各類學科在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作了比較成熟的研究。

資訊科技學科在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這些已有的成果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上的借鑑,但以前的研究都注重教學模式的**,我們的研究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角度將轉向「設計教學」,以「科學主義」、「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強調「設計意識」「反思意識」,養成教師獨立思考的習慣,積極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策略。

(二)理論基礎

1、科學主義理論:有效教學追求科學化的程序,一直是人們的乙個情結。教無定法,這是人們普遍接受的乙個觀點。

也就是說,教學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教學是有策略的。當教師有了「教學策略」意識,教師就不再幻想能找到乙個一勞永逸和機械套用的教學模式,而會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兒童的學習特點,並在此基礎上想方設法優化教學。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其他人(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以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但並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認為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是新課程最根本的理論依據,對我們的研究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能有效地促使教學方式的轉變。

3、發現學習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乙個積極的**者,學習是乙個主動發現的過程。發現活動有利於激勵學生的好奇心,有利於激起學習的內驅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的作用就是要採取適當措施引發這種內驅力,適時給予學生矯正性反饋,有效地引導學生獨立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三)名詞界定

有效:凡是能夠促進學生發展,實現預期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是有效的。具體是指通過教師一定時間的教學,學生能獲得一定的進步和發展。

課堂教學有效性:一般意義上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一些策略或方法所能達成結果(目標)的程度。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本課題主要關注「教學的重難點」、「教學素材」「教學引入(匯入)」「課堂提問」「教學評價」這些因素,從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兩方面來探尋相應的方法或策略,促進課室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研究:帶著思考的實踐與**。用「研究」的形式與方法,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再發現。

這個「再發現」指的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和**來發現前人已經發現的方法與策略,並融入自己的思考。

三、研究目標、內容和方法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感悟

資訊科技是一門實踐性強 有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屬於新興學科。它既沒有形成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又沒有教法可參考。因此,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就必須自我總結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法。下面是我近幾年從事初中資訊科技教學總結出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商榷。一 合理選擇教法,促進教學策略有效性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可以運用...

談資訊科技課堂提問有效性

摘要 課堂提問是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常規環節,在課堂中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提問的功能 把握提問的原則,掌握課堂提問的幾種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提問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 和諧地發展。關鍵詞 資訊科技 課堂提問 有效性 一 資訊科技課堂提問的現狀 每當資訊科技教師要準備...

資訊科技課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蘆墟實驗小學吳惠娟 作為小學資訊科技老師,我發現在技能課課堂管理上確實沒有語數英課堂容易控制,有時候理論課的時候把準備好的知識點依次呈現給學生,學生們很安靜,覺得自己控制好了課堂。沒過不久,情況發生了變化,有幾位同學在按鍵盤和滑鼠,還有幾位開始交頭接耳,有的開始走神 雖然大多數學生還在認真聽課,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