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簡單幾何性質教學反思

2022-02-11 00:54:09 字數 1658 閱讀 2969

2023年12月,我在江蘇連雲港新海高中上了一節《橢圓的幾何性質》公開課。這節課

從準備,到與組內老師**、交流,並修改、上課,直至最後聆聽各位老師和專家的

指導,都讓我受益非淺。

本節課是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1—1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它是在學完橢圓的標準方程的基礎上,通過研究橢圓的標準方程來**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利用曲線方程研究曲線的性質,是解析幾何的主要任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讓學生了解了橢圓的幾何性質,又讓學生初步體會了利用曲線方程來研究其性質的過程,同時也為下一步學習雙曲線和拋物線的性質做好了鋪墊。

本節課是圍繞著**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進行的。因此,依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及教學目標,將之確定為本節課的重點;又因為學生第一次系統地按照橢圓方程來研究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學生感到困難,且如何定義離心率,學生感到棘手,所以我將之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然而,課後的反思過程中我發現了幾個問題:第一,在講解"頂點"定義時,單純定義為橢圓與座標軸的交點,沒把握住頂點的重要特徵,即"頂點是橢圓與其對稱軸的交點",如果把握住這一點,在講解時就應先講"對稱性",再講"頂點";二是本節課對幾何性質的匯入,是由學生回顧上節所講特徵三角形的三邊與的大小關係開始的,而多數人對特徵三角形的記憶是很模糊的,上節課在這個知識點上學生吸收的並不好,如果把它放在本節課"頂點"之後再講解,會顯得更自然一些;三是"對稱性"的講解過於單薄,學生既然很快就觀察出了這個性質,何不趁熱打鐵,再從代數的角度證明一下呢?過於避重就輕的做法不利於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以上的幾點不足都提醒我今後要在研究教材上下更多的功夫。

還有在講解完"對稱性"、準備講"離心率"之前,我穿插了一道"畫橢圓的簡圖"的題目。並提圓相似嗎?橢圓呢?

引起了同學們注意。這道題起到了較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既鞏固了剛學的性質,又引發了乙個問題:

橢圓的"扁"的程度與哪些要素有關。大多數學生通過所畫的兩個橢圓長軸相同、短軸不同,從而"扁"的程度不同,很自然地回答這與有關,圓的形狀是完全相同的,而橢圓的形狀是否完全相同?如何刻畫橢圓的「圓扁」度呢?

學生自主**(預設:可以創造錯誤認識,a越大越扁?b越大越圓?聯想橢圓定義

當2a定時,焦點逐漸靠近頂點,橢圓會怎麼樣?焦點逐漸靠近中心,又會怎麼樣?)

切入事先準備好的幾何畫板展示,固定長軸,移動交點,看變化。 教師通過多**展示橢圓隨著離心率逐漸接近0越圓而越接近1而越扁的動畫

過程。 e越大,橢圓越扁,越小越圓。講清楚e是乙個比值圓扁度用什麼刻畫? 為什麼不用 。

此外,在以下幾個方面我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一是課堂的節奏還要稍微慢一點,比如對焦點在軸時橢圓的幾個性質的給出,都是師提問生齊答,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反應慢一點的同學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被忽略掉了,而如果把這個環節換成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方式來進行,放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效果可能會更好,也更符合新課改的理念。二是教學語言還需要不斷錘煉,因為數學老師的語言是否準確、精煉,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力圖用清晰優美的語言藝術去感染學生。

比較過去自己曾經歷過的刻板、嚴肅的灌輸式教學,現在更提倡多給學生一點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同時老師要做有效課堂的引導者,不斷優化教學策略,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去,是否能夠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是否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自我發現,多角度的給學生以鼓勵和肯定。

我會以此為契機,在平日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和創新,不斷成長和進步!

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使學生掌握橢圓的性質,能根據性質正確地作出橢圓草圖 掌握橢圓中 a b c的幾何意義及相互關係 2 通過對橢圓標準方程的討論,使學生知道在解析幾何中是怎樣用代數方法研究曲線性質的,逐步領會解析法 座標法 的思想。3 能利用橢圓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

《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1 1第二章2.1.2第1課時 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橢圓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這只是單純地通過曲線建立方程的 而這節課是結合橢圓圖形發現幾何性質,再利用橢圓的方程 橢圓的幾何性質,是數與形的完美結合,...

8 2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 學生

1 2 例4寫出下列橢圓的準線方程 1 2 例5.分別求出符合下列條件的橢圓的標準方程.1 橢圓過 3,0 點,離心率e 2 過點 3,2 且與橢圓有相同焦點。3 長軸長與短軸長之和為10,焦距為。4 中心在原點,離心率為,準線方程為。5 中心在原點,對稱軸在座標軸上,x軸上的乙個焦點與短軸兩端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