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2022-02-02 07:57:29 字數 1874 閱讀 7010

劉慶慧《圓的認識》這一課屬於一節概念課,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讓每位學生都去**知識、發現規律,從而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與創造者,在執教本節課時,我力求體現新課標理念,具體表現在:

1、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認知基礎上,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圓入手。充分利用課件直觀展示,讓學生通過觀察,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和內化。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到圓對我們的作用,更能感受圓的美。

2、讓學生動手實踐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整節課我精心設計了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在畫圓這一環節,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個體差異。「教師提出問題:

你覺得怎樣畫圓?」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認知特點畫圓,並用多種方法進行比較。最終,得出最優畫法。

3、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從圓的揭示,半徑的**到直徑的發現,通過學生動手折一折,自然而然的引出固定的一點即圓心,那麼圓的大小由什麼決定?學生從觀察和畫圓的體驗中有了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討論半徑的需要,對半徑的**中,相信學生,合理組織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促進有效互動。

4、這節課,我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尋找和欣賞生活中的圓,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圓的美及無處不在,體現數學**於生活。

5、課將結束時,我為學生創造了總結的機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幫助了學生梳理知識,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和學習能力的養成,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這節課雖然上得較成功,但我仍在思索著這幾點感悟:

1、感受:通過這次節課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學過程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不光學到知識,其動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合作技能、綜合實踐應用能力才能得到發展。

2、質疑:動手就體驗了嗎?數學是乙個發展的過程,強調體驗過程,歷經過程才能更深刻的領會。

動手操作是體驗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動手都能得到體驗。怎樣的動手才能有所體驗,需要我繼續努力,繼續探索。

3、在自主學習中展開**新知,掌握圓的知識特徵。本節課的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

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發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觀察、操作模擬,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即突出了教學重點,又分散了教學難點,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4、本課通過古代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最後,又回到生活中解釋其中的奧秘,注重應用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圓的獨特魅力。

《圓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首先通過各種平面圖形的觀察揭示出「圓」,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猜測、操作、驗證,從而了解了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同時掌握圓的基本特徵。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本節課的授課過程中,趙淑娟老師合理恰當地根據所學內容安排了學生的獨立學習及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合作交流中鞏固新知,一方面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真正的做到了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方式的改變。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既作為乙個引導者,又作為乙個學習活動中的參與者,與學生共同活動。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通過引導學生折、畫、量、議、找……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解放學生的腦、手、眼,讓學生大膽地想、放開去說、隨心地做,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意識,創新的能力。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圓的認識 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和已經較系統地認識了平面上直線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引導學生動手 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本課時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 從學生熟悉的情況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激發學生興趣,開展教學活動,在匯入新課和教學新課的過程中,都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2 重視學生...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三 充分的發揮多 及輔助教學具的作用 在自學課本後,學生對於圓已經有了認識,通過課件的展示,對於圓各部分的名稱的定義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從而起到了對知識認識的深化作用。多 課件起了很好的把抽象轉化為直觀形象的作用。四 體現了主體與主導作用的統一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其中包含...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紅梅新村小學褚宇華 今天上午,我在六年級執教了蘇教版第十一冊 圓的認識 一課。它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教材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 圓 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現實的密切聯絡,再引導學生借助 實物 圓規 等多種方式畫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