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2022-02-01 09:56:03 字數 3799 閱讀 3414

在活動體驗中學習新知

金海湖二小蔡俊原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動手實踐、自主**、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通過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數學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節課我通過創設寬鬆、愉悅 、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如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習。

如「自我習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賞」,享受成功的愉悅,可激發學生探知的慾望。如讓學生剪、折、畫、量、議、找……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會探索的方法。如通過學生評價教師、學生,師生平等相待,可解放學生的腦、手、眼,讓學生大膽地想、放開去說、隨心地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案例回放:

本案例的聚焦問題是兩方面:一方面是課堂中學生動手操作就體驗學習過程了嗎?另一方面是課上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中?

1.初次畫圓,了解畫圓方法「定點,定長」,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1)學生初次畫圓

你覺得怎樣能畫出乙個圓?(學生自由回答,如借助圓形物體畫圓等。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出用圓規畫任意大小的圓。)

學生拿出教師準備好的圓規,師生一起了解圓規各部分的作用。

試著用圓規在1號作業紙上畫出乙個任意大小的圓,邊畫邊思考「怎樣能把這個圓畫的很圓呢」? (學生初次用圓規畫圓,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畫圓的情況。) 請畫圓畫得很標準的學生介紹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指名拿作品上台展示並介紹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出:用圓規畫圓一要注意圓規針尖固定好不能亂動,即「定點」,二要注意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不能改變,即「定長」。

(2)教師示範畫圓,組織學生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方法示範畫圓。引導學生觀察:畫圓時的這個「定點」就是圓的「圓心(板書:

圓心),也就是圓的中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書:o)而圓規兩腳之間不變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板書:

半徑),為了能讓大家清楚的看出來,老師把半徑畫下來(師示範畫半徑)。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並總結半徑的特點。

師小結:「連線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就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書:r)

在圓中還有一條特殊的線段,老師也把它畫下來(示範畫直徑)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並總結直徑的特點。

師小結:「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就是圓的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板書:直徑,d)

2.第二次畫圓,了解圓心、半徑的作用

請同學們拿出2號作業紙,再用圓規畫乙個圓,並標出圓心、半徑、直徑用字母表示出來即可,這次咱們來比比誰畫的又快又好。(師巡視並收集好的作品展示)

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幾位同學畫的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學生觀察然後回答「大小不同」,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我們再來繼續觀察,這幾個圓除了大小不同外,還有什麼不同? (學生觀察並回答「位置不同」,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進一步研究圓的特徵

1.介紹研究方法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圓已經有了乙個初步的認識,要想深入的研究圓,還要進一步的研究圓的特徵。從哪些方面來研究呢?(學生自由回答)

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以前研究平面圖形的特徵時都是從哪些方面來研究的?以長方形為例,我們都研究了長方形的什麼?(學生回憶然後回答:

如周長、面積、有幾條邊幾個角、邊的長度角的大小等等。)

師小結:研究平面圖形的特徵主要是從邊和角的數量,邊的長度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幾方面來入手的。圓也是乙個平面圖形,雖然它沒有直直的邊,沒有角,但是它有什麼?

(學生回答:圓心,半徑,直徑)

那麼,我們就從圓心、半徑、直徑的數量及長度這幾方面來研究圓的特徵,好嗎?2.小組活動,研究交流圓的特徵

請大家聽好活動要求(課件展示,並指名讀一讀)小組現在開始研究吧!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各組活動情況)

每個小組都討論的非常熱烈,有收穫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在交流前老師先給大家提點要求:

每組派2名代表上來,要把研究的方法、過程和結果都交流出來。如果有說的不完整的,小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其他組同學要認真聽,有疑問的可以提出來。

聽清楚了嗎?(指名上台交流,注意多讓幾個組展示不同的研究方法,如用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的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並板書:在同乙個圓裡有1個圓心,無數條半徑和直徑;在同乙個圓裡半徑或直徑的長度都相等;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用字母表示為d=2r,r=d÷2。

1、提出問題

1.學生在課堂中動手操作就體驗學習過程了嗎?

2.課上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中?

二、分析問題

數學是乙個發展的過程,強調體驗過程,歷經過程才能更深刻的領會。動手操作是體驗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動手都能得到體驗。怎樣的動手才能有所體驗呢?

讓學生實踐操作,體驗「做數學」。教和學都要以「做」為中心。「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

動手操作是小學生認識事物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得直接經驗,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發現問題、獲取知識的快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學習新知。本節課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如在本節課中1、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觀察、體會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係。2、學習用圓規畫圓,主要通過學生的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到畫圓的方法;動手畫圓——體驗畫法,掌握畫法;操作練習——發現規律、內化新知,這樣教學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具有良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大膽地想、放開去說、隨心地做,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意識,創新的能力。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但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往往流於形式,課上怎樣才能有效的進行小組合作,提高小組合作的時效性呢?如本節課中學生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探索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主要是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合作**、分組交流,以動手操作為主線,讓學生自主參與,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開**活動的時空。

教師先提出學習活動要求:先獨立進行,再分組交流。通過動手「折、量、畫、數、比(估)、看、議」等,總之隨你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探索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

(圍繞「學習卡」上的有關內容進行。)

學生再根據教師的活動要求,進行學習。

學習卡名稱意義用字母表示在同圓( )裡

條數長度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直徑半徑②重點說明你是怎樣發現的,展示發現的過程,小組互相交流。

③操作檢驗,內化提公升。

a.考考你的判斷力。

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課本第87頁「做一做」(略)]

b.對答遊戲(每兩個學生一組):你說直徑長度,我答半徑長度;你說半徑長度,我答直徑長度。

c.邊體驗,邊說理:為什麼車輪都要做成圓的,車軸應安裝在**?(教師提供各種車輪形狀和安裝位置不一樣的自行車玩具,讓學生邊操作邊體驗,進而明理。)

d.合作操作探索。

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圓中所有的線段( )最長;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嗎?

這樣讓學生在自主**中自我發現新知,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知識、掌握知識,才能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總之,我們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多創造寬鬆的教學環境,要充分提供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真正經歷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已親身去感受數學,從而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將不斷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 圓的認識 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和已經較系統地認識了平面上直線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引導學生動手 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本課時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 從學生熟悉的情況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激發學生興趣,開展教學活動,在匯入新課和教學新課的過程中,都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2 重視學生...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三 充分的發揮多 及輔助教學具的作用 在自學課本後,學生對於圓已經有了認識,通過課件的展示,對於圓各部分的名稱的定義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從而起到了對知識認識的深化作用。多 課件起了很好的把抽象轉化為直觀形象的作用。四 體現了主體與主導作用的統一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其中包含...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紅梅新村小學褚宇華 今天上午,我在六年級執教了蘇教版第十一冊 圓的認識 一課。它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教材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 圓 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現實的密切聯絡,再引導學生借助 實物 圓規 等多種方式畫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