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教後反思

2022-02-02 05:38:40 字數 1584 閱讀 5805

在這次說講評活動中,我講得是一首詞《漁歌子》。對於我來說,這是第一次在公開課上講詞,心中不免有多重顧慮。但在太原學習時聽了太師一小那位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後,我在領導的鼓勵和幫助下,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設計了一節屬於自己的古詩詞教學。

《漁歌子》是一首傳唱千年的古詞,作者運用「寫意山水畫」的方式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動靜結合,色彩艷麗的畫卷。大書法家顏真卿評價這首詞「詞中有畫,畫中有詞」,在這幅意境優美的山水畫的背後,傳達的卻是作者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因此,我在講授這首古詞時注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品讀,想象畫面,進入意境,體會情感。

並聯絡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品讀出「不須歸」所蘊涵的情感。

一、 複習舊知,了解詞的特點

在本學期的第一課,學生們就已接觸了詞《憶江南》,對詞的特點已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在本課開始我先引導學生「關於詞,你有哪些了解?」,從學生的反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已經能區分詩和詞,並能了解詞牌名,甚至還有些孩子還蒐集了一些詞牌名。於是,接下來,以質疑「漁歌子」課題的意思中,走進了這首詞的學習。

二、 引導想象,進入意境

教學中,我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時先引導學生找出詞中所描繪的景物,再引導學生想象色彩:如果你們把這些景物描繪畫出來,你們會用上那些色彩或姿態呢?因為課前有讓學生進行「詞語記憶大比拼」做鋪墊,所以學生在這裡描繪時就不太費勁了。

接著在配樂創設情境下進一步引導「此時你漫步在西塞山腳下,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美麗景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恍然大悟:原來想象不僅要用腦,而且要將視覺、聽覺、嗅覺等融為一體,發揮各個感官的作用,理解了「詞中有畫」。

然後,再引導學生****,在畫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並逐漸走入意境,明白「畫中有詞」。這也為朗讀打下了良好基礎。教師不必刻意講解,學生就能在自由想象的空間中品味詞中精華,可謂「一切盡在不言中」。

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學生對於詞中每一句畫面的描述都刻畫得淋漓盡致,但作為老師,在讓學生****時,又讓學生重複描述,沒能完整**,以致於對「詞中畫」,沒能整體感知。如果再多給學生留點時間,孩子們在同桌交流詞的意思時,應該會更輕鬆。

三、反覆朗讀,品賞佳句

「讀」的活動始終貫穿於此次教學中,初讀全詞時,我向大家提出要求:將這首詞至少讀2遍,第一遍要讀準字音,把詞讀流利。第二遍,要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奏;在此基礎上,以情感為主線,引導學生領略詩情畫意,讀出韻律美和畫面美。

為了使學生感受到詞人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我抓住「不須歸」引導學生品味釣中情,為何不歸?相機出示張志和的生平,學生通過分析感悟不須歸的原因,為強化這一感悟,我將《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本詞進行對讀,體會詞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以詩詞解詩詞」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感情,感受詩詞的藝術形象。

也把讀與品,讀與悟融為一體。學生在誦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想象畫面,在對讀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可惜的是,學生朗讀時,我沒能根據詞中的意境來提示,讓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反覆朗讀句子,並在句中分出了輕重緩急。

三、 所賞吟唱,感悟經典

在結尾時,引導孩子們欣賞這首千古絕唱,希望在欣賞中,一方面感受詞中的美麗畫面,一方面深悟領會詞人的悠閒自得,從而傳唱經典。

由於本人在教學機智不能隨機應變地處理一些課堂上沒有預設到的問題,所以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將銳意進取,不斷學習,在反思中不斷進步、提高。把握詞的節奏。

漁歌子教學反思

走進詞的意境,體會詞人心情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意象一般是對文字所描寫的物象的感受和體會,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圍中達到的一種境界,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漁歌子 這首詞,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詞中前兩句寫意白...

《漁歌子》教學反思

漁歌子 是一首傳唱悠遠的古詞,作者運用 寫意山水畫 的方式展示了一幅色彩艷麗 動靜結合的美麗畫卷。詩言志 詞傳情 在這幅意境優美的山水畫的背後,寄託了作者厭倦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愛自由 熱愛自然的情懷,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在確定教學內容後,我沒有像以往那樣抱著教參,加上感覺去確定教學目標,而是先認...

《漁歌子》教學反思

漁歌子 是一首傳唱悠遠的古詞,作者運用 寫意山水畫 的方式展示了一幅色彩艷麗 動靜結合的美麗畫卷。詩言志 詞傳情 在這幅意境優美的山水畫的背後,寄託了作者厭倦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愛自由 熱愛自然的情懷。作者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怎樣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在確定教學內容後,我沒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