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教學反思

2021-07-12 14:10:12 字數 1535 閱讀 9269

走進詞的意境,體會詞人心情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意象一般是對文字所描寫的物象的感受和體會, 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圍中達到的一種境界,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漁歌子》這首詞,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

詞中前兩句寫意白描,未多著色卻明麗鮮豔,三四句中的箬笠「青」和蓑衣「綠」,與前文的遠山近水或呼應或點綴,至最後一句的「斜風細雨」將前面所有的色彩一一沖淡,形成了人亦為景的獨特畫磯和審美情趣,物與物的和諧昇華為人與物的和諧。為了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我集中於「誦讀」和「感受」,即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地朗讀活動來感受「詩情畫意」。圍繞「扎扎實實學語文」的語文課堂理念,我選點為「賞讀課」課型,引領學生「入文,入韻,入景,入情」, 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力求將一首古詩的學習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將課堂結構設計「六個板塊」:

第乙個教學板塊「讀題識詞」。《漁歌子》是鄂教版語文教材「詩詞誦讀」部分中首次出現的詞,因此,首先要了解「詞」的有關知識,如「詞即長短句」,「詞有詞牌名」等等。

第二個教學板塊「感知詞韻」。落實最基礎的知識——「字詞句」。在著重落實常用生字詞的讀寫積累這一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完成「讀誰字音,讀通句子,讀出韻味」的朗讀目標。

第三個教學板塊「尋找詞人的影子」。 詞的後兩句,作者抓住垂釣之人的背影,所帶,所穿,寥寥六個字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讓學生尋找「詞人」的影子,自然而然地引出詞的後兩句,初探詞人的「不須歸」的原因:看到了美景。

從而引出詞的前兩句。

第四個教學板塊「想象畫面,深入感悟」。在讀了詞的前兩句後,讓學生閉眼想象畫面: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

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從而感受美麗的春景,緊扣「白鷺」這一意象,體會詞人是通過白鷺這種有靈性,志存高遠,但又嚮往逍遙自在的生活的鳥來傳達這也是誰嚮往的生活。

第五個教學板塊「悟詞中情,深探不須歸」。 聯絡時代背景去感悟張志和「不須歸」的情懷。並將張志和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狂風浪起且須還」「 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於山水的悠閒自在。

第六個教學板塊「拓展,個性演繹」。這一教學板塊是對上一板塊的拓展和昇華。讀詞人的其他四首《漁歌子》,來強化學生對詩人「寄情山水,遠離世俗,淡泊寧靜」的情感和人生追求的更加豐富的深刻的理解。

在「作業超市」中,我設計了三個題,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其一來完成:(1)喜歡寫作的同學,可以把這首詞改寫成一篇小散文;(2)喜歡書畫的同學,可以畫一幅《漁歌圖》,並在圖上題上這首詞;(3)喜歡**的同學可以配上合適動聽的旋律把這首詞唱一唱。原以為吟唱這首詞是學生難以完成的,出乎意料的是,好幾個同學聲情並茂地唱了出來,直到下課鈴響起,學生仍躍躍欲試,意猶未盡。

執教完本首詞,我的腦海裡便開始反思其中的遺憾與愧疚: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還精通音律,他的好朋友大書法家顏真卿誇他的詞是 「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而我忽略了這一點。在第四版塊中,如果先讓學生說說從《漁歌子》裡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作者用上了哪些豐富的色彩?然後再來想象畫面,把自己彷彿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說出來,就會順理成章地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體會詞人悠閒自在的心情。

《漁歌子》教學反思

漁歌子 是一首傳唱悠遠的古詞,作者運用 寫意山水畫 的方式展示了一幅色彩艷麗 動靜結合的美麗畫卷。詩言志 詞傳情 在這幅意境優美的山水畫的背後,寄託了作者厭倦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愛自由 熱愛自然的情懷,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在確定教學內容後,我沒有像以往那樣抱著教參,加上感覺去確定教學目標,而是先認...

《漁歌子》教學反思

漁歌子 是一首傳唱悠遠的古詞,作者運用 寫意山水畫 的方式展示了一幅色彩艷麗 動靜結合的美麗畫卷。詩言志 詞傳情 在這幅意境優美的山水畫的背後,寄託了作者厭倦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愛自由 熱愛自然的情懷。作者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怎樣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在確定教學內容後,我沒有像...

《漁歌子》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一節語文課,總的感覺還是有點蜻蜓點水,一飄而過。這節課上了兩個環節 乙個是朗讀方面的 乙個是繪景方面的。朗讀方面,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這個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容易。但我上課的時候注重的一點就是讓學生說 你覺得這首詞中有哪些生字的字音是比較難讀準的?這個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