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教學反思

2022-02-01 06:07:38 字數 1532 閱讀 7019

李振華《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是華東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第一節內容,本節課講述的是探索的起步——「洋務運動」和第二步——「戊戌變法」。本節教材容量大,內容比較多,兩部分知識都是這一單元的重點,兩方面內容放在一節課講述,任務大,有難度。本節課想通過導課,情景的創設,利用多**的輔助教學,**性問題,**資料的補充,破重點,化難點,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教師引導下做到感知歷史,分析原因,從歷史人物的事蹟中得到啟迪,潛移默化的陶冶學生情操,情感得到昇華。

教學後,我感覺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直接快速匯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興趣。

在教學中,我用了快速直接導課法,聯絡「上海世博會」調動學生關注這節課內容,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世博會學生都熟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又和本節課學習的中國近代化的起步緊密聯絡,富有啟發性為本節課奠定基礎。

2、緊扣教學重難點,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中我抓住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以及它在中國近代化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戊戌變法發生的原因及其在中國近代社會變革中的地位、影響兩個重點展開教學,將直觀的,容易理解的知識通過展示知識卡片,讓學生二人或四人一組合作完成,教師巡迴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根據完成情況再圍繞重點進行補充講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又為教師大量的逐一講解節省了時間,更為突破客觀的評價洋務運動和理解戊戌變法的影響和失敗原因這一難點贏得了時間。

3、重視歷史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

在進行重點知識教學和難點突破過程中,通過多**課件補充相關文字資料、**資料創設情境,以講述法為主,輔以課堂**、討論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分析評價,讓學生感悟李鴻章等洋務派的無奈,**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客觀的評價洋務運動。通過對戊戌變法內容的分析、變法失敗原因討論,使學生既感受到古代宮廷鬥爭的複雜性、險惡,同時被維新派人士的強烈的愛國熱情所感染,使學生的感情得到昇華,體驗到革命先烈為改造中國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之可貴。

也認識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利於學生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發揮歷史課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教育的功能。

4、習題拓展,培養學生的**意識,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

課後及時小結,並布置富有啟示性的**習題,既有利於知識的進一步深化,又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新課將結束時,我用了2分鐘進行了這樣的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這兩次運動是我們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希望中國富強,是愛國表現,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可惜的是我們只是學習了一點皮毛,沒有像日本2023年的明治維新那樣從本質上學習西方,這就是我們失敗的一些原因。

如果說洋務運動像李鴻章所說是給「破屋」貼幾張報紙,戊戌變法則是給這個「破屋」換換屋頂和柱子而已。以史為鑑,它們給後人乙個重要的教訓:要想中國強大,靠表面現象(簡單地學習外國科技和制度)是不可能實現的

不足:然而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盡力展現新課改理念感到很困難。首先是如何面向學生全體,給每個學生機會?

其次是歷史的討論依託大量史料,勢必不能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閱讀分析,導致許多環節的處理比較倉促。再者,想通過對教材的挖掘,讓感性的歷史事件、人物過渡到理性的思考,發揮歷史教學的情感教育功能,但學生的分析能力是在教學中逐步培養起來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戊戌變法教學反思表

渭南市高階中學2014 2015學年第一學期專任教師教學反思表 年級高二學科歷史姓名張永利 所帶班級文科4 5班 理科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 26班 教學反思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觀察 回顧 診斷等方式,對自我的主體行為或肯定 支援 強化 或否定 思索 修正從而提高自...

戊戌變法的教學反思

本課處於本教科書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的第二課。一方面,它是先進的中國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繼續 另一方面,戊戌變法 標誌著先進的中國人開始跳出了 中體西用 的迷局,越過學習 器物 的層面,開始學習西方的制度。說明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另外,戊戌變法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

教學案例 「戊戌變法」教學評價

生4 老師,我來說,案例點評 現代課堂的本質是構建 生命課堂 歷史 生命課堂 的構建應圍繞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來進行。據此,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應注重形成性評價,其重心應更多地關注學生求知的過程 的過程和努力的過程,這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上述案例中那位老師的做法就體現了這一理念。在討論中,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