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中華文化》說課與反思

2022-01-31 00:10:22 字數 1817 閱讀 8488

歇馬鎮中學望必勤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五課第一框。課題:《燦爛的中華文化》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依據課標「感受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提高文化認同感,了解傳統美德」的要求,本框的學習主要讓學生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傳承中華美德、踐行中華文化精神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在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特點;理解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和傳統美德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能力目標:具有感受中華文化特別是傳統美德對我們產生的深刻影響的能力;具有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中華文化力量,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增強中華傳統美德認同感並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的特點。

教學難點:對中華文化、傳統美德的認同,做傳統美德的踐行者。

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正值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隨著世界經濟和資訊科技的發展,文化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現狀,學生盲目跟從外來文化、漠視民族文化,造成混亂的價值取向,因此引導學生認識感悟中華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進而化為實際行動顯得非常必要。

設計思路:

1 .本課主要解決的是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的問題,單純靠教師的講解,遠遠不能解決問題,最終的效果也不好。而以學生的合作探索為主,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自我教育,自我**來達到學習目標。

2 . 在設計本課時,從課堂匯入到自主學習活動再到昇華,各個環節都強調「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能力的培養和提公升。對學習的內容由感性上公升到理性。

教法學法:

學法:合作**、體驗感悟。

教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

課前準備:

1、按照學習小組劃分任務,選擇中華文化的某一方面進行資料蒐集(文學、藝術、科技、軍事、哲學等)並分析是誰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2、上網查詢屈原資料,初步感悟屈原精神。

教學基本流程:

1、情境創設匯入新課

(2008奧運開幕式中精彩片段匯入----意圖在於烘托渲染氣氛,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求知探索)

2、自主學習(重在體驗感悟生成目標推介)

a、感知文化豐富 (自學、互學,組長指導---意圖在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小組長導學、督學功效)

b、挖掘體味文化力量 (自信展示:1、展示交流小組學習情況,---- 意圖在於群學,共同提高。2、以外國小朋友安妮與小龍郵件交往深入**挖掘歷史底蘊,--- 意圖在於讓學生體味文化的力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為傳承傳統美德做鋪墊。

)c、傳承弘揚文化精髓(通過理解名人名言、賽龍舟展現的精神-----意圖在於提煉傳統美德,通過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意圖讓學生體味生活處處都有美德)

3、課外延伸創新發展(交流收穫——意圖在於讓學生構建知識結構;聯絡學校活動設計三個小問題-----意圖在於知情導行。

教學反思:

圍繞中華文化一條主線,以活動為載體從感知-----挖掘-------傳承,緊湊和諧,過渡自然;從學生主體看:自學時間充足,**活動深入,有利於培養學生自學、合作**能力;從教學方法看:形式多樣,利於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氣氛比較活躍。

但從整體任務達成度看:不夠理想。1、活動過多,顯得後半部分教學匆忙;2、時間把握也不夠合理。

3、教師說得還是有些過多。今後改進措施:1、處理教材要大膽取捨,抓精要、抓關鍵;2、學生學習**要大膽放手,充分相信學生;3、小組建設要大力加強,發揮組長導學、督學功能。

2023年11月6日星期三

《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課題燦爛的中華文化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原因 中華文化的特點 地位及影響 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表現 中華傳統美德的品質。2.能力目標 具有把握中華文化基本特點的能力 具有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美德的能力。3.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教學反思

本次 百花獎 我的教學內容是文化生活第六課第二框題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基本要求是 1 運用中華文化的典型事例,說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 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 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說明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展現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

教案中華文化的勃興 一

第八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 一 頭道中學張悅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甲骨文 金文和竹帛書。詩經 和屈原 商周的青銅藝術 鐘鼓之樂。過程與方法 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學習甲骨文 金文 大篆等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對比聯想的思維能力。教師指導學生以圖表 歸類等方式自學 碩果累累的科學技術 的內容和春秋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