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絃教學反思

2022-01-31 00:10:26 字數 1533 閱讀 9075

梁玲《伯牙絕絃》選自《列子·湯問》,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裡卻講述了乙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儘管這是學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這篇文章而言,字詞的理解不算很難,文章比較淺顯,因此我通過讓學生憑藉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對於這篇文章,我覺得讓學生體會到伯牙與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

一節課下來,覺得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一、**渲染,營造氛圍。

課伊始,我便以**高山流水匯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古文的意境,在補充介紹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時,也以慘婉動人的**加以烘托,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伯牙那種悲痛欲絕的心情,最後,讓學生在**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誦讀課文,感受伯牙和鍾子期那種知音情誼。

二、反覆朗讀,感受文言文之美。

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讀,而「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剛開始時要求讀通順,讀流利,到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讀出感情。每次的朗讀並不是簡單機械的重複,而是環環相扣,步步提公升。

通過多層次、多元化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反覆地品味語言,不斷加深對伯牙與鍾子期知音情懷的體會,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

在朗讀的指導過程中,我注意把朗讀與想象及理解進行有機地結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指導學生要讀出高興、激動、稱讚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後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練習,豐盈文字。

教學中,我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家,那作為乙個有名的**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句式練習,有效地調動學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結構之美,又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既豐富了文字的內容,又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世上那個最懂你知你的人。

四、資料補充,昇華主題

體會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讓學生體會到那種知音情誼,特別是伯牙破琴絕絃的行為,學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對文字進行了挖掘與擴充,引導學生想象別人是如何稱讚伯牙的,讓學生體會伯牙作為一名著名的樂師,卻無人能聽懂他的琴聲,無人理解他的心意,從中感受到他的孤獨寂寞,了解知音難求,感受「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補充介紹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時所寫下的一首短歌,幫助學生感受伯牙對於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的心情,讓學生真正體會伯牙絕絃的那種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

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我在學生體會伯牙失去知音後那種痛苦與絕望的心情,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伯牙說什麼,在學生安慰、鼓勵伯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然後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知音,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缺憾,有一部分學生朗讀不是很到位。這篇課文中有兩處停頓難點:「哉」「兮」是表示感嘆的文言虛詞,讀這樣的語氣詞,應拉長些,才更具**美,還有課文的最後一句的朗讀都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多加指導。

還有,課堂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

伯牙絕絃教學反思

伯牙絕絃 一課是我今年剛剛接觸到的一篇新的文言文。全文僅有77個字,而這77個字裡卻講述了乙個千古流傳 感人肺腑的故事。可見這77個字的背後有著多麼深厚的人文內涵呀!通過這一節課的設計和教學我有很多收穫,審視自己的這堂課,還有些許不足,總結自我才能提高,反思自我才能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每次面對新的文字...

教學反思伯牙絕絃

伯牙絕絃 教學反思 趙強選擇 伯牙絕絃 這一課,是被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所打動 選擇這篇文言文,也是想挑戰自己。小學生學習文言文困難很多,如何突破難點,使學生學會 會學文言文,並且能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喜歡文言文,喜歡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小學生學習古文,重在積累 積累詞彙 精彩的句子 詩文,...

《伯牙絕絃》教學反思

上完 伯牙絕絃 我心中忐忑,反響卻出乎意料的好。也許,這堂課在別人眼裡是成功的,但我覺得自己還不夠真誠。雖然聽課的老師都說被深深感動,甚至想流淚,而我自己不夠動容。因為技巧,也許我的朗讀夠感人,但我的心在課堂上太忙了,擔心朗讀指導不到位,著急忘掉預設環節,沒有足夠投入。公開課,是戴著鐐銬跳舞,什麼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