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標準成本法

2021-08-08 04:46:25 字數 2586 閱讀 5374

財務與會計 2023年7期

成本管理與核算的新探索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企業經營形式的變化,對企業成本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國已有一些企業實施標準成本制度,也有少數企業實行作業成本法。企業成本管理的這些新變化,具有以往成本管理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但是,毋庸諱言。無論標準成本制度或是作業成本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筆者認為假若將兩者結合起來,則可以相得益彰。

一、標準成本制度與作業成本法相結合的必要性

標準成本制度是將成本的計畫、控制、計算和分析相結合的一種會計資訊系統和成本控制系統,其特點在於通過事先制定成本標準、事中控制支出、事後比較分析,增強員工的成本意識,使成本在全過程得到有效的控制,並有利於正確評價企業業績。然而,其在產品製造費用的分配上,仍然是按照企業或車間進行歸集,然後按各產品的直接人工、直接工時或機器工時作為標準進行分配。它存在著分配標準簡單、費用分配不準確等問題,已不適應現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製造費用比重增加和構成複雜化,以及對製造費用分配精細化的要求。

作業成本法是適應新的製造環境而產生的,其特點是將製造費用按作業別歸集到不同成本庫中,然後分別成本庫採用各自的成本動因作為分配標準,將製造費用分配到各產品。它克服了傳統的以生產數量為基礎的成本系統中製造費用責任不夠明確和分配不準確的缺點,使許多不可控製造費用變為可控,並且為企業提供了更為真實可靠的成本資訊。但是,作業成本法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還是採取傳統的方法進行核算;製造費用核算雖然做了很大的改革,但僅能反映歷史成本資訊,未能提供管理上所需要的成本差異資訊。

所以,作業成本法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綜上所述,標準成本制度和作業成本法從各自的角度來看,都具有很多其他成本制度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同時各自又都存在著一些缺陷。所以,如果能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則恰恰能夠發揮各自的優點,彌補各自的缺點,這樣,既能夠提供真實可靠的成本資料,又能夠提供管理上所需要的成本差異資訊,將二者的優勢更好地發揮。

二、標準成本制度與作業成本法的結合——作業標準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計算方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如何歸集和分配製造費用上,至於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算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標準成本制度與作業成本法相結合,其結合點應該放在製造費用的處理上。實施作業標準成本制度的企業,對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處理應仍然按照標準成本制度的方法進行,而在製造費用的分配上,則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分兩種方式進行分配:

第一種方式是製造費用所佔比重較大,其製造費用的分配完全採用作業成本法,即先將製造費用根據作業別歸集到各成本庫,然後再將各成本庫的費用根據作業動因分配到各產品。第二種方式是採用作業成本法的思想,劃小核算單位來分配製造費用,即先將製造費用按照費用責任中心劃分,在每個費用責任中心根據與製造費用的密切相關因素確定製造費用的計畫分配率,再將製造費用分配到各種產品。這裡,製造費用的計畫分配率的制定有兩種方法可供參考:

一是根據歷史資料,再考慮當前的實際要求,對以前的實際分配率進行修正;二是根據費用責任中心的計畫,預計出製造費用總額,再除以各責任中心預計的業務數量。

實施作業標準成本制度的企業在制定製造費用的標準成本時,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簡單地將製造費用區分為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來編制預算,而是要將製造費用按照作業別、成本庫或費用責任中心等進一步細分來編制預算,分別制定標準製造費用分配率和標準製造費用數量,然後進行彙總,計算出製造費用的標準成本,以及各種產品的單位標準製造費用。因此,企業在實施作業標準成本制度時,製造費用標準成本的制定過程是非常細緻的。另外,在對製造費用的差異進行分析時,不僅要按照不同的作業別、成本庫或費用責任中心進行分析,還要進一步查明具體原因,從而為企業提供更準確的成本資料,及更有用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資訊。

三、作業標準成本制度下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下面舉例來說明第二種方式的作業標準成本制度下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過程。

例:某生產部門下設6個費用中心,生產a、b兩種產品。各費用中心有關製造費用及其差異分析的資料見下表。

此表的計算可分為四個步驟:第一,計算該費用中心的預算分配率,即(1)÷(2);第二,計算各費用中心按預算分配率應分配給各產品的製造費用;第三,確定各費用中心的製造費用差異額,即(4)-(8);第四,對製造費用差異進行分析,屬於變動費用的核算單位,其差異額可視為費用本身變動的影響,屬於固定費用的核算單位,應分別確定業務量和費用本身變動的影響,前者分析可用(1)-(8),後者分析可用(4)-(1)。通過分析,可以查明各費用中心的製造費用差異原因。

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查明這兩個因素差異的具體原因,以便制定有效措施,擴大有利差異因素的影響,消除不利因素。

製造費用差異額可以直接計入產品銷售成本,也可以按存貨和產品銷售成本的比例進行分配。由此可見,作業標準成本制度下製造費用的核算可以分清責任單位,查明具體原因,比傳統標準成本制度下的製造費用分析的作用更大。

四、對實施作業標準成本制度企業的要求

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實施作業標準成本制度,只有那些具備了一定條件的企業才能實施這種制度。首先,企業必須實行會計電算化。作業標準成本制度的成本計算和差異分析,需要呼叫大量的基礎資料;各種產品的差異種類繁多,計算複雜;製造費用需要按照成本庫或費用責任中心,乃至各種作業進行分配,分配方法複雜多樣,如果僅以手工來完成,其工作量非常巨大,並且成本及其差異資訊的準確性也難以保證。

其次,企業的會計人員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再者,必須完善班組經濟核算工作,將作業標準成本制度建立在班組經濟核算的基礎上。班組經濟核算是適應我國生產關係,密切結合我國國情的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

試論標準成本法與作業成本法的結合方式

作者 楊超 新西部下半月 2011年第02期 摘要 文章從作業成本核算模式的 成本分配觀 和 過程分析觀 的角度出發,分析了標準成本法與作業成本法結合的三種方式,即基於 成本分配觀 的結合 基於 過程分析觀 的結合 與內部轉移 的結合。關鍵詞 標準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 結合 建立在控制與計量相融合的前...

標準成本法總結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 直接材料 差異 2 直接人工差異的計算 生產時間人工費用差異計算 直接人工效率 數量 差異 實際產量 實際工時單耗 標準工時單耗 標準小時工資率 實際生產工時 標準小時工資率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 直接人工工資率 差異 實際產量 實際工時單耗 實際小時工資率 標準小時工資率 非生產工時...

成本會計之作業成本法

一 作業成本法及其應用現狀 作業成本法是乙個以作業為基礎原理的管理資訊系統。其原理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它以成本動因理論為基本的依據。這種理論要求分配間接費用應著眼於費用 成本的 把間接費用的分配與發生這些費用的原因聯絡在一起,把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作為重點方面,突破了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就成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