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1-07-16 11:18:08 字數 1659 閱讀 7238

教學目的:學習這首古詩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體會詩人孤

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提高鑑賞古詩的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背誦默寫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朗讀《行路難》。

二、作者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年輕時即漫遊全國各地,曾

至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讒去職。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最後病死於當塗。其詩多強烈抨擊當時的黑暗現實,深切關懷時局安危,熱愛祖國山河,同情下層人民,鄙夷世俗,蔑視權貴;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消極思想。

他善於從民間吸取營養,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奇絢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三、解題。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首詩是李白在天寶三載離開長安時所作。詩中寫世路艱難,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後,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鬱和不平;同時又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四、賞析。

(1)前四句為全詩奠定了抒情的基調。

李白離別京城,親朋好友為他設宴餞行,宴席十分豪華。

金樽、玉盤——極言飲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饈——極言酒餚之珍奇

鬥十千、直萬錢——極言酒、菜之珍貴。

然而稟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詩人對此美酒佳餚卻「不能食」「心茫然」。「停」

「投」「拔」「顧」四個連續動作與「金」「清」「玉」「珍」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詩人極度憤懣、抑鬱不舒的心情。是什麼原因使得詩人如此呢?(聯絡背景)

(2)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

「冰塞川」「雪滿山」象徵了人生道路艱難險阻。李白本是個積極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歷史上傑出人物一樣,幹一番巨集大的事業,可是受詔入京後,皇帝卻沒有重用,而且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像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並不是那種軟弱性格的人,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

「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的信心。

(3)這四句節奏短促,反覆感嘆過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現出進退失據而又不甘自棄,繼續探索尋求出路的複雜心理。

(4)最後兩句詩人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李白畢竟是盛唐的大詩人,他悲而不傷,那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詩人用「長風破浪」比喻其巨集偉抱負,接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得何等豪邁、直爽!

「直掛雲帆濟滄海」由乘長風破萬里浪推演而來,創造出乙個雄渾闊大的意象,融入了詩人「輔弼天下」,大濟蒼生的巨集偉藍圖。

5.學生再讀這首詩歌,背誦。

五、小結

這首詩為古風,巧用典故,誇張的描寫,象徵的運用,跳躍式的結構,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的詩風,全詩基調是昂揚激越、樂觀向上的。

板書設計

行路難停杯、不食、拔劍、茫然——憂鬱悲憤

冰塞黃河、雪滿太行——應題「行路難」

長風破浪、雲帆濟海——樂觀自信

(昂揚激越豪邁樂觀)

六、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二3題

七、課後反思

課堂上朗讀還不夠,提問方式設計還不夠巧妙,學生自己品味的時間也不夠,教師講的過多。

行路難設計反思

行路難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朗讀背誦古代詩詞 過程與方法 理解這首詩詞的主要意思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詩詞所表現的情志或意趣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古代詩詞 教學難點 體會詩詞所表現的情志或意趣 教學課時 1課時教學過程 一 引入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學習古詩詞要整體了解各首詩詞的主...

行路難定稿

行路難 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詩歌的反覆誦讀,培養學生提高對語言美的感知能力 2 通過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韻律美 以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美的能力。3 掌握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語感的培養和詩歌表現手法的學習。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和雅激情 1 匯入 咱們中華民族是乙個詩歌的...

行路難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掌握什麼是古體詩 近體詩。背誦李白的名句。2 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鑑賞能力。3 感悟詩人在困境中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 教學重點 1 幫助學生在本詩的創作背景中理解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變化。2 掌握本詩浪漫詩風的表現手法。三 教學難點 掌握本詩引用的歷史典故及其作用。四 教學方法 誦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