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其一 》語文教學反思

2023-02-02 12:21:06 字數 1728 閱讀 4210

《行路難(其一)》教學反思

一、教學闡述:杜甫曰:「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同樣一首詩,不同人生閱歷和文化生活背景的人去欣賞,往往會烙上鮮明的個性解讀特徵,何況詩無達詁呢。為此,一般讀者對於古詩的解讀,首先自然要依據追求共通見解,然後再根據自身實際作個性化解讀——通過知人論世,感悟詩人的生活世界,進而走進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閱讀境界。因此,我在教學《行路難(其一)》時,設計了以下環節:

讀人——了解作者;讀文——理解作品;讀己——反思收穫。通過這樣的設計,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與作品對話、與自己對話,從而讓學生吸取詩歌精華,豐富學生的詩歌素養,提高他們對於詩歌的閱讀和欣賞水平。

二、主要教學活動

(一)朗讀,感受詩歌意境,積累閱讀方法

提示:把握節奏、重音、語速、抑揚

方法:聽讀、仿讀(個別讀、齊讀、輪讀)

(二)**,理解詩歌內涵,體會名句的表達作用

活動一品讀:欣賞詩中的美劇(名句、警句)

感悟:警句,讓詩文生輝

聯讀:《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方法:找警句、品其意、作積累

活動二說讀:理解詩句的言外之意

方法:析典故、說體會,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感悟:用典,使詩歌表意傳情含蓄、雅緻

聯讀:《憶東山二首(其一)》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旁批:心情鬱悶悵惘,表達對謝安的仰慕之情

活動三背讀:鑑賞始終的辭格。

方法:以「欲登」二句為例,理解修辭的作用

感悟:修辭,可以美化詩作的語言

聯讀:《夜下征虜亭》

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

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

旁批:詩句如話,意境如畫。

三、教學反思

1、教學匯入富於詩意,略有創意。我把個人對李白的理解與解讀作為切入點,製造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嚮往和激情。

2、教學環節簡明流暢,清晰適用。我用課堂生成提公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和理性精神,努力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3、運用「聯讀」的方法引導學生讀古詩,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資訊輸入,先從大體上感知,然後運用在課堂上得到的閱讀經驗去閱讀李白的其他詩歌,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能更深入地與作者對話,與自己對話。

4、這堂課的不足之處在於:教師在匯入之後沒有照顧到學生已經具有的閱讀熱情,沒有給機會展示、交流他們在預習時自己獲得的閱讀體驗。在具體的閱讀實踐活動中,教師也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在被任務驅使,為環節所困,過多考慮教學的形式,因而學生的活動甚少,這是新課堂之大忌。

總之,「聯讀」是一種嘗試,理論支撐不夠,實踐經驗也缺乏,課堂就顯得力不從心。

四、改進措施

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努力建設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力爭圍繞構建和諧課堂、高效課堂去開展教學活動,使我們的課堂更具活力,更有凝聚力。今後應從以下角度去關注一堂課(一堂好課的「八字方針」):

魚,知識內容;

漁,過程與方法;

欲,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

序,課堂設計的順序合理、條理清楚;

量,單位時間課堂的有效容量、課堂效率;

度,考慮每一節課的程度、深度與難度;

恕,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教學、容許學生在課堂上出現錯誤;

變,讓課堂豐富多變、讓教學方式多變,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教育語絲

用賞識的眼光看孩子,讓每乙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用孩子的視角看教育,讓每乙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用慧眼發現教育真諦,讓每乙個孩子都滋生夢想

行路難 其一

行路難 練習題 1 詩歌用 和 作喻,說明自己的仕進之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2 請分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兩句詩蘊含的情感。3 詩中採用 和 限填四字 兩個典故表達自己有為於當世的理想。4 詩中名句表現出詩人的性格。5 鬥十千 的 金樽清酒 直萬錢 的 玉盤珍饈 為什麼...

《行路難》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的 學習這首古詩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體會詩人孤 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提高鑑賞古詩的力。教學重點難點 背誦默寫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 朗讀 行路難 二 作者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年輕時即漫遊全國各地,曾 至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讒去職。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最後病...

高一語文《歸園田居 其一 》教學反思

歸園田居 是陶淵明 辭官歸隱之時的一組重要的詩歌 作品,寫於其 不為五斗公尺折腰 之後。厭倦了官場的繁縟禮節,迎來送往,嚮往山川田園的陶淵明,最終結束了時仕時隱的生活,選擇在摯愛的田園中度過餘年。歸園田居 其一 更是清楚地告訴讀者 他要回家。於是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詩歌本身的特點,上課時緊扣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