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歸園田居 其一 》教學反思

2022-11-17 12:33:01 字數 1152 閱讀 7613

《歸園田居

》是陶淵明

辭官歸隱之時的一組重要的詩歌

作品,寫於其「不為五斗公尺折腰」之後。厭倦了官場的繁縟禮節,迎來送往,嚮往山川田園的陶淵明,最終結束了時仕時隱的生活,選擇在摯愛的田園中度過餘年。

《歸園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訴讀者——他要回家。於是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詩歌本身的特點,上課時緊扣乙個「歸」字來預設問題,從「歸」來鑑賞詩人的情感,體會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個問題:

「緣何歸」、「歸何方」、「從何歸」、「歸如何」在課堂上師生合作共同解決,並在中間穿插了陶淵明身世簡介,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尤其是從「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體會陶淵明筆下淡泊寧靜的田園之美。領悟詩人對真實的追求與堅守,考到陶淵明的那份純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首先太過依賴於自己預設的問題,教條地只會按著多**的**順序上課,卻忘了學生是活動的,他們的思想是與我不同步的,因此當學生的思想跳躍時,我卻未能跟上他們的腳步,有點手忙腳亂。

其次重點不夠突出,在授課過程中喜歡面面俱到,導致重點不突出。為了「全」卻失了「全」也是此堂課的最大的缺點。雖然我的教案寫得密密麻麻,做的認真、仔細,學生也由於是賽教課更是積極努力的配合,尤其是連發言也努力猜測我預設的答案,讓我的心不由的沉重。

因為我和學生都缺少了對詩個性的解讀。我們都參考了大量的資料,都被這些資料束縛的展不開自己的解讀,讓我們的想象與聯想在限定的世界裡遊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導學生關注詩歌的煉字與比喻、白描等寫景角度時,我更沒有充分地信任學生的能力,我怕他們基礎差,不能說出我預想的答案而使課堂教學無法順暢的進行。所以我掌握著整個課堂,依然重複著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老套路。這種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讓這堂課看似滴水不漏,教學環節齊全卻毫無生機。

是否知曉了「復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詩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這些,我真的對於自己這堂失敗的賽教課懊悔萬分,明明是為了求「完美」,卻上成了支離破碎,毫無亮點的一堂課。

課後說課、評課時,聽著同僚給我提出的意見,我深深地明白了:詩歌教學切莫貪|「全」「多」。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能將這種求「全」卻失「全」的做法戒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因此,這堂課成了我教學路上的警鐘,讓我時時牢記自己在課堂上的位置,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成了我課堂追求的目標。讓自己多乙份驚喜,少一點後悔吧!

《歸園田居》 其一 教案

教學目標 1 解讀田園風光構成的意境。2 解讀詩人歸田園前的心境,解讀詩人形像。3 簡單了解陶詩的藝術風格。教學重點 難點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汙,熱愛田園生活地精神,學習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學習方法 朗讀 品讀 比較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歸園田居 其一 微型課自評

這是我第一次上微型課,對於很多授課技巧和注意事項不甚清楚。首先,我要感謝周萍老師對我這堂課的指導和點評。此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所以,我要感謝學校安排這樣的活動來促進新老師的進步。這堂課,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我比較滿意 1 教學目標明確,且教學效果較好。從 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往何處?歸後何如?四個...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

高一語文 康愷 歸園田居 是陶淵明的名篇,對了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來說是很重要的篇目。歸園田居 是一首學生較為容易理解的詩歌,對於高一學生的學生來說,他們具備一定的詩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統的詩歌鑑賞常識,所以高一詩歌教學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樣規範系統,必須根據高一學生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就教學效果來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