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育學理論

2021-07-15 12:36:02 字數 4882 閱讀 6778

重慶市西南大學吳田莉

合作學習是目前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使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策略。在教學中實踐中,有效的組織合作學習直接決定著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益。關於合作學習的概念,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溫教授認為:

「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並依據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詹森兄弟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著名心理學家、合作學習的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沙倫博士對合作學習做了這樣的界定:「合作學習是組織和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方法的總稱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則是所有這些方法的基本特徵。在課堂上,同伴之間的合作是通過組織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實現的,小組通常由3-5人組成。

小組充當社會組織單位,學生們在這裡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開學習,同樣也通過個人研究學習。」尼爾·戴維森是美國當代合作教育研究的著名專家,從2023年開始擔任國際教育合作研究會主席。他認為合作學習的定義應當有七個要點,即小組共同完成、討論、解決難題、小組成員面對面交流,在每組中的合作、互助的氣氛,個人責任感,混合編組,直接教授合作技巧,有組織地相互依賴。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王坦研究員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再異質小組中相互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我國台灣著名教育專家黃正杰教授認為:

「合作學習即使學生一起工作達成其共同的目標,此目標不但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他人。合作學習採用小組學習方式,學生一起學習進而擴大自己和他人的學習。合作學習的形態是單純的,全班學生在教師授課後,即分成小組,在小組中每乙個成員都要學習指定的作業,直到每個人都理解和完成為止。

合作學習之中,所有成員是相互得利的,你的成功也就是我的成功,我的失敗也正是你的失敗,這是一種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是屬於積極互賴的情境。」國內外學者的討論眾多,但具有乙個共同點,即合作學習是以開發和利用課堂中的人的關係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全員互動合作為基本動力,以班級授課為前導結構,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和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氛圍、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標的一系列教學活動。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內被廣泛使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之一,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乙個教師要想將合作學習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首先就得熟練掌握合作學習的基本理論和策略體系。

內涵第一,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所進行的一種課堂教學活動形式,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小組,在構建上是有別於傳統教學中的分組。合作學習中的學習小組的本質特點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即構建小組的成員應有好、中、差不同學習型別的學生(包括組內成員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而班級內各學習小組人員搭配上盡可能保持相對平衡,以保證組建競爭的公平性。另外,個學習小組的人數根據學習具體需要而定,一般2~6人為宜。其次,合作學習倡導以人為本,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體現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

第二,合作學習是一種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合作學習堅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和技巧,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依賴於組內閣成員的積極互相依賴與協作。合作學習強調的合作及時學習的主要手段,優勢最為和總要的學習目標之一。

第三,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共同目標為導向的學習活動。共同目標是指組內全體成員的共同提高,最終促使每乙個成員實現教學目標。因而,合作學習的共同目標不是傳統教學模式中所導致的只有少數個體才能達到的某種學習目標。

以共同目標為導向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增強合作能力,建立自信心,體現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培養學生組織能力與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第四,合作學習是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成績為獎勵依據的。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成績為獎勵依據是合作學習評價體系中的乙個重要內容,它強調激勵小組成員為提高總成績而互幫互學,從而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分辨出個體之間的「優」與「劣」為目的的個體成就為唯一獎勵標準的評估制度。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成績為獎勵依據可以極大地創造小組間的競爭氛圍,客觀上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第五,合作學習是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程序的。教師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程序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地位。一方面,他強調在教學程序中教師不僅要了解各個小組內成員的情況,而且還要熟悉教材和教法,設計、分派學習任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另一方面,教師要有較高素質,不僅能夠駕馭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而且還能保持周密的計畫性和較強的監控性,從而保證合作學習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

由此可見。任何形式的合作學習活動都必須包括積極的相互依賴,學生見面對面的相互作用、個人責任、小組活動、組間競爭、在適當的人際交往及小組技巧方面指導學生、積極的獎勵機制等七個要素。以上諸要素之間並不是彼此孤立的,積極的相互依賴是合作學習活動順利展開的最基本前提;而學生間面對面的相互作用、個人責任這一對矛盾統一的要素為小組活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條件,組間競爭營造了班級小組合作學習濃厚的學習氛圍,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教師參與和指導確保了合作學習有系統、計畫、有效地實施;以小組整體成績為獎勵標準的積極的評價機制,起到了推動學生互勉、互助,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作用。

總之,各種要素之間相互作用,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合作學習的理論和策略體系。

基本方法:

把班內學生分成若干個異質小組,然後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式,以小組為核心,結合組間交流、全班講授、指導等方式,使每個學生既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又能利用共同資源,相互支援和幫助,共同完成學習課題,在此基礎上又參照小組共同學習成果對學生予以激勵和評價,促進進一步的合作。

首先,合作學習以培養學生學會合作為其價值取向。學會合作是現代教育理論的重要價值取向之一,這是因為合作是當今社會生活乃至未來人類賴以生存的必備條件,很多社會學家認為:「合作的交往在當今世界及未來世界裡更為重要」,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學會合作的重要途徑,他首先需要學習者樹立「榮辱與共」的團隊意識,有助於合作能力的提高;它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中的動態資源——學習中的人際關係展開活動,在傳統的以「師生雙邊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基礎上,富有創意地引入了學生間、教師間的合作學習活動,並以此作為教學的基本動力,它所倡導的異質小組活動為合作學習的基本教學方式,無疑會幫助學生提高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其次,合作學習以開發智力、思維共振、提高學習效率為其價值取向。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實現資源共享,互相啟發、克服片面,取長補短,進行資訊交流;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從而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領域,是每乙個學生能更有效地擴大知識儲備。

再次,合作學習以發展個性化教學為其價值取向。合作學習理念下的課堂小組活動關注每個學習小組以及小組中的每乙個成員的具體學習狀況,進而大大擴大了學生參與面,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有更多的發言、表現、相互交流及評價的機會。

因而,合作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從客觀上講,也彌補了傳統版及教學模式下的教學侷限性。

第四,合作學習以提高學生社交能力為其價值取向,社會心理學認為,人際交往是各個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乙個方面,良好的人際交往技巧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本條件,良好的人際關係又是各項社會活動順利進行的。合作學習為發展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提供了可能,學習小組成員通過與其他組員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建立起積極的互賴關係,實際上彼此已結成了一定意義上的社會關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他們相互交流思想,發展彼此間的友誼,互相提問,答疑等,所有這些活動,為他們提供了自然和諧的社交環境,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來鍛鍊自己,潛移默化的發展了他們的社交技巧,提高了他們的社交能力。

最後,合作學習以發展學生非智力性因素為其價值取向。過去的教學往往過多的關注學生的智力型因素而忽視學習過程中學生非智力型因素的培養,我國學生基礎知識紮實,基本技能熟練,解題能力強,學習勤奮刻苦,但是,所有這些優勢不能掩飾我們的不足,一是我們的學生實踐能力薄弱,缺乏創造性,二是學生情感體驗不夠,人生觀與價值觀出現嚴重問題。合作學習尤其關心學生非智力性因素的培養,強調學習過程中的外部環境,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學習創造了真實、自然、和諧的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以獎勵機制為主要評價方式,科學編組、合理分配學習任務,其目的就是為了降低肚餓生學習的焦慮感,形成學習成就感,此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也被認為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

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教學氣氛、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減輕學習中的焦慮情緒、提優補差和大面積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等方面實效顯著。

現狀目前中小學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識與社交技能,其主要表現在:小組討論時,不善於傾聽別的同學的發言,而只關注自己的發言機會,小組在合作學習是,學習好的同學成了小「權威」,特別是瞧不起學習困難的同學,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周圍的人和事;在小組間進行競爭時,缺乏群體精神,將小組內認為妨礙獲勝的同學排斥在外;小組活動沒有明確的活動程式及策略安排,比賽競爭失敗後互相指責、埋怨。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會合作,缺乏合作所必需的基本社交技能。

所以,在組建合作小組的過程中,教師要友誼使得對學生進行社交技能訓練,使其熟練掌握,這不僅對合作學習意義重大,對學生今後的發展及事業的成功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必須掌握三種技能:一是組成小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問候、介紹自己、介紹別人等;二是小組活動的基本技能,如表達感謝,對別人感謝回應、注意傾聽他人談話、鼓勵他人參與、用幽默來活躍氣氛等;三是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提建議、對別人建議的回答、詢問原因、說明原因、有禮貌地表示不贊同、對別人不贊同一件的回答、說服他人等。

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

教師由易到難讓學生掌握這些技能。首先,教師可結合生活中的事例或小組活動中出現的社交問題,讓學生親自體驗社交技能的必要性和它的價值所在。其次,教師英語學生一起討論各項社交技能的具體體現。

如對「注意傾聽他人談話」這一技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羅列出許多具體的行為指標,像「應該看著說話人」、「用點頭、皺眉等行為來表示正在傾聽」、用「『嗯』、『對』等詞語來應對講話者」、「簡要記錄講話要點」等,這樣,學生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應當怎樣去傾聽別人講話,怎樣判斷別人是否在傾聽自己的講話,這筆籠統的要求學生「認真聽」、「專心聽」更能有效的影響學生的行為。再次,教師要提供機會,讓學生在課堂的小組活動中使用特定的社交技能,並提供及時的反饋,以便學生不斷改進。最後,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平時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中有意識地練習適用房特定的社交技能,如向提供幫助的人表達感謝、對別人的講話進行恰當的評價,等等。

教育教學理論模擬

教育教學理論模擬測試題 一 一 填空 80分 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2 新課改的主要任務是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 真正確立起...

國外著名教育教學理論之結構主義教學理論

結構主義教學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 美 布魯納 產生的主要背景 1957年蘇聯衛星上天,美國的教育改革受到影響。理論要點 1.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教學過程的中心。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學科更容易理解。基本 指獲得廣泛新知的基礎 結構 指基本概念 原理及相互聯絡。學習有兩種遷移 特殊遷移與原理和態度的遷移...

教育概論作業,從教育學理論來分析自己的過去

從教育學的理論來分析自己的過去 一生的掙扎 我的人生注定會是失敗,可我從不屈服。題記教育,遺傳,環境,個人因素對人發展都會有影響,而且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不同的體現。我就針對自身的經歷,來談談這四個方面對我的影響。教育對我的影響 我出生在乙個普通的家庭,爸爸媽媽雖然是生意人,但是並不影響他們對於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