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反思

2021-07-14 13:57:00 字數 2052 閱讀 7280

1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對絕大多數同學來說,還是比較好,但極少數同學還是比較差。對於靈活性較強的問題,解題能力較差,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欠缺。

原理分析:1 學生原有基礎較差,個體之間的差異較大。

2、 本人對兩個班級的定位太高,在教學上有些好高騖遠,對於基礎較差同學的學習效果不是太重視,學生們接受地有點囫圇吞棗。

整改:1 注意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一步乙個腳印教深教透。

2 多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注意關注基礎較差的同學,注重他們的聽課效果。

3 注重較好同學的能力培養。

通過兩個多月的初二歷史課教學,結合本學次期中考試成績, 發現自己在教學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現反思如下:

一.優點

1.能認真鑽研教材,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

從本卷可看到,學生選擇題正確率越來越高,很多題目都是要求識記的內容,如「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建立標誌」等類似的選擇題,學生能夠全部做對。

2.能注重對學生答題方法的訓練。

如本卷中「**社會主義建設失誤原因」,學生能夠從正反兩方面深刻分析其聯絡,並外延到青少年應該怎樣為國家統一做貢獻。

二.缺點

1.沒有注重教會學生對基礎知識應該如何靈活運用

2.沒有理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使學生在選擇時迷失了方向。

3.沒有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演繹的能力。

4.沒有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導致所問非所答。

其中考試試卷分析:

這份試卷對基礎考查較多,涉及到教學各個方面, 難度不大, 但緊扣課本, 從反饋看, 學生掌握情況各不相同, 這一部分很好地反映了學生的基本功狀況, 便於以後教學的針對性。

在閱讀方面,學生理解上沒有大的困難,但做題時方法需要指導,特別是扣準中心把握主旨。

1.訓練學生如何審題,把所有容易出現的題目都羅列出來,讓他們多思考。

2.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演繹的能力

列出所有的題型,教會他們如何拓展、延伸、使答案既不偏題,又能答到知識點上。

3.理出容易混淆的概念,反覆辨別

4.抓住基礎知識不動搖,使他們在基礎紮實,思維清晰,遇到各種題型不慌不亂,爭取最佳狀態,最優成績

1.初一至初二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乙個轉變,因此教師開始把重點放在建立師生配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上。

2.學生基礎都較薄弱,平時不太注意書本,很多人沒有養成複習的好習慣,且對基礎的知識較輕視,這在平時的學習測試中有明顯表現,針對這一狀況,教師格外注重基礎知識,但目前為止,成效不十分理想,必須繼續強化。

3.要重視筆記,學生不太重視筆記,或是只抄板書,或是記錄零散,回家後更不複習,以至講過的內容無法掌握,以後需對記好課堂筆記做適當指導,並不定期檢查記錄及掌握情況。

4.加強閱讀訓練,拓展學生思維,充分利用學生現有資源,以課內集體精講,課外自主練習結合的方式,完成一批優秀閱讀的訓練,題在精,不貴多。

5.要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家長的理解與支援可以使有些工作落到實處。首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網路這個資訊渠獲取資料、運用資料,提公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時代飛速發展,資訊科技衝擊著我們的生活。

教學要創新,首先要緊隨時代步伐。網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課堂教學插上了翅膀,學生的實踐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得以不斷激發。其次,課文課程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同時也應重視歷史的薰陶感染作用及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影響。

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時,也大膽地整合教材,使課堂教學更適合於教學、更適合於學生。

教學尚需改進之處:

1.課堂上對學生答錯的問題給予了及時的糾正,但是當學生回答正確後,對學生們的正面回應有些少,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不利於學生對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培養。

2.個別地方在互動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太多,有「滿堂問」的嫌疑。

3.在關注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方面做得不夠。

4.按照新的課改方向: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而我在課堂上恰恰有時做的不太好。

我們熟知,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句話好說難做。案例的設計,具有時代氣息,以問題為先導,直接引導學生進入思考的境界。教案的設計說明,體現了教者「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學階段性反思

緊張而忙碌的2012 2013學第一學期已經過了一半時間。本學年我主要擔任了高一的歷史教學工作。我總結這兩個月的工作,感覺值得反思的東西很多。現將自己的感觸總結如下 一 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現代氣息濃厚,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他們的需要了。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這一方面我有著明...

教學反思階段性小結

一 明確研究內容及研究目的,提高活動效率。我校每週開展的校級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為課題研究創設了乙個良好的平台。對於每週的活動,都能精心組織,做到活動之前目標明確,活動設計有創新,活動之後有體會,教育研究活動重過程 講實效。二 充分發揮示範作用,提高科研整體水平。注意發揮科研骨幹的示範帶動作用,逐步壯...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楊家寺小學龐愛英 回顧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收穫,也有困惑。初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自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 成才之門。在課改實驗中,我嘗到了不少甜頭。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課堂上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