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2021-03-04 06:38:13 字數 1401 閱讀 4875

楊家寺小學龐愛英

回顧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收穫,也有困惑。初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自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門。

在課改實驗中,我嘗到了不少甜頭。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課堂上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開始的時候,我不敢放手,當學生遇到難題時,經常忍不住要幫學生解決,有時侯因急於完成教學任務就沒有多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後來看到學生挺聰明的,我就開始半扶半放;我發現很多問題不用老師去啟發,去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合作、**也可以解決,於是我開始嘗試大膽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

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從被動到主動,課堂的學習氛圍也越來越濃。

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家長的理解與支援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乙個重要因素。許多家長對課改不理解,常常問:

「孩子回家作業怎麼這麼少?」於是我採取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麼一回事。我還採用以「優生」帶「差生」的辦法,促進「差生」的進步。

如我班的班長,她這個學期來就幫助於銘城同學進步。我安排她和於銘城同桌,並給她「輔差」的任務,就這樣,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外,她隨時隨地地幫助於銘城課堂上鼓勵她發言,指導她做作業,監督她遵守紀律,課外和她玩在一塊,於銘城不遵守紀律了,她就馬上糾正她,幫她改正,乙個學期後,於銘城的學習成績從及格提高到良;接著,我又讓她用同樣的辦法幫助別人進步。

在教學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1、學期的活動繁多,不能擠出多一點的時間給差生輔導功課。

2、忽視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做得不夠,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技術手段的運用較少,因而自覺教學效率不高,經常要用大量的時間來複習鞏固知識。

3、忽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活動開展得少,學生每天被關在小小的教室裡讀書、讀書、再讀書。

4、對課堂教學沒有整體考慮,對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結合以及情知意行也不能有機結合,經常採取陳舊的教學方式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濃厚,也比較積極,但還不夠主動,仍有不少同學有「要我學」,不是「我要學」的傾向。

5、雖然能注意讓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但對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還是做得不夠。

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個性;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技術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多關注當代社會資訊化的程序,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結合,力求做到情知意行的有機結合,擯棄陳舊的教學方式方法,大膽放手,以學生為主體,改問題式的教學方式為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注重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2023年12月

教學階段性反思

緊張而忙碌的2012 2013學第一學期已經過了一半時間。本學年我主要擔任了高一的歷史教學工作。我總結這兩個月的工作,感覺值得反思的東西很多。現將自己的感觸總結如下 一 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現代氣息濃厚,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他們的需要了。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這一方面我有著明...

教學反思階段性小結

一 明確研究內容及研究目的,提高活動效率。我校每週開展的校級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為課題研究創設了乙個良好的平台。對於每週的活動,都能精心組織,做到活動之前目標明確,活動設計有創新,活動之後有體會,教育研究活動重過程 講實效。二 充分發揮示範作用,提高科研整體水平。注意發揮科研骨幹的示範帶動作用,逐步壯...

階段性反思

1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對絕大多數同學來說,還是比較好,但極少數同學還是比較差。對於靈活性較強的問題,解題能力較差,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欠缺。原理分析 1 學生原有基礎較差,個體之間的差異較大。2 本人對兩個班級的定位太高,在教學上有些好高騖遠,對於基礎較差同學的學習效果不是太重視,學生們接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