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火了》一課教學案例與反思

2021-07-13 08:10:54 字數 4053 閱讀 2278

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中心小學曾慧儀

郵編:528203

郵箱教學內容:科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節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實驗,知道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燃點和具有可幫助燃燒的空

氣;能力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經歷可燃物燃燒與燃點、空氣和同一物體的

形狀、大小有關的實驗過程;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樂於合作的科學態度,並能對實驗結果作簡單的分析匯報,學會總結得出實驗結論,提高他們科學的素養。

教學重點:知道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燃點和具有可幫助燃燒的空氣;

教學難點:1、能正確理解燃點的概念。

2、讓學生學會科學地**,會利用材料設計合理有據的實驗,並會分析歸納總結。

學生用材料:(每組)酒精燈1盞;粗細幹木條各2;大小玻璃杯各乙隻;蠟燭2支;火柴;

汙物缸;實驗匯報表

一、二。

教師用材料:電爐;紙條2;粗、細、一般幹木條各1;豬油;燒杯1;燃點表;裝水器、微

波爐、保鮮袋;蠟腸;筷子;剪刀;汙物缸;實驗匯報表

一、二;溫馨提示

一、二。

一、 激趣引入

在教學的引入中,為了引起學生較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有乙個開放的氛圍,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著火了》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入:

師:同學們,平時你們有沒有觀察到給物體加熱時,它們有什麼變化呢?

生1:那些物體會發熱。

生2:有些物體會融化。

生3:會動。

生4:會冒煙。

生5:水會沸騰。

生6:會膨脹。

師:是這樣嗎?現在讓我來做兩個實驗,這是平常吃的油,把它進行加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發生了什麼變化。

……你們觀察到了什麼?

生1:油融化了。

生2:油從固體變成了液體。

師:如果給其它的物體進行加熱,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師出示一張紙)

師:(撕下一塊紙條)給紙條進行加熱,同學們仔細觀察,又發生什麼變化?

師:紙條怎樣啦?

生:(一齊說)著火了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火了」。

[反思]: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走進課堂教學,並且因為興趣而自覺自願地去對「著火」進行**活動。激起了學生深入研究「著火」的興趣。

二、教師引導,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習慣。

「加熱引起的變化」這一環節是這堂課的重點。我在有限的課堂空間內,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所能用到的東西進行**活動:

師:老師手上有一根粗木條和一根細木條,請同學們猜想一下給它們同時加熱哪根木條先燃燒?

生齊答:細的木條先燃燒

師:是不是呢? 我們可以做一做這個實驗來驗證。

(出示實驗匯報表一)

最後各組匯報實驗結果。

匯報員1:

我們的實驗材料是酒精燈和大小不同的木棒,還有火柴,我們的實驗是這樣做的,我們先把酒精燈點燃,再把大小不同的木棒放在酒精燈的火頭上,我們是這樣猜想的,我們小組的同學想小的木棒先燃燒,大的木棒燃燒的時間會長一點,我們的實驗結果是小的木棒先燃燒,大的木棒比小的木棒時間長,我們的結論是同一物體,形狀、大小不同燃燒的時間也會不同的。

師:好,有沒有跟這組有不同做法或結論不同的?

匯報員2:

我們的實驗材料是一支細的木條和一支粗的木條,還有酒精燈和火柴,我們先把酒精燈點燃,然後同時把兩條木條放在酒精燈上燃燒,我們的猜想是粗的木條燃燒是十秒,而細的木條燃燒是五秒,我們的實驗結果是細的木條是四秒燃燒,粗的木條十五秒點著,我們的結論是同一物體,形狀、大小不同它們的燃燒時間也不同,燃點也不同。(一同學匯報,一同學現場實驗)

師:謝謝你們小組,給我們提供了乙個很好的實驗,還有跟這組不同的做法或結論不同嗎?

匯報員3:

我們用的材料是酒精燈、火柴和兩種不同的木條,我們的猜想是細的那一條應該比粗的一條燃燒快一點。先點燃酒精燈,然後同時把兩條木條放在酒精燈上燃燒,實驗結果與猜想的結果一樣,結論是材料厚度不同,燃點也不同,燃燒的速度也不同。

師:謝謝你,(小結)剛才三個小組通過實驗,都證明了同一物體形狀、大小不同,達到燃點的時間也不同。所以燃燒起來也就有快慢之分了。

[反思]:這樣的設計一是讓學生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精神,一起來設計實驗方法;二是讓學生在實驗時做到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出現一上來學生實驗漫無目的地進行,卻又不限制學生的實驗和想象能力的發揮。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充分感知:

可燃物只要達到燃點就可以燃燒,燃點相同,粗的物體比細的先燃燒。

三、提出新的問題。

科學教學中學生如果能不斷地發現,在新發現中也許新問題就會不斷地產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良好情境,讓學生不斷有新的發現,並在發現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著火了》一課時,我是這樣教學:

師:那麼可燃物的燃燒與燃點有密切的關係,還與什麼有關呢?誰來猜想一下?師:這個同學的腦子轉得可真快!

生1:厚度。

生2:與它的材料。

生3:氣體。

生4:與它本身的質量。

生5:火的大小。

生6:看那個物體是放在火的外焰還是內焰。

生7:可能與空氣有關係。

[反思]在乙個觀察活動時,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提問:「那麼可燃物的燃燒與燃點有密切的關係,還與什麼有關呢?」儘管只是一句話,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經常這樣的教學,學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活動,從而得到更多的問題,從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決問題,開展後續活動,不再是教師要求學生去做,學生的主體性就能得到真正的發揮和發展。

四、 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

在**「可燃物的燃燒與燃點有密切的關係,還與什麼有關呢?」的活動中,學生的研究都顯得很積極。教師沒有大量的提問和敘述,沒有「精彩」的表演和講解。

教師的責任在於為學生的**活動創設一定的情景。比如:

師:a同學們的猜想真多啊,剛才這位同學說可燃物的燃燒還與空氣有關,咱們就來驗證一下。

b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兩支蠟燭,大玻璃杯、小玻璃杯,還有火柴和一張白紙。怎樣設計實驗來驗證猜想呢,小組長先組織好同學討論一下你們組設計的實驗方案,再做實驗。

(出示實驗匯報表二)

c記錄員要做好實驗匯報表二的記錄,各小組設計了幾個實驗就填寫幾份匯報表。

[反思]: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大膽猜想,無論學生的猜想怎樣,教師沒有過早地肯定或否定,保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生一起進行**活動,教師只是在小組間巡迴指導,鼓勵肯定。

在活動中個別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資訊的交流和共享,促進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和方法的體驗,並引導學生在**過程中發現更多的新的問題。

在最後的展示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研究是成功的:

匯報員1:

我們用的材料有火柴、蠟燭和玻璃杯,把兩支蠟燭點著,用兩個大小不同的玻璃杯蓋住蠟燭,我們的猜想是矮杯子蓋的比高杯子蓋的比較快熄滅,結果是矮杯子蓋的很快就熄滅,高杯子蓋的慢熄滅,我們的實驗結果是可燃物的燃燒還與空氣有關,空氣越小燃燒時間越短,空氣越多燃燒時間越長。

匯報員2:

實驗材料是兩跟蠟燭,兩個不同高度的玻璃杯,還有火柴。我們先點燃兩跟蠟燭,然後把兩個不同高度的玻璃杯一起蓋上,我們的猜想是小的玻璃杯先熄滅,我們的結果是可燃物的燃燒還與空氣有關。

匯報員3:

我們材料是大小杯各乙個,兩跟蠟燭,先用大杯蓋住一支蠟燭,然後另一支蠟燭在外面燃燒,我們猜想是杯裡的蠟燭先熄滅,結果跟猜想一樣,結論是可燃物的燃燒還與空氣有關,如果沒有空氣燃燒的東西會滅。

匯報員4:

我們的材料跟剛才小組的一樣,我們先點著兩支蠟燭,分別把它書放在兩旁,同時把高低不同的杯子蓋上,讓空氣慢慢從書裡流進去,我們的猜想是高杯子的燃燒時間較長,實驗結果也是一樣,結論是可燃燒物的燃燒還與空氣有關。

學生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成果,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展示自己豐富的發現,十分形象,具有年齡特點。在這一環節中, 我放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經過一節課的研究,這時候的他們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多樣化的展示,是成功的展示,也是對學生自主**的肯定和鼓勵。

縱觀整堂課,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目標,即:充分利用各種生活資源,挖掘教材,發展教材,根據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並將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去「**」,教師的角色由課堂的主導者真正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

在學生的科學**與實踐中促進了發展,培養了學生樂於合作,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板書著火了

燃點可燃物空氣

《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教學案例與反思

奇怪的大石頭 一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李四光勤於思考 善於動腦 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我想 李四光是乙個善於發現問題 勤於動腦的人,這節課不正是要讓學生學習他這種優秀的品質嗎?於...

白鵝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案例反思

上課。師 同學們,你們見過白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白鵝的 師 想說什麼?生 我覺得白鵝很美麗。師 有沒有想起一首古詩 生 背誦 詠鵝 師 今天,我們要學習 白鵝 這篇課文。讀課題。介紹豐子愷先生 師 昨天預習了課文,生子都認識了嗎?生字離開了課文,大家還能認識嗎?生 能。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讀音 供...

孔子拜師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案例反思

生 齊讀。師 讀完過後,你們知道了它對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了嗎?生 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話故事 等。師 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在生活中,這些傳統文化又是怎樣體現的呢?現在讓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位古人。板書 孔子 我們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麼事呢?生 孔子拜師。板書 孔子拜師 師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