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教學反思

2021-07-12 16:06:02 字數 1345 閱讀 7889

綜合實踐

我更加明確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讓教育走出課堂,讓校園、家庭、社會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教育與當代現實生活的聯絡,它強調的是學生的親身經歷,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

凡是開展過綜合實踐活動的學校,學生、老師、家長都有著深刻的體會。

此外,我還了解了綜合實踐活動如何定位與開展系列活動。參賽的38個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彰顯了學校特色和地域特點,活動形式可謂百花齊放。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課題的生成、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基本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主題和子課題,制定活動實施方案。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第三階段:活動總結展示階段。

還可以按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三個維度: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開發系列活動主題,既有新鮮感,又有連貫性。

今後,我們應該繼續深入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拓寬課程內容面,拓展資源領域,整合課程資源。不僅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功能,還要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深遠教育意義,彰顯教育功能,這樣有利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實施,更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是很重要的,有活力、有激情、有創新的優秀教師指導的活動成效大,能有效推動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與成果的推廣,逐步使活動走向課程,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努力具備一名優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資質。

當然我們還有許多困難與疑惑,將會在專家的引領下,在不斷地摸索學習中,找尋有效解決問題的途徑,使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斷深入、加強,爭取做出更好的成績!

從以上幾節課中我感受到他們並沒有在教學語言上進行嚴謹的推敲,也沒有刻意的限制課堂上每個環節的時間,就像是一位「孩子王」領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做遊戲。課堂活而不亂,形散神不散,總是在學生需要引導和幫助的時候教師的作用突顯出了。這也正應了當今綜合實踐活動最新提出的——「綜合實踐活動要走向常態化」。

今年7月份陳樹傑教授在福建舉辦的「常態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常態化」的基本特徵:課程必修,普遍實施;教師能教,便於操作;學生愛學,積極投入;效果實在,確有收穫。這32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輕鬆,當然有些地方也需要靠我們的學校和上級領導部門才能解決。

但是,我們一線教師能做到的就是把課堂和每一次帶領學生活動都做為實施常態化的陣地。在以上課例中,教師不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常態化」嗎?其實綜合實踐活動走向「常態化」並不難,只要我們不過分追求課程的完美性、完整性、和精緻化。

指導教師不過分關注校長、同行、專家對自己指導課的評價如何,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在活動中所獲得的親歷實踐和深度體驗,過程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公升。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教學效果,拒絕表演課、做秀課,消除神秘感,綜合實踐活動就能成為像語文、數學那樣易於操作、易於指導的常態課。

綜合實踐教學反思

通過自主實踐 親身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 有所體驗 有所感悟,尤其在參與實踐過程中的感受,讓學生真正聯絡上現實生活,不再侷限於書本硬繃繃的內容 與此同時,我們深深體會到這門新課程帶給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衝擊 受傳統教育的思想和課程資源的侷限,如何多元化 多渠道地開展實踐活動?要開放,但教師該如...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反思

李秀蘭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是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出發,基於自身興趣來選擇和研究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一門學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 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 總是感到自己是發現者 研究者 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綜合實踐活動這種全新的學習形式,可以說很好地迎合了學生的這一心理需...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

平安街道小王小學張華 第一次接任 綜合實踐活動 積累的教學經驗也不多,上課有些心慌。但在本次的 製作七巧板 綜合實踐活動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伊始,我讓學生來看一看七巧板拼成的圖形,同學們興致勃勃積極性也調動了起來。2 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與學生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