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到座標軸距離教學反思

2021-07-12 05:42:57 字數 1293 閱讀 9096

「點到座標軸距離」的

2023年3月12日教學反思

昨天課堂上學習了「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內容,其中有乙個知識點——平面內到x軸(y軸)的距離。該內容考查了點的座標(數)到x軸(y軸)之間距離(數)與點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的圖(形)之間的關係。由於比較抽象難於全員掌握。

所以設計了下列流程,增強直觀,減少抽象,降低難度。結果學生掌握的很好。現總結記錄如下:

首先讓學生建立座標系,然後在所做的平面座標系中描出下列各點:p(2,5)q(-4,1)m(-3,-4)n(1.5,-3)。

[學生們都能夠輕易的完成,選這幾個點的目的是它們到x軸y軸的距離的差距都較明顯,很容易可以看出到座標軸的距離是什麼。先讓學生從直觀上形成鮮明的印象,以便自己找到規律。]

接著讓學生回答p、q、m、n各點到x軸y軸的距離(這些問題學生回答的也比較容易)。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又找了幾個類似的點找同學回答。學生沒問題後,又找了到x軸y軸的距離不是十分明顯的點再讓學生回答。

通過上述點的回答學生對於座標系內點到座標軸距離已經有了深入的理解。

經過上述環節後,我將座標擦掉,讓學生在大腦中構建座標系利用大腦中的座標系找一些點到座標軸的距離。然後再讓學生說說從中發現的規律是什麼。有能說上了的,但不盡相同有說將xy倒過來,有說橫座標是到y的距離,縱座標是到x軸的距離,還有的說不考慮符號的,有的說用絕對值的等等。

然後對於學生們找到的規律進行了規範。最後快速隨機找幾個點,找同學說出距離……。經過這些環節的實施,全體同學找到了方法,也熟練的掌握了這個知識點。

課後反思:

(1)知識的學習已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而是由學生畫圖,學生找點,學生分析、猜想、判斷的學習過程,從而發現並找到規律,運用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全發揮主體地位,他們經歷了整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自學、自得、自悟。

真正做到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參與度很高。興趣濃厚,學習效果也非常不錯。

知識的形成過程只有親自經歷親自體驗,理解的才是最深,記憶才是最牢的。

(2)體現了數學的本質特點。在此問題中,數形結合思想得以充分的體現。學生借助直觀、簡明的圖形研究抽象的數字。

這也符合當前孩子的認知規律: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

(3)問題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近,步步深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足:(1)缺少拓展問題:比如到x軸距離為5,到y軸距離為3且在第二象限的點的座標是( )。

到x軸距離為5,到y軸距離為3,在x軸的下方,y軸左側的是到x軸距離為5,到y軸距離為3座標是

(2)重複性的內容稍多一些,有些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出現了重複.如果注意了可以節省時間,可以進行必要的拓展。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教學設計與反思

環節內容理論依據或意圖教材分 析教材地位 與作用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是新課程華師大版必修2第二章 1.5節第二課時內容 從知識上講,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是高中解析幾何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公式之一,是基本知識 從方法上講,通過學習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的思維過程,逐步學會利用數形結合 演算法 轉化與化歸 ...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教學案例

作者 簡素寧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2期 摘要 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教學案例中,用一些常見的 築路 和 颱風 問題作為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同時給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學生在交流中弄清了數學概念,並運用自己的洞察力,把乙個小小的問題與那麼多的知識聯絡在一起,在學生思維豁然開朗之際,也展示了交流合...

《求實際距離》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曾想過這樣設計 先複習一下比例尺的意義,然後課件出示課本的資訊窗,讓學生根據資訊提出問題,如 從濟南到青島有多遠?需幾小時到達?然後重點探索如何根據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對根據數學資訊提問題這個環節似乎興趣不是很大,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