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產生和意義設計思路及教學反思

2021-07-11 13:18:04 字數 3273 閱讀 8892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50---51頁的內容。我們所教的這套教材,小數是分兩個階段認識的。第一階段是在三年級下冊,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第二階段是四年級下冊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確定課題後我首先鑽研教材,解讀教材,因為《分數的產生和意義》是老教材,如何讓老教材體現新課程所倡導的數學新理念、新教法,讓「自主、合作、**」的學習新方式和「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真正在課堂上得到體現,並能收到良好效果……諸如這樣的問題是我思考最多的。但當看了教材所呈現的內容時,我最初的感覺是怎麼有點像重複三年級下冊的內容?於是我再次找出三年級下冊的書仔細的對比思考。

通過對比,我發現我們所教的教材在三年級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就已經把「讓學生知道1/10公尺寫成小數是0.1公尺,1/100公尺寫成小數是0.01公尺」作為教學目標了,課本上直接把這些作為結論告訴了學生。

而這節課,為了概括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這句結語,教材又一次象三年級下冊那樣呈現了把1公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過程,雖然目的是引導學生溝通小數與十進分數的聯絡,但卻依然採用了「告訴」的辦法。於是上網查資料,看教學**,分析名家的課例,使自己在總體上對教學內容有較高層次上把握。於是在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我也反覆思考:

是否應該像教材這樣直白地「告訴」學生?通過對教材理解的不斷深入我逐步認識到,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有膚淺與深刻之分。如果僅僅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這句結語,學生的認識是膚淺的。

那怎樣教學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小數的意義呢?通過和同教研組的老師們**,上網查閱資料等方式,使我更加堅定的認識到: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過程,絕不能是教師簡單「告訴」的過程,學生的概念學習需要經歷一種經驗性的活動過程。

在小數意義的建構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親自操作和體驗,進行一次再創造,並在這種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創造過程中,主動溝通小數與十進分數的聯絡,這樣,學生才能深刻理解小數的意義。那麼,應該怎樣引導學生經歷再創造的過程呢?經過試講後,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環節。

首先呈現一張正方形的紙(邊長正好10厘公尺),告訴學生「老師規定,這張正方形紙的乙個面的大小表示1元錢」,然後要求學生自己想辦法「表示出1角錢那樣大的一塊」。

數學經驗是從生活經驗中提煉得到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建構小數的意義。「在一張正方形紙上表示出1角錢那樣大的一塊」是乙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僅憑生活經驗很難解決。必須利用「貨幣單位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小數的初步認識(1/10可以寫作0.

1)」、「分數的初步認識「等原有的數學經驗。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的利用原有知識經驗去發現「小數與十進位制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絡」,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a、在這張紙上任意塗一塊表示1角;

b、將正方形紙任意分成幾份,塗其中的乙份表示1角;

c、將正方形紙平均分成10份,突其中的乙份表示1角。

……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正是絕好的教學資源。展示這種差異,有利於引導學生經歷小數概念的形成過程,深刻認識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係。通過第乙個活動學生已經具有「在正方形紙上表示0.

1」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表示0.01」的學習任務,借助「百格圖」讓學生創造出許多小數,並能發現這些小數的特點。在以上的兩個活動中,學生借助「正方形」來學習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意義。

之後我又引導學生直接通過「聯想」來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那麼三位小數呢?四位小數呢?

……你能舉例說明嗎?使學生的思維過程更加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提公升。

另外,我還想說明一點的是:教材對小數的意義的表述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而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所說的和教材的表述順序恰恰相反。雖然表述的順序不同但卻有一點是共同的——小數的意義是在分數意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當然教材的表述順序更符合數學知識產生的邏輯順序,但我認為把小數的意義表述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更符合學生理解小數意義的思維過程。

以上是我備這節課時的一些想法,請老師們批評指正。

下面我談一談上完這節課後的一些想法。

說實在的,在確定了講課課題後,我先認真的對教材進行了又一次梳理,認為「小數的產生與意義」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難於理解,是在分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雖然四年級的小學生對小數有一定接觸與了解,如商品**等,但較為零碎,是生活中的數學,缺乏提公升與概括,有一定的難度。可是沒想到附小的學生真的很棒。

在我設計的第乙個活動 「在一張正方形紙上表示出1角錢那樣大的一塊」,本來我認為是乙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可沒想到在巡視時,我竟發現表示出來的沒有乙個學生表示錯了,不知所措、沒有表示出來的只有極少數的學生。這說明學生對以前學習的「貨幣單位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小數的初步認識(1/10可以寫作0.

1)」、「分數的初步認識」 等原有的數學經驗掌握較好。同時也說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較強,能主動的利用原有知識經驗去發現「小數與十進位制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絡」,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還有乙個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在最後的拓展練習時,當乙個學生看到0.

3小時=( )分鐘時,脫口而出「等於18分鐘」。隨後有很多學生也有同樣的認識,而且當讓學生解釋怎麼想出來時,竟能從小數的意義方面解釋的頭頭是道,也是始料未及的。本來我還想,若多數學生想不出來,就開個小小的辯論會。

看來絕大多數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理解的還是很好。

這節課中,因我的認識和能力不夠,我覺的以下幾個方面沒處理好。首先,小數的產生這部分內容處理的不好。我本來只是想補充一些數學史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可是通過和黃校長討論,我才認識到教學時補充數學史料,不應僅僅是提高興趣,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應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的成就和缺陷,感受現代數學的魅力。我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僅僅是做做而已,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學生的印象也不夠深刻。如果象黃校長所說的,先問學生:

你知道小數是哪國最早發現和使用的嗎?你知道小數是誰最早使用的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生的印象會更深。

其次,在第乙個活動中,當問學生在這張紙還能表示出哪些小數分別表示什麼意思時,我若能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0.1=1/10、0.

3=3/10、0.5=5/10……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生成一位小數,在觀察這些小數的過程中進一步突出一位小數的意義。

總之,上完這節課後我除了收穫了教訓之外,還收穫了成果,整個準備的過程,其實就是一次素質提公升的過程,對教材的解讀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以新理念為指導來設計教學的能力,對數學課堂中生成性資源的處理能力,以及抓住教學時機的能力等等都是一次提公升,這是我辛苦勞累後最大的收穫。因此再一次的感謝教研室的王老師和各位數學同行們給了我乙個這樣展示的機會。同時,也懇請各位能給我多提寶貴意見。

我將以此次教學展示作為自己今後教學生涯的新起點,也渴望得到大家幫助,讓我們共同參與到新課改的實踐中來,勇敢地去嘗試和探索,提高我們從教的專業水平。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通過觀察 測量了解小數是如何產生的。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 抽象 概括及自主合作 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 教學重點 理解小...

人教版《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2 初步理解整數 小數與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絡,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3 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體驗 發現和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教學過程 一 小數的產生 1 測量講...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設計和反思

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50 51頁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中的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問題。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小數的基礎上知道小數的產生,理解小數的意義。2 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 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絡,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3 培養學生的觀察 分析 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