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

2021-07-10 10:08:17 字數 1438 閱讀 3045

富源一小林曉青

5月19日,我在富源四小執教了《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教學完畢,沒有欣喜,只有滿腹的遺憾。難道教學當真是「遺憾的藝術」?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於物體在沉浮更關注物體本身,液體對於物體沉浮的影響是意外的發現,比較少類似的生活經驗,這就需要老師逐步完善學生的此類概念,突出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不僅僅有物體本身的重量和體積,而且還有液體的密度。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採用了利用讓學生自己動手做試驗。讓學生在試驗中去觀察發現。

從而養成推測,驗證科學**的習慣。

1、在匯入環節,以魔術表演的形式出示同一馬鈴薯在2種液體中的沉浮情況,丟擲問題。

師:為什麼同乙個馬鈴薯在一號瓶中是沉,在二號瓶中是浮?

生:可能是裡面的液體不同。

師:你有什麼辦法知道液體不同?

學生開始思考,卻沒有人回答。在我的啟發下,想想五官能否利用到?學生發揮各種想象力,嘗試猜測。

有個孩子說亂嘗是不可取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有可能會毒到自己。說到能不能靠聞,有個孩子說2號杯子味道有點濃。遺憾的是我沒有及時引導她說出水裡放了什麼東西。

至於看的方法,學生說行,沒有讓孩子們觀察兩個杯子有什麼不同。(應該是2號杯子稍稍有點渾濁)

另外,在孩子們回答完畢後也沒有及時表揚。

孩子們在各種嘗試中獲得2個杯子中的液體不一樣,給出新的方法:加熱

2.液滴加熱實驗。

在進行這樣實驗時,先讓孩子們說說做這一實驗需要的材料。此時應該緊跟著問問孩子們,你打算怎樣做這個實驗。然後再出示實驗步驟比較好,沒有引導好,孩子們很盲目的開始實驗,有些孩子不知道先從**著手,這也與平時的實驗課是否真正操作有關。

3.調製一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

經過上個實驗,孩子們興趣大增,躍躍欲試。但美中不足的是,給孩子們用的加鹽勺子過小,導致孩子們加了很多勺鹽卻沒有使馬鈴薯浮起來。無形中就延長了實驗時間。

有些孩子到下課時沒有做完該實驗。留下一些遺憾。在此環節,也沒有多叫幾個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所以結論的得出有些倉促,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使馬鈴薯浮起來。

4.聯絡生活,引申概念

生活中的淹不死人的湖—死海,和中國的死海。在此,解釋為什麼死海可以把人浮起來,是因為死海的水密度大,遠遠大於人體的密度。**是為了更好的解釋和應用生活中的現象,科學從生活中來,回歸生活的理念。

貼近生活,激發孩子們進一步去生活中尋求科學答案的慾望和激情。

5、 在本節課的結尾,為了引導孩子們進一步的**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質就能夠使馬鈴薯浮起來?,丟擲問題,給予孩子們思考和繼續**的慾望,回家繼續**溶解不同物質馬鈴薯的表現,增強對科學的學習慾望。

這堂課讓我明白,作為科學教師,最大的挑戰不是設計多少巧妙的實驗過程,而是怎樣為學生提供乙個可以**、思考、表達、並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的空間。教師只有將這種空間和權力真正交給學生,才能使每個學生有機會,有能力為自己的成長負責,形成一種自主構建的學習文化。另外,要成功的完成一堂科學課的教學需要充分了解學生,事無鉅細地備課,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公升自身素質。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2 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許多。過程與方法 1 經歷乙個典型的 觀察 發現 推測 驗證 的科學 活動過程。2 通過加熱液滴和調製液體來探索未知液體的性質。3 學會給液滴加熱的技能。情感 態度 價值觀 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2 思考 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學生觀察交流 是2號杯中的物質使馬鈴薯浮起來的,但是你能知道這是什麼物質嗎?不能確定 老師告訴你 這就是溶解了味精的溶液。三 調製一杯使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 1 不是只有味精的溶液能讓馬鈴薯浮起來,我們還可以調製更多可以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2 試一試 調製更多讓馬鈴薯浮...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設計

小組實驗,取樣二號液體加熱,觀察實驗現象。你有什麼發現?你是根據什麼判斷這是食鹽的?白色的顆粒就一定是食鹽嗎?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小組討論 現在我們無法確定二號液體是否就是鹽水,但我們可以做一杯鹽水看看它是否真的可以讓馬鈴薯浮起來?談話 做鹽水需要先取一杯什麼水呀?好我們先取一杯清水,老師建議我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