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鈴薯在水中的沉浮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3-01-30 16:48:05 字數 3240 閱讀 1355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狀態。

只有水中溶解的物質達到足夠的量,這時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

2.科學**:

經歷乙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活動。

通過加熱液滴和調製液體來探索未知液體的性質;學會給液滴加熱的技能。

3.習慣與情感:

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很多證據。

觀察細緻客觀、記錄科學及時、資料收集真實準確。

積極思考,小組合作有序而愉快.

【教學重點】

細緻觀察事物的微小變化,客觀準確地描述實驗現象。

通過調製液體的活動,知道液體的性質能夠改變馬鈴薯的沉浮。

【教學難點】

通過調製水溶液的活動,感受並理解水溶液中溶質的量與馬鈴薯沉浮的關係。

一、匯入:

1.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我們非常熟悉的物體——看看它是什麼?(土豆)

老師這裡有兩個燒杯,如果將馬鈴薯放入其中燒杯中,根據你的經驗,會發生什麼現象呢?(預設:學生會說沉或者浮,那麼讓學生說說沉以及浮的理由。)

演示:講馬鈴薯放入其中一杯燒杯中,讓學生觀察馬鈴薯的沉浮情況。

2.談話:那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把馬鈴薯放入另外乙個燒杯中,又會發生什麼現象?

演示:接著把馬鈴薯放入另外乙個燒杯中,學生仔細觀察。(激發學生思維碰撞)

3.通過以上兩個實驗演示,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把馬鈴薯在兩個燒杯中,會發生什麼現象。(這個短暫的小實驗可以很好地為下面的實驗作了鋪墊。)

4.提問:同乙個馬鈴薯在乙個杯中沉,在另一杯中浮,你怎麼解釋這種現象?

(學生的回答會有很多很雜,把學生的回答引導到液體上去。強調同乙個馬鈴薯在乙個杯中沉,在另一杯中浮。)

5.總結過度:看來問題的焦點,都集中在燒杯中的液體上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研究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板書課題)。

二、觀察比較兩種液體

1、談話:同學們,看來杯子中的兩份液體肯定是不同的,我們該怎麼區別呢?

2、學生交流。

嘗:先讚揚,但在不確定安全的情況下這樣的水你敢喝嗎?如果沒有呢?通過這個辦法,我們能不能比較出兩種液體的不同?

4、談話:下面我們就用加熱液體蒸發水分的方法來證實我們的猜測

聞:可以讓學生聞聞看。(發現聞不出是什麼東西)。

摸:可以讓學生默摸摸。(發現摸不出是什麼東西)。

可能有的學生會說用酒精燈加熱。(明確肯定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

或者在學生沒有回答在點子上的時候,提示:在我們科學上區別液體有一種常用的方法就是給液體加熱。

3、談話:如果液體中溶解了一些物質,在加熱後,會出現什麼現象?

學生回答:會留下一些溶解在液體中的物質。

老師為大家準備這些材料:酒精燈、2個金屬調羹、火柴。在這個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麼呢?

學生交流。

5.同學們想的很詳細、周到。還有一些細小的地方,老師補充一下,我們共同看一下實驗提示。(實驗前把提示讀一遍強調)

6.談話:看清楚實驗提示了嗎?還有問題嗎?開始實驗。

7.小組實驗,巡視指導。

8.交流匯報:按實驗記錄進行匯報。

(1)兩種液體加熱水分蒸發後,在金屬調羹上是否留下痕跡?是怎樣的痕跡?這兩種痕跡相同嗎?

(2)你觀察到的現象能解釋馬鈴薯上浮的原因嗎?

9.生活中都有哪些物質是白色顆粒?

10.小結:由於在我們生活中白色顆粒的物質很多,所以我們不能斷定這種液體中溶解的白色顆粒就是食鹽;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老師事先是用食鹽調至液體的,馬鈴薯就浮了起來。

那麼這白色的顆粒是食鹽。

三、調製一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

1、師:我們到底加入多少液體可是使馬鈴薯浮起來?接下來我們就來調製一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

(學生討論、匯報交流)

課件出示「記錄表」簡單說明:

(1) 第一次不加任何物質把馬鈴馬鈴薯薯直接放在清水中觀察沉浮情況

(2) 分次逐漸加量,直到把馬鈴薯浮起來為止。

2、學生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說說發現

(根據學生匯報相機板書)

4、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確實是因為液體的原因才使馬鈴薯浮起來的。那麼什麼樣的液體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呢?就是說:

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是不是只有這三種物質的濃溶液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我們有經過驗證是不能輕易下結論。

四、拓展閱讀

1、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一定濃度的液體可以使馬鈴薯上浮,假如有乙個足夠大的容器,足夠濃度的液體,能否讓乙個人也浮起來呢?地球上有這樣的地方嗎?

2、學生閱讀教材18頁的內容。

3、死海的秘密在**?看課件**。

五、總結: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2、今天,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了一定濃度的液體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同學們課後想不想繼續**還有哪些液體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呢?為什麼它們會使馬鈴薯浮起來呢?下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設計】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a b

沉浮 當液體中溶解的物質,達到足夠的量時,才能使馬鈴薯在液體中浮起來。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課後反思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是五年級下冊一堂科學課。在這一節課當中我經過數次的琢磨和總結,但是我認為這一節課還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的。

我一開始設計這節課時,在教學設計理念中雖然也注重讓學生通過自主**獲得液體變化也會影響物體的沉或浮,可是在整個教學環節安排時,我僅落腳在注重知識層面的環環緊扣和思維邏輯的嚴密性上。而對於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去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的習慣,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學」去挖掘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深刻內涵,我卻沒有考慮、落實進去。可想而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弄得學生實驗起來「你爭我奪」,場面雖「熱鬧」,可是學生對實驗進行並沒有細心觀察,深入思考,這就給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比如說1、看到馬鈴薯在杯中浮起來了,很多學生忍不住喊起來:「這杯是鹽水!」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看著桌子上的器材很快地說出了答案,讓我有點不知道怎麼接話。

2、對這兩杯液體加熱檢驗後,發現杯中的液滴加熱後留下了白色的物質,很多同學確定是食鹽,然而這時候我並沒有反問他們:「你真的確定它就是食鹽嗎?」而是肯定地說這就是食鹽。

在科學課堂中我犯了嚴重的錯誤,忽略了科學的專業性以及對學生的主體性。其實有一部分同學會動搖自己的觀點,他們很好奇這裡面到底是什麼,那麼可以把這項研究任務交給學生課後來探索,會讓他們更有興趣,可是事實並不如所願。

3、調製一杯使馬鈴薯浮起來的鹽水環節中,教科書要求的是100毫公升水,但我發現很多小組在放第二勺食鹽的時候馬鈴薯浮起來了,學生實驗時間很短,在對於「浮」這個概念,在實驗之前我沒有很好地作好說明,這樣就給實驗的結論帶來了很大的誤區。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有兩個內容 一是沉浮實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哪些東西沉哪些東西是浮的已經有了一定的感知,因此,本節課要使學生進一步觀察身邊多種物品的沉浮,幫助學生逐步形成 預設猜想 動手實驗 觀察記錄 分析歸納 發現 的科學 的方法和過程。第二個內容是認識木頭,學生通過對木頭製品的用途的調查,豐富對木...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學設計

執教 蓉峰完小李泓 教學內容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科學概念 1 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 韌性 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 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關。過程與方法 1 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 選...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設計

小組實驗,取樣二號液體加熱,觀察實驗現象。你有什麼發現?你是根據什麼判斷這是食鹽的?白色的顆粒就一定是食鹽嗎?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小組討論 現在我們無法確定二號液體是否就是鹽水,但我們可以做一杯鹽水看看它是否真的可以讓馬鈴薯浮起來?談話 做鹽水需要先取一杯什麼水呀?好我們先取一杯清水,老師建議我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