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物理複習課

2021-07-10 02:14:17 字數 4898 閱讀 1501

山東省郯城第一中學李興 2023年7月17日 12:04

1、緒論:

當前,大力推進實施的素質教育,已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改實踐中取得進展。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就整個高中物理教學過程而言,素質教育在不同環節的落實情況是有很大差異的,其中,高考前的總複習階段,仍是素質教育少有涉足的一片「淨土」,有話說:「平時素質教育,複習應試教育」指的就是這種狀況。

高三物理複習課約佔了高中物理所有課程的三分之一.所以在複習階段切實落實素質教育,就有不同尋常的重要意義:第

一、體現了素質教育的一貫性;第

二、突破了應試教育的頑固性;第

三、實現了減輕負擔的徹底性;第

四、突出了發展學力的實在性。

2 物理複習教學設計理念

教學設計就是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 確定合適的複習目標和評價標準,將教學的各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

2.1教學設計原則

為保證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遵循教學的規律與特點. 第一, 教學設計要遵循系統性原則, 它是由教學目標、學生情況分析、教學內容、方法的選擇、教學評價等子系統所組成的系統工程。進行教學設計,應遵循科學的系統觀,將各子系統和諧地統一於整體之中才能算是科學成功的設計。

第二,教學設計要遵循程式性原則,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式的規定性和聯絡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第三,教學設計要遵循可行性原則,可行性條件包括符合主客觀條件(學生特點、師資水平、教學裝置等)和操作條件,只有當這兩個條件具備,教學設計方案的實施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2.2教學設計觀

教學設計觀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 支配物理複習教學設計的思想和觀點. 可見, 教學設計觀直接制約著教學設計的過程. 在教改的研究中, 我國學者提出的教學設計觀主要有:

「結構—定向」設計觀, 「知識分類定向」設計觀, 「目標定向」設計觀.

當今的新課程改革反映了當代教學思想明顯受到建構主義理論的影響.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對知識的認識是個體建構的; 教學活動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 更重要是幫助學生重組改造資訊, 生成新的意義; 學生的角色不是知識接受者, 而是科學探索者和知識的組織者; 教師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 更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它主張通過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學生認知的不平衡, 引導學生開放式的**, 掌握研究方法, 完成解決問題的活動, 監測他們發現後的反思.

也就是說, 在教學設計中, 教師要從以前的單主體、雙主體甚至主導主體的討論中跳出來,提高自己在教學設計中是學生發展促進者的角色意識。

筆者認為,物理教師的複習教學設計觀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著力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複習教學設計要徹底打破教師講題學生做題的傳統教學模式, 充分體現主動、**、合作的複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地感受物理環境、認識物理現象,去體驗取得成功的過程。複習教學設計與一般教學設計一樣,仍然要把物理問題與生活、生產、科技緊密聯絡,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仍然要充分實驗教學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仍然要將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整合,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嶄新理念。

3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是複習課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必須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初始技能、背景知識分析透徹,才能有針對的進行複習教學設計。

3.1學習態度分析

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說:「學習的每一種形式就發展一種有實質性的態度系列,這種副產品常常比正式教給學生的初步技能更有調節意義。」可見學生的學習態度如何是能否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

學生學習態度由三種主要成分組成,即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為傾向成分。認知成分就是學生對學習物理價值和意義的認識程度;情感成分指學生對物理內容揭示的觀點的相信程度。如學生對此認識還不夠,我們教師就要從學習物理學的價值和意義方面闡述其道理,選一些學生未見過的小實驗(如桌球懸空、孔明燈、一紙託千斤等)進行演示,加深其對物理學的認識。

學習態度的行為傾向成分指學生對我們教師的上課方式、教學方法等的認可程度。我們可以設計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想法,及時在教學設計上調整思路和改善方法。

3.2初始技能分析

加涅的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表明,學生的初始技能決定教學的起點。因此學生的初始技能(如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等)也是我們進行物理複習教學設計必須要分析了解清楚的。比如,要複習平拋運動,我們就應了解學生對平拋運動的觀察方法是否清楚,對曲線運動的分解思想是否明確,對平拋運動的實驗設計是否了解等等。

3.3背景知識分析

我們每乙個人在學習時,都會與自己的背景知識發生聯絡,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已有知識來理解新知識,重構新知識。在複習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通常會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幫助新知識的獲得,但對於那些妨礙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往往缺乏分析與重視。這種不利的知識通常**於以下兩種途徑。

一是從非正規途徑獲得的錯誤知識。比如在分析在斜面上加速下滑物體的受力情況時,學生常常會根據自己的感性認識,錯誤分析出物體受到乙個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這種錯誤,我們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提示學生從找施力物的角度,進行受力分析,並指出這個所謂的「下滑力」只是重力的乙個效果(分力)。二是從正規途徑獲得的不清晰或遺忘的知識。

比如在複習左手定則和右手定則時,學生對此的掌握不清楚,分不清左手定則和右手定則的使用範圍條件等,從而混淆兩者,在物理學中這種情況較多,再比如位移和路程、線速度和角速度、電阻率和電導率、振**象與波**象、純電阻與非純電阻電路規律,機械能守恆與能量守恆規律等等。

鑑於以上情況,我們在複習教學設計中不僅要分析學生已具備對教學有用的舊知識;更要重視那些妨礙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要充分了解學生獲得舊知識對新知識可能產生的錯誤理解和推論,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複習、比較、對比,以防止可能的不恰當資訊干擾新知識的意義建構。

4 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

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與一般新課的教學設計一樣,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在對學生情況分析的基礎上,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就會更腳踏實地,更貼近學生。

4.1教學目標類別

按照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方法,聯絡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我們可以將複習的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能力目標、過程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知目標又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幾個層次。每乙個教學內容並非都要達到以上幾個層次,比如複習高中物理光學中相對折射率時,一般不要求進行分析綜合和評價。

能力目標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理解、推理、抽象等)、溝通合作能力等的培養。過程方法目標包括主動**體驗物理過程和物理學的觀察方法、實驗方法、理想化方法、數學方法以及等效、模擬、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猜想與假設等方法目標。這些方法並不是要學生專門學習, 而是通過複習教學的活動體現這些方法的運用, 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包括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興趣、情感、態度和愛國主義思想、唯物主義思想、辨證思維方法以及科學家勤奮、獻身以及創造精神等目標。

4.2目標設計原則

為保證教學目標設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教學目標設計應遵循可接受性原則、明確性原則、全面性原則以及系統性原則。可接受性指制定的目標切合需要,符合學生實際,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切忌設立的目標太高,超過高考「考試說明」的要求。

比如在複習單擺的週期時,要求學生分析並掌握右圖中的單擺裝置在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做勻變速運動時的週期。這種就明顯不符合大多數學生實際。明確性指目標本身要敘述明確、具體,絕不能籠統、含糊。

全面性指在制定目標時,要力求其範圍和層次更為全面,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要整體考慮。系統性指在制定目標時,不僅要考慮目標本身,同時還要考慮與同級(或上下)目標的聯絡。比如,在複習高一共點力內容時,不僅要將重力、彈力、摩擦力的知識綜合分析,還可以將電場力、磁場力(安培力和洛倫茲力)結合起來分析(2023年全國高考理綜第15題就是此類)。

5 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頭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具有科學性、基礎性、發展性、可接受性、時代性、多功能性。

在組織教學內容時,一是要注重知識性和認知性相結合。既是要注重物理概念和規律之間的邏輯性、系統性和關聯性。要從已知到未知、從感知到理解、從鞏固到應用、從具體到抽象等。

二是要注重網路化和框架化,既是要注重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絡和相互溝通。從縱的方面看,知識脈絡要清晰,上下位聯絡應環環相扣,重難點內容要前後有鋪墊,後有延伸;從橫的方面看,要注重物理與化學和生物等學科的聯絡、貫通與滲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複習牛頓運動定律時,要注重牛頓三個定律的本身之間的聯絡和廣泛應用,還要注重對此三個定律的認知規律和在整個經典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6 教學策略的運用

6.1讓科技與生活走入課堂

讓物理現象進入課堂,首先需要將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現象轉化為物理問題。在轉化過程中,一是要盡可能選擇身邊的事例,為絕大多數學生所熟悉,以期引起學生的共鳴;二是不能過難或過易,過難會使學生望而卻步,過易則缺乏探索性,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三是所需的知識與能力應與目前的中學物理知識結構與能力要求相適應。

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很多高科技問題與中學物理有一定的相關性。如2023年全國高考「理科綜合」卷中求中子星密度問題,其實就是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的乙個模型。我們教師在進行複習課教學設計時,要創造性地把高科技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

在素材選擇上,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反映科學的前沿和最新科技成果;二是不要貪大求全,超過中學物理的知識範圍,導致學生無法解決;三要有開闊的視野,敏感的洞察力,從報刊、雜誌、網際網路等**上,及時捕捉反映科學前沿與動態的最新資訊。從而使高科技與學生所學物理知識拉近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

6.2滲透研究方法,提高建模能力

物理學的科學研究方法是無數科學家的智慧型,是物理學的精髓所在。學會科學方法,學生會終身受用這些科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應重點剖析一些綜合性和探索性較強、能充分體現方法的新情景問題,實現方法的遷移,給學生以示範和啟發,使學生體會並領悟怎樣應用方法,從而感受到科學方法的無窮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科學方法的薰陶和教育。

從書本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關鍵在於從問題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模型是連線理論和應用的橋梁;經驗材料、實驗事實和背景知識是構建物理模型的基礎;而抽象、等效、假設、模擬等是構建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在構建物理模型時,我們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所給的資訊進行提煉和加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通過思維加工,採用恰當的方法,找出新問題與熟悉的物理模型之間的聯絡,使新資訊與原有知識之間的聯絡通道保持暢通無阻,這樣就可以使新問題順利地實現模型化,構建起符合新情景的物理模型。

如何上好複習課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就如何上好複習課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一 如何備好複習課 同上好新授課一樣,課前備課是關鍵。新授課趣味性強,學生感到新鮮和好奇。但對複習課則感到較乏味。如何調動學生對複習課的興趣,達到理想的複習效果呢?首先,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對教材進行整理 挖掘和提煉。其次,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

如何上好複習課

在一節複習課裡,設計的知識密度高,但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把備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 滿堂灌 只注重舊知識的鞏固和操練,這起不到良好的效果。一堂成功的複習課應該讓學生裡理清知識間的脈絡,把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 弱點上以及常出錯誤和失誤的方面,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參加課堂活動,...

如何上好物理課

內容摘要 從事物理教學以來,我發現由於每乙個人的人生觀 價值觀和世界觀都不一樣,所以每乙個老師教學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不管是一節什麼課,它們應該有共同的特點,下面我就引用一位教授對一節好課的共同點的概括。葉瀾教授認為一節好課要做到 五實 即一節好課應該是紮實的課 充實的課 豐實的課 平實的課 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