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下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反思

2021-07-09 20:30:26 字數 3185 閱讀 4366

什社中學王振東

迎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我校率先嘗試著邁出了課程改革的步伐,在市、區、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全體師生共同努力,通過借鑑-嘗試-反思-完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由於一些教師對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理解仍不到位,以至於很多人產生了認識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與衝突,繼而引發了教學實踐過程中偏差,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絕對化的做法,以至於走了許多彎路。為了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能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去研究,更進一步的理解課程改革的宗旨,靈活運用教育教學方法和策略,我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及其我校課程改革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膚淺的反思,現列舉以下幾點,與大家共同商討。

一:如何對待課堂教學中「活」與「實」的關係?

讓課堂「活」起來,這是新課改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們都竭盡全力去設計問題、組織討論、進行表演等,確實改變了以往「睡倒一大片的壯景」。但很多課堂上,把過去的「滿堂灌」變成了現在的「滿堂問」;個別學生替代了老師的角色,更多的學生無所事事;表演成了課堂上的「做秀」。形式上熱熱鬧鬧,實際上亂哄哄,該講的沒有講清楚,該聽的沒有聽清楚,課堂秩序失控,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因此,如何發揮體現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生成性,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實」與「活」的關係,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要處理課堂教學中「活」與「實」的關係,我覺的我們首先應該明確本節課學生應該學到什麼?他們想學到什麼?能學到什麼?

我們的課堂教學,既要重視個性和人文性,又要注重面向全體和科學性。所以課堂教學中必須關注以下幾個關係:(1)優生的培養與學困生扶植的關係;(2)鼓勵、表揚與實事求是的糾正、否定的關係;(3)自主、自由與必要的規範、養成良好的習慣的關係;(4)區域性、偏頗的質疑討論與完整把握基本知識、技能的關係;(5)固定的課堂時間與變化的教學容量的關係;(6)活躍的課堂氣氛和必要的課堂教學秩序的關係。

總之,課堂教學的「活」與「實」是一對矛盾,相生相剋,相輔相成。求「實」,不是搞「死」,不能以喪失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為代價,不能以壓抑學生的愉快體驗、積極思考為代價;求「活」,不是追求課堂表面的熱鬧、活動形式的花樣翻新。而是追求學生腦力勞動的適度緊張,思維活躍,體驗加深,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提高效率。

二:如何優化課堂中學生的活動?

課堂中的活動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新課程改革提出要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因而現在課堂上呈現了較多的外顯活動,相當多的課堂中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熱鬧繁榮」的景象。但課堂上學生忙於活動材料的蒐集、整理,小組忙於熱熱鬧鬧、旁若無人地討論,教師忙於乙個乙個活動的組織、展開,忙於在各小組間轉悠,相當一部分僅侷限於表層的活動,學生們都「就活動而活動」,就「完任務而活動」,以至於活動形式化、淺層化和絕對化,而忽略了活動的實質以及對真正發展學生的教育價值。

那麼該如何合理優化學生的活動呢?

我認為,首先,要以「以活動促學生發展」的指導思想來設計與組織活動,使活動真正具有教育價值並適合於學生,使活動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其次,在活動的設計上,不應該只是注意外在表現方式,更多的應是注重內在品質,要根據學科特點與學生年齡特點,設計真正處於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活動,設計具挑戰性、激勵性的活動,激發學生複雜的思維和高水平的認知。第三,提高活動的內向化水平。

有價值的活動應是能夠在較高的水平上完成內向化過程的活動,即應使外部實踐活動經過不斷的概括化、言語化、簡縮化而逐步向思維的抽象化轉化,以達成學生認識和思維水平的深化,真正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否則,只是追求活動表面的熱鬧和形式,而忽視對活動內在過程的有效轉化和品質的提公升,將使活動流於形式而難以收到實效。因此,當前應努力提高教師對活動的指導水平,將對活動形式的重視與活動的質量與有效性有機結合起來,正確處理活動過程與活動結果有效性的關係。

三:如何處理接受學習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目前的課堂中可以看到,許多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些學習方式引進課堂。但大多**活動遍及各個學科,從自然科學到數學、語文、社會、英語、**課,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不問教育物件、知識內容,盲目**、過度**,重**的形式卻無視**的成效,大多數知識流於形式。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對學習方式不甚理解,尤其是對接受學習與**學習兩類學習方式的內涵與應用有誤解。就知識的分類來看,現代認知心理學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與程式性知識兩種。陳述性知識是有關「是什麼」的知識,如事物的名稱、概念、事實等,這類知識通過教師的講授就可以掌握和記憶;程式性知識是有關「為什麼」和「怎麼辦」的知識,主要涉及概念、規則、原理的理解和應用、解決問題的技能、方法與策略的形成以及情感的體驗等,這類知識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個體性和活動性,不能單靠講授、告訴的方式為學生掌握,而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運算、**、體驗等具體活動才能自主內化和占有,從而實現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由此可見,接受學習、**學習方式各有其適用的知識型別,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本次課程改革,儘管凸顯了對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視,提倡自主的、合作的、**的學習方式,但並未因此而否定接受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既有創新也有繼承,那種片面推崇自主**學習,視學生的主動探索為學習的最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徑,從而將**學習與講授式學習絕對地對立起來的做法是錯誤的。

實際上,各種學習方法各有優長和侷限,**發現性學習通過對知識產生過程的重演、再現,更有利於獲得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探索和占有鐫刻於知識中的人類智慧型,但生動的、富有啟發的講授在某些知識型別的教學中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接受性學習方式的高效,無論在現在和將來都有存在的價值。因此,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與**性學習並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的關係,而是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需要根據不同的物件和教學內容,在尊重學生、重視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各得其所、各顯其能,以便協同配合實現最佳的整體教學效果。

四:如何進行正確、有效的課堂評價?

作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課堂評價以鼓勵為主體現了課堂予以學生主體的人文關注。但是,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教師一概以「真棒」、「很好」進行籠統評價,這樣做的結果真的能促進學習嗎?我想如果教師過多的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性評價,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促動,反而會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的浮躁心態和隨意應付的缺失品格。

在學生發言後,為了提供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教師以「鼓勵性評價」取代「傾向性評價」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時,針對學生發言中表露出來的不同的思想觀點、不同的行為表現,教師要抓住「小結點撥」的契機表明自己具體的意見、鮮明的觀點和準確的答案。新課程理念下的「鼓勵讚賞」,必須建立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

這樣的課堂評價,才能給予學生有效的激勵點化,從而積極地促進學生課堂參與的融合度。

在新課改不斷邁向深入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進一步解讀新課程理念的實質,借助自身的反思,通過實踐的歷練,真正走出新課程教學的種種誤區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學生創造出乙個「樂學」的氛圍,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的達到高效。

新課程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感悟與反思

焦東路小學李波 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開展。新課改,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新課改,讓數學教學更精彩。我在參加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做了不少課,也聽了不少課,親身經歷了成功或失敗的嘗試。反思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我發現,在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四年的新課改中,還存在著一些貌合神離的現象。一 ...

新課程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摘要 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闡述了高中數學課堂影響教學實效性的因素,並利用教學實踐來說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我們的教學活動更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常見策略及應遵循的原則。關鍵詞 新課程 數學課堂 有效教學 中...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薛萍2010年1月10日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薛萍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結構基本包括基礎課 專業理論課 實訓課三大模組。從課時量上計算基礎課 專業理論課約佔總課時的三分之二,這些任務基本上都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所以說,課堂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地們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課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人生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