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反思的能力

2021-07-08 15:38:29 字數 3910 閱讀 1405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作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的進行反思,因為只有反思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提高,反思已經成為現代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那麼,學生的學習需要不需要反思呢?我想應該更需要,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和能力,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引導學生反思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

反思是乙個情感與認知密切相關並相互作用的過程,它不僅要有智力加工,而且要有情感因素的支援。因而,有無反思的動機非常重要,教學中要在情感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反思的熱情,激發學生反思的意識,著力營造乙個促進學生反思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反思的動機。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教師還要一身作則,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作出示範,把自己的課前或課後反思所得,穿插在教學中,給學生樹立起常反思的榜樣,並向學生明確提出經常反思自己學習情況的要求,讓學生覺悟起來,並逐漸養成反思習慣。

學生有所反思,就有所得,教師再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培養學生喜歡反思的良好意識。

其次要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適時反思

1、新授課上的反思。新授課是我們平時教學的重頭戲,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反思的重要空間。新授課上,帶領學生進行的課堂小結,歸納**的過程、知識的由來和自身的感受等等,就是對新課的重要反思,它能讓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公升並模式化、系統化。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我先帶領學生複習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再**求圓的面積公式,可以這樣提問學生:「圓的面積怎樣求呢?能不能把它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呢?

大家試試看!」這樣,不但給學生留出了反思的空間,而且激發了學生反思的動機,幾分鐘後同學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既:把圓等分成若干個小扇形,再一一交叉拼成近似的長方形。

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寬就是圓的半徑,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寬=2πr÷2×r=πr2。最後進行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反思對比,三角形、梯形、圓都可以通過剪拼,化歸為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來推導其面積公式,而長方形面積是由正方形面積推導出來的,正方形面積又是由對面積單位的規定推導出來的。猶如一棵大樹,根部是面積單位,由下往上依次生成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

這一反思,使學生徹底明白了圓面積公式推導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2、做練習題時的反思。學生通過做練習題,既可鞏固所學的新知識,更可發現自己哪個知識點掌握的比較好,哪個知識點掌握的還不夠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做練習時常常反思自己的成功之處特別是不足之處,這樣就能彌補漏洞,完善認知,提高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養成「做後必查、查後必思」 的良好學習習慣。

例如有這樣一道判斷題:「甲數比乙數多50%,也就是乙數比甲數少50%」。部分中等生和學困生很可能判「√」,其實這是錯誤的。

因為「甲數比乙數多50%,是以乙數為單位1」,而「乙數比甲數少50%,單位1是甲數,」讓學生在練習中反思這道題為什麼是錯的,通過認真計算、比較,學生就能對「分率與具體數量」有更好的分辨和更全面的認識了。再有,做練習題時,我總要求學生,不要只看表面,而要向「高處跳一跳,向深處挖一挖,向遠處探一探」,實際上就是讓學生更好的反思。

3、講評作業時的反思。每次學生拿到批改後的作業時,總是喜憂參半、感慨萬千。他們感慨自己用某種方法解答出了疑難問題後,老師批閱他是正確的而深感高興,更感慨對另一些難題無法解答或對一些不算難的問題反而因疏忽做錯了而深感愧疚。

教師要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引導學生認真反思正確解法的合理性,糾正錯誤解法,就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如「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可以用幾種方法做」,「哪一種方法更簡便」,「錯在**」,「為什麼錯」等,這種反思,學生不僅可以提高發散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鑑別能力和學習能力。

4、輔導個別學生時的反思。輔導個別學生的針對性較強,比如輔導參加數學競賽的同學時,要引導他們在解答完一道難題後,反思思路、方法、訣竅,總結心得,在更深層次上形成自己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體系。對於困難生,要引導他們舉一反三,經常反思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知識、方法、技能,形成知識鏈,同時不斷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樂思、巧思、善思,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再次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反思

1、反思新舊知識的聯絡。引導學生在學習了後面的新知後,要反思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與區別,反思新知建立的基礎和來由,自主建構起個人的知識體系,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前面講的關於「圓的面積」一課的課堂小結就是對新舊知識的反思。

2、反思思想方法。反思思想方法是高一層次的要求。學生在學習新知、解決問題之後,往往只顧高興、到此結束了,不去進一步反思數學的思想方法了。

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讓學生提公升認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策略,感受進一步成功的快樂。例如:求1+2+3+…+10的和,學生都會逐一計算出和是55,而再要求學生求1+2+3+…+100的和時,多數學生犯了難。

這時要引導學生反思**,怎樣計算和是55的一道題更簡便?1+2+3+…10=(1+10)+(2+9)+(3+8)+(4+7)+(5+6)=11+11+11+11+11=11×5=55。從1到10共10個數,每兩個數湊成一對,可組5(10÷2)對,所以用11×5=55。

同樣,1+2+3+…100=(1+100)×50=101×50=5050。這裡運用的是變換的思想方法,使難解決的問題變換成另一種表現形式而容易解決了。

3、反思錯誤。學生做題出現錯誤是免不了的,引導學生反思錯誤,能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規律,從而思維變得更縝密,方法變得更周全,心理上變得更仔細,對逆境更具耐受力。如在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的教學中,面對學生的多種解題思路和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這些思路和解法正確與否,簡捷與否,「去粗取精」,選擇正確、簡捷的方法,,不斷提高其思維品質。

4、反思演算法的優化。新課程理念提倡和鼓勵演算法多樣化,這樣能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但當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出現多樣化之後,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多種演算法進行分析、比較,讓他們充分討論、相互交流,在的反思中找出更優的解法,實現「數量型—質量型」的飛躍。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下, 不會反思的學生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理應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學會適時反思、事事反思是我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反思吧,讓他們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健康成長!

數學組工作反思

轉眼間,半學期的教學工作不知不覺地就結束了。首先要感謝的是校領導的關心和我們教研組各位老師的支援,尤其要對教研組的十位老教師說聲謝謝,回顧這半學期來的工作,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我組在學校教導處的支援以及老師們的互相協作下,順利地完成了學校領導交給的各項教研任務,有序地完成了期初制定的工作計畫。

現將這半學期的教研工作作如下反思與總結:

一、理論學習、教學反思:

本組教師積極、自主進行理論學習,並做好相關記錄,各位老師根據教導處的要求,每月進行《新課標》的理論學習,撰寫學習心得。並且對工作進行總結,寫教學反思。從知識上裝備自己,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業務水平。

二、教研工作情況:

1、作業檢查:本學期10月底,我組對學生的正確率、書寫情況、和教師批改情況,進行了一次作業檢查,在檢查中本組完成任務良好:(1)學生書寫認真(2)教師批改認真、及時;(3)大部分學生的正確率較高。

2、研究課、公開課

9月份,年輕教師認真備課,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在全體教研組成員的監督下,認真聽取各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對教案和課件作出多次修改。10月份,本組的新燭老師參加了區一級的陽光師訓公開課,

3、質量分析,期中考試以後,各位閱卷教師和本班教師對期中考試作了深刻地期中質量分析,我們認識到學生的書寫認真是乙個值得延續和常抓不懈的事情,並且對學生活學活用知識進行了討論。

4、知識競賽

本學期,各年段進行了各種競賽:一年級開展了數學口算競賽,二年級進行了計算題比賽和算24點競賽;三年級24時記時法和普通記時法轉換的競賽,多名學生獲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其他

本組還進行了多次集體備課,年輕老師認真聽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對教材的把握,我們受益匪淺。

總之,前半學期本組的每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都做到盡職盡責,在教研工作中,互相團結、奮進,互相交流經驗。乙份耕耘,乙份收穫。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

東街小學魏國玲

數學組工作反思

東街小學

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反思的能力

作者 郭東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第46期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 3089 2018 46 0131 01 一 培養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下,學生缺少自主探索 自我反思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課堂教學存在著 以課堂為中心 以教師為中...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作者 肖俊 試題與研究 教學論壇 2017年第16期 在中學新課改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具有時代特徵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是 授之以漁 的有效形式。反思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 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的檢驗過程,是進一步深化 整理和提高的過程,也是一種再發現和再創造的過程...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提問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是問題的發現者和提出者,也是問題發現和提出的主體。愛因斯坦曾說過 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為重要 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問題 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由於小學生好奇,提問是自發的,如果不加以保護或引導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