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研究

2021-06-23 06:55:24 字數 3265 閱讀 2489

開題報告

一、開題背景

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為標尺來衡量當下的課堂教學,我們會發現很多與新課程不和諧、相牴觸的音符。科學的評價,將會對教學有促進作用,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識到評價重要的導向作用。新課標強調:

「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但大家都很清楚教育教學的評價是很困難的,目前還沒有明晰的評價指標,更沒有可以操作的具體策略。評價目的片面性、主觀性,評價標準的不確定性,評價內容的單一性(學生的學習成績)等問題普遍存在,導致多數教師不知如何進行操作。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口語交際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並列成為語文四大教學內容之一。但是,當前口語交際教學存在「走過場」的情況,課堂上三兩個學生說上幾句就算了事。

教師之所以不重視口語交際教學,原因是沒有科學的評價,目前口語交際教學的評價是標準模糊,方式單一,手段簡單。

當前語文課改的難點和關鍵是:課堂教學、評價。而「口語交際課」的評價,一直未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蜻蜓點水。

如果一門課程沒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課程管理就會落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是課程實施的乙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也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研究它有利於發揮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的功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題名稱

三、課題歸屬

本課題隸屬於江蘇省重點課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研究」

四、研究內容

1、基本內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評價現狀分析;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的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學生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的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學生評價的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教師創設有效情境的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教師教學設計的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教師評價的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評課研究;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策略**;

2、子課題:

(1)如何激發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評價

(2)小學生口語交際心理障礙的克服

(3)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情境

(4)小學生口語交際中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的培養

(5)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評課研究;

(6)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模式評價

(7)口語交際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研究

(8)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研究

(9)小學生口語交際發展性評價策略

五、研究價值

1、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在社會,口語交際是不可缺少的活動,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智力,提高讀寫能力的需要。它有助於人們增進理解,加強合作,對於個人發展、事業成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還試圖將教學實踐的豐富性和感染力與教學理論的概括性和穿透力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探索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科學評價。在評價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差異性評價,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生命活動諸方面的內在聯絡、相互協調和整體發展,在評價過程中讓學生逐步學會如何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將透視透視小學生生存在何種(學習、生活、心理等)環境中,更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2、有利於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我們將透視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型,透視教學設計、教學操作和教學行為的針對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課堂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資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有利於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改革。一門課程設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課程的管理就會落空,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評價是課程實施的乙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念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引領課堂教學改革的走向,因此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促進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進一步深化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4、促進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當前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中對寫字、閱讀、作文的研究已引起廣泛關注,而對口語交際的評價未進行系統、深入研究,該課題研究將彌補這方面空白,使小學語文課程評價體系構建更完善、更科學。

六、研究思路

方法:1、調查分析法:「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研究」是通過對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進行系統的調查和分析,明晰評價標準,對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活動達到的預期目的作出判斷,以此實現教學價值的增值。

2、實驗法: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將在學校進行的「重建課堂」的探索性實驗,在實踐中體現新的思想,探索新的方法。檢驗原有理論的合理性,而且能產生新的思路,並在新思路產生的過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理論的弊病,認識新評價活動的基本結構,從而進一步推進理論研究。

3、個案分析法:對於本課題,我們擬從建立體系和結構框架的維度,採用科學的分析、評價方法,對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從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過程、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等多方面去研究口語課堂教學的發展性評價,形成系統的評價體系。

4、總結法:通過對課題的實驗研究,對探索過程不斷反思、回顧、總結,為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基礎。

原則:1、發展性原則。緊扣主題詞「發展」,評價目的是為了創造一種適合兒童口語發展的教育,因為真正的教育是以人為本,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在課題研究同時,促進教師的發展,打造一批科研型的教師。

2、整體性原則。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是乙個整體,我們不僅評價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還要評價師生之間互動,不僅評價知識與能力,還要評價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差異性原則。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個性存在著差異,教師的教學水平、風格等也存在著差異,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應充分關注教師和學生的差異,鼓勵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尊重學生的獨特性。

七、組織機構

1、課題顧問:

陳萍特級教師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

2、課題實驗小組

主持人:陶巨集春

成員:陶巨集春許玉祥範豔雲張世明沈海軍馬芸沈全萍黃程孫莉

執筆:陶巨集春

八、研究時間及成果形式

本課題從2005.9-2008.10,全程時間為3年,分四個階段:

1、課題申報(2005.9-2005.11)擬定研究方案,完成《申報評審書》的填寫。

2、實施階段(2005.12-2008.10)課題的論證會,開題報告,制定子課題研究計畫並實施,撰寫相關**和調查報告。

4、結題鑑定(2007.11-2008.10)進行資料收集、彙編,完成結題報告及相關資料的呈現。

最終研究成果為終端研究報告、課題研究報告、資料彙編、**集等。

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簡述

一 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涵義 二 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特徵 1.形成而非終結的 2.多元的而非單一的 3.互動的而非單向的 4.發展的而獎懲的 5.動情的而非冷漠的 三 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四 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偉.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特徵 j 中國教育學刊,20...

發展性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與評價策略

1.確立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評價活動中主體地位的確立,關鍵是要建立以教師自律 自貞 自得原則為基礎,以促進學生發展 促進教師提高為本位的自評制度。律 約束。貞 堅定。得 獲得 提高。自律 自貞 自得,即自我約束 堅定自信 自我發展。這裡的自我約束,著重在自我反思的過程和效果...

發展性課堂評價用語

新學期開始了,教師有了新的學生,學生有了新的教師。那麼在新課標指導下的課堂中,我們又該用一種什麼樣的語言來達到師生間的文明溝通呢?教師篇 你非常聰明,我很喜歡你!請你幫我乙個忙,可以嗎?你提的問題很有思考價值,我們共同研究一下。你的表現很出色,我很欣賞你!你的思維很獨特!能說說你的想法嗎?我真為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