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節好課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2021-05-27 10:19:33 字數 1624 閱讀 4540

姓名:俞大慶

學科:初中英語

單位:蕪湖縣陶辛中學

時間:2011、5、16

談一節好課的評價標準

現在基層學校開展的教研活動中,評課是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在評課中,常常很多教師都這樣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教師基本功紮實,課堂氣氛活躍……。

」或是「今天的課很成功,教學效果很好……。」至於教師基本功紮實體現在**,教學效果為什麼很好,評價教師根本沒有說明,而是泛泛而談。顯然,這種評價沒有實在的意義。

一節好課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來,好課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課堂不一樣,學生不一樣,還有教學環境不一樣。

所以我們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的時候,是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我們應該有乙個總體的框架,一節課必須達到什麼樣的要求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節好課,下面我就簡單談談一節好課的評價標準。

一、看教師課堂引導效果

教師都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滿堂灌,更不能完全主宰課堂,教師應該正確科學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更好,掌握的知識更牢固。沒有教師的科學引導,就不成其為教學,但教師包辦一切,也不成其為教學。在滿足學生自主有效學習需要的前提下,教師應盡量少教,甚至不教。

同樣,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接受教師的指導,教師的引導能保障教學活動的價值取向 ,能保證課堂學習的效率、效益。

但教師對學生引導的方式和程度不是一樣的,因為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教學,所以,教師引導的方式可能不同。我們教師在評價時,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我們所關注的是,教師有沒有引導學生能快速有效的完成學習目標和教學任務。

教師引導的方法有沒有使學生有效的合作完成學習和**任務。總之,教師的課堂有效引導是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尺。

二、看學生的學習行為

學生學習行為的較高要求是:有較強的學習需要和動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比較自主地接受教學任務和習得知識,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

所以,評價一節課,我們要看學生的學習行為,看學生有沒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和**意識;看學生有沒有主動參加與學習過程的規劃和實施。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沒有發現新的問題和被培養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慾望強不強?

有沒有在**中完成知識的建構等等。所以,這也是我們評價一節好課的又一重要標尺。

三、看課堂目標的達成

學生學得怎麼樣的問題,我們很難簡單從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多寡上來判斷,因為有許多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得到的知識的質量很低。學生不是知識的容器,老師也不是教書的機械人。只有那些經過學生理解吸收而化為了自己知識體系當中有機的新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才會記得牢固,用的靈活。

所以優秀教師的精彩課堂總是能創設情境,啟發誘導學生積極參加到教學情境之中,充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學生對知識和技能心領神會的狀態。

「課堂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是:顯性目標的達成。課堂教學的顯性目標就是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是對各學段、各學科的知識領域、學習模組、知識點的要求。

這個目標也是最容易檢測,最容易精細量化的。事實上,有些目標的達成與否、達成的度很難定量,在考察時應關注是否有所體現、教師是否有預設等。這也是評價教師上課成功與否的評價尺度。

當然,我們評價一節好課可能還要從其它多角度、多方位來思考,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根據新課改要求,緊抓住新理念,認真細緻的分析一節課,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評價這節課的得失,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有實實在在的收穫和進步。

一節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這是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有的人說,一堂課是沒有標準的,不能把其定義得條條框框,但作為一堂好課,最基本的衡量標準還是可以歸納出來的。1 教學目標要明確 三要 教學目標 三要 具體指 知識要吸收 智慧型要開發 思想要教育 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從 三要 去構建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體系...

高效課堂評價標準是什麼

交流釋疑 環節二 這個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乙個環節,在這個環節,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角色定位準確,也就是說,學生能學會的教師絕不代替,不暗示,教師在這裡只是乙個組織者 參與者 引導者,要讓學生在充分交流 合作 中建構知識,理解掌握知識,教師只能在學生沒理解透處通過引導追問,使學生...

高效課堂評價標準是什麼

高效課堂的評價標準制定,應立足於學生學的層面,核心是學生自主的 程度 合作的效度 的深度和目標的達成度。一 12分鐘以內,學生學習活動要達到24分鐘以上,要有4分鐘預習指導安排。二 重點要關注學生的活動。1 能按要強求認真完成預習,做好了預習筆記。2 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參與自主 合作學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