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從了解學生開始》案例賞析

2021-05-30 18:23:45 字數 4777 閱讀 3606

省中級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作業

思、想、動——《教學從了解學生開始》案例賞析

中山紀念中學鄧過房

1、為什麼同樣的課,安老師在不同的班級裡實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答:同樣的教學方法面對學習水平相似的班級,反而產生不一樣的效果,相信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都遇到過。我也是其中乙份子。

本人任教的兩個班級,都屬於年級學習層次最好的班級,可是每次上課,都感覺極其不一樣,乙個班效果非常好,讓我上得無比的舒暢,而另乙個班呢,效果卻讓自己大失所望,很悶很悶,毫無成就感而言。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這我,直到閱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呀。

我和安老師的經歷非常相似,只是科目不同,乙個英語,乙個生物。安老師任教班級的兩個班學習風格完全不同,和我所教的班級一樣,乙個非常活躍,乙個非常沉穩。學習風格不同,給我們的教學感覺那肯定不相同,因此在教學方法運用上,必須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符合該班級學習風格的方式,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你說呢?

2、您認為安老師通過查閱試卷可以得到哪些資訊?為了得到這些資訊,您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答:從案例給到的資訊我了解到,安老師是一位非常細心,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她從學生的測驗卷中,非常準確的捕捉到兩個班級學生的不同:(2)班學生的基礎顯然不如 (1) 班的學生,而且(2)班的兩極分化現象很嚴重,這樣導致(2)班學習成績不如(1)班。

在實際教學中,除了從試卷中了解資訊外,我一般還採取這樣的方式去了解不同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a、找班主任了解;b、找學生了解;c、找其他學科的教師了解;d、翻看以往的作業了解等等。

3、安老師用學習風格問卷測試學生們的學習風格,您認為這樣做可靠嗎?如果您是安老師,您會怎麼做?

答:作為英語等語言性科目,採用這套學習風格問卷進行對學生學習風格的測試,我覺得是可取的,安老師通過對1、2班測試後,得到的結論也是科學可靠的。但是,作為面對生物等理科性科目來說,我覺得運用該套問卷,有待完善,得出的結果,不太放心。

4、在這個案例裡,安老師對學習者哪些方面的特徵進行了分析?她的分析是否合理?

答:在該案例中,安老師細心的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學習態度、學習風格、學習習慣等特徵進行了細緻的分析。運用科學可信的問卷,得到可靠的資料,分析到兩個班級不同的學習風格,可信;通過查閱試卷,發現了兩個班級的學習習慣和態度不同,可信;通過這一系列的分析,最好安老師明白了針對不同班,該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此我認為安老師的分析是合理的。

5、除了安老師分析得到的原因外,您認為可能還有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兩個班級如此不同的學習結果?

答:我認為:除了安老師分析得到的原因外,可能還有以下幾點原因造成兩個班級的出現不同的學習結果:

(1)兩個班級的班主任帶班風格不同;(2)兩個班級的其它科任老師教學風格不同;

(3)兩個班學生本身的學習基礎不同;(4)兩個班的學生家庭環境不同。

《幸福是什麼》案例分析

1、你是否贊同汪老師對學生的表現不直接給予反饋而是採用學生互評的做法?為什麼?

答:對汪老師的這種做法,本人贊同與不贊同並存,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首先,贊同的原因是:學生間互評,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權,符合新課改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們不斷進行思想碰撞,激出思維火花;同時,汪老師的做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發現問題,並且及時思考問題,知道解決問題。

其次,不贊同的原因:學生互評,畢竟孩子們能力有限,如果不注意引導,及時的給以評價的話,一方面會使得這種方式流於形式,學生得不到改進;另一方面會挫敗孩子們的積極性,肯定的得不到表揚,錯了的有沒有得到改正。因此,本人覺得,要適當及時的對不同小組給以鼓勵或者糾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或許會更好。

2、在小組活動後,學生互相評價時,汪老師是如何進行引導的?

答:王老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始終體現著新課改精神:「老師為主體,學生為主導」。

當孩子們通過小組激烈通論後,汪老師並沒有以自己的想法直接進行評價和總結,而是把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如:

(1)當學生互評結束後,汪老師是這樣引導的:「大家說得真好,那麼哪個小組說得最好呢?」

(2)當學生的評語很籠統的時,汪老師是這樣引導的:「哪個小組的立意最好?」「哪個小組的表達最好?」,通過把大問題細分成一串小問題來引導學生,

3、你認為汪老師的課堂匯入是否合適?

答:這節課的匯入,汪老師下了很深的功夫,以歌曲《幸福拍手歌》,而且是兒歌,進行匯入,很自然,對小孩子來說也很親切,符合課堂物件的需求特徵。另外歌名也切合本節課的主題:

幸福是什麼?所以歌曲聽完後,汪老師提出:幸福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是非常流暢的。情景式教學,面對抽象的概念,進行具體的呈現,自然的匯入新課。

4、你在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匯入方法有哪些?

答: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在日常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匯入方法主要是符合學生,符合課堂內容,符合教學環境的方式:

問題匯入法,**匯入法,演示實驗法,唱歌匯入法,創設情景法,故事匯入法等。

5、你認為汪老師的這節課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答:雖然沒親臨課堂也讓人如同身臨其境。汪老師的整堂課可以說是一氣呵成。

像故事有高潮部分一樣,這節課也有高潮部分,就是學生分組**幸福的含義。特別是小組討論評價,讓這節課得到昇華。他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都說明汪老師有很強的教學組織經驗,值得我學習。

汪老師的這節課,給以我很多啟發,收穫不少,總結如下:

(1)汪老師的匯入非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輕鬆愉快地環境下接受知識。

(2)在教學策略上,主要使用了自主學習策略,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幫助學生如何去「學」。

(3)教師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備課中,既考慮了教材內容,又考慮了學生因素。

當然,課無完課,也有些需要繼續改進的地方,如下:

⑴整堂課中,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比較多,而學生朗讀的時間以及指導朗讀都比較少。如果能在朗讀指導上多下點功夫,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情感就更好了。

⑵作為學習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汪老師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有必要結合學生的發言做個總結和歸納,進一步提公升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和感受。當汪老師丟擲乙個問題:「孩子們,你們有過讓你們感到特別幸福的時刻嗎?

誰來說說?」學生們只說出了關於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了是一種幸福,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存在即幸福。

我們能坐著教室裡聽課就是一種幸福。還應該上公升到大愛的角度,對學生進**感教育。

《小蜜蜂的家——webquest研究與實踐》 案例分析

1 根據楊老師的選題過程,並結合自己對webquest的認識,你認為webquest的主題必須具備哪些特點?

答:對於webquest幾年前在讀研究生時期時,有接觸過,但是不深刻,現在再次遇到它,我下決心要把它弄明白。結合楊老師的案例,加上自己的理解,我認為webquest的主題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①webquest重視過程的評價和學習結構的展示。

②webquest是虛擬與現實的結合。webquest以internet的虛擬空間為基礎,卻以現實世界的問題為任務。要求學生超越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在虛擬世界中分析和評價各種資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於任務來自現實世界,故其解決方案必須是現實而可行的)。

③webquest的資源提供可以方便訪問的、豐富的資訊。使學生能有效地收集資訊,從而分配較多的時間用於解釋、分析資訊。

④教師依據一定的框架建立了自己的webouest課程網頁,將那些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的大問題分成乙個個小的任務,並將它們根據一定的規律「搭建」起來。引導學生循著一定的思路**下去,逐漸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式。

2、楊老師和研究小組對具體過程設計有不同觀點,你認為哪種設計更好?為什麼?

答:通過精讀本案例,結合webquest課程特徵,我認為楊老師的設計更好,好在楊老師的設計將整個過程進行分組,其本質就是複雜問題簡單化,層層解剖,細細分解。楊老師把學生分為「物理、生物、數學」三個研究小組,專門進行單一專業的研究;研究完後,再進行綜合化。

最精彩的還是提出了」學生要利用各自所掌握的生物學、數學、物理學知識以及在對蜂巢結構進行研究時掌握的研究方法,解決乙個實際問題:每個小組利用所學到的蜂巢的知識,用一張a4的卡片紙為某鉛筆展銷商設計並製作出乙個有30個儲物格,每格能裝20支鉛筆的經濟耐用的儲物箱。「這樣乙個富有實踐精神的實踐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動手、設計,享受學習、實踐帶來的成功的樂趣。

3、你認為在webquest教學中,教師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對學生的學習應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答:基於對webquest教學模式的認識,它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資源的課程單元式**型學習的模式,因此,在該教學模式中,我認為教師應該扮演一種大朋友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對學生準確引導,幫組,協調等作用。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主體地位也展現出來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利於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學生形成與發展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4、楊老師採用了哪些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您還能想到哪些來補充或者替代?

答:評價學生的學習,楊老師採用的方法:小組研究報告,製作儲物箱,小組內個人評價在小組內設定一名記錄員,記錄全組的活動情況,以此作為依據對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學生個人對課堂展示的研究成果進行討論時的表現,小組內學生之間互評 ,建立檔案袋,小組內互評,製作專題**等。

5、您認為哪一部分是楊老師的這次webquest教學實踐的精髓之處,或者說哪一部分體現了webquest模式的本質?

答:webquest的目的是讓學習者更好地使用時間,意在使用資訊,而不是收集資訊,並幫助學習者分析、綜合和評價。要求他們通過對資訊的分析和綜合來得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所以我認為楊老師的這次webquest教學實踐的精髓之處(體現了webquest模式的本質)是:通過結論模組,楊老師不僅要總結本次學習的內容和經驗更要讓學生們了解到,這次的學習只是窺測到了蜂巢結構奧秘的冰山一角:蜂巢的承重就只與它的結構有關嗎?

蜂巢的六角型結構除了上述優點外還有沒有其它?對於蜂巢的實驗還能不能改進?對蜂巢、對大自然,人類的研究還遠沒有窮盡,科學**永無止盡,體現了webquest模式的**學習本質。

教學從了解學生開始案例分析

1.為什麼同樣的課,安老師在不同的班級裡實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答 因為安老師所帶的兩個班的每個學生學習風格有所不同,加上上課節次,導致上課時學生反映程度有所不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的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應該採取不同的授課方式方法。安老師採用的教育方式就適用於前者,因此教...

《教學從了解學生開始》案例分析

1 為什麼同樣的課,安老師在不同的班級裡實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答 安老師在初二 1 初二 2 裡的教學之所以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乙個原因是 初二 1 2 的學習風格的不同。1 班學生大部分都是聽覺或者聽動覺綜合的 2 班的學生中大部分是視覺型或者是視動綜合型的。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需...

「《教學從了解學生開始》案例分析

gxgp 968 1 為什麼同樣的課安老師在不同的班級裡實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答 學習者的認知偏好對學習活動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感覺通道偏好所表現出的學習活動有很大的差異,視覺型的學生習慣從視覺接受學習材料,這樣的學生喜歡自己看書 做筆記,或通過電視等視覺 提供影象來進行學習,而教師的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