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課堂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階段報告七

2021-03-04 09:59:29 字數 4822 閱讀 5156

階段性總結(七)

作業是為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而設計的供學生課內外進行的練習,它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大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才能,是教學過程中乙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傳統的作業體系,存在著形式機械重複、方式一刀切、內容枯燥乏味、評價方法單一等種種弊病。所以,為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對數學作業題設計的有效性研究是重要的,積極探索新的數學作業設計,從而真正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一、影響作業有效性歸因分析

經過實踐與調查,影響數學作業有效性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是作業「重量輕質」。 抱著「寧可爛做一千,不可放過一題」的心態,學生只要作業做到一定的量,就能掌握解題技巧了。對於機械的、重複的練習,或純粹概念的記憶,學生在完成這類作業時往往是十分被動的過程,這樣的作業是低效的。

第二是作業「拿來主義」。 教師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沒有明確的理由和清晰的意圖,為圖省時省力,只是發下從市面上買來的各種各類同步練習,要求學生課上到哪,練習就做到哪。那麼,這種隨意、盲目的作業很有可能變成無效作業,白白浪費了多數學生的寶貴時間,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第三是作業「難而卻步」。教室布置一些較複雜的學習任務時,如果教師沒有對作業意圖給予一定的提示、點撥和剖析的話,可能會因難度過大,超過學生的認知負荷,成為學生「負擔」,出現無效作業。

二、提高作業設計有效策略

傳統的作業內容、形式也比較單調.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作業的興趣.根據教學新常規提出要注意作業的適切性和層次性。作業難度和題量要適當,意圖要明確,形式宜多樣。

以數學作業為例:

(一)改良作業的內容

現用任何版本的義務階段的教材都配有作業本,一般老師平時均採用它作為學生的作業。從提高作業有效性的角度、從輕負優質結合學生實際出發老師自己精心設計作業是非常必要的。

1、多變——規律式習題設計

就是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變式作業設計,選擇適當的題型,變換條件和結論,得出新題,由一題變多題,引導學生將問題步步深化,克服思維定勢,開闊思路,培養他們發散式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解題的靈活性。

2、多解——捷徑式習題設計

不少習題可有多種解法,教師通常要求學生用多種解法來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但一題多解的關鍵是要使學生從一題多解之中思索比較找出捷徑。那種追求形式越解越難的一題多解只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故一題多解習題一定要設計得當,確實讓學生在多解中解得輕鬆,解得靈活,感受做數學作業的愉悅,真正體現「人人掌握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的大眾數學思想。。

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經驗和解決策略想到多種方法來求解。

3、陷阱——強化式習題設計

某些數學知識,教師僅僅在課堂上照本宣科或正面闡述並不能使學生加深印象和透徹理解,這時如果教師巧妙設計「陷阱」,有意識地讓學生經受「挫折」,迫使他們尋找失誤的癥結和預防方法,從而給學後打上難以磨滅的烙印,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使他們在以後解題時不走或少走彎路。

4、組題——同類式習題設計

歸納分類、組題教學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他們通過有限的練習,從中悟出共同的解題規律,使之從題海中解脫出來。題組形式很多,有疊加題組、串聯題組、併聯題組、同類題組、變式題組、專題題組……其中「同類題組」最有意義,它的主要優點在於:解題思路開闊,解題方法類聚,思維規律性強,不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而且尤其有利於培養學生模擬、歸納、猜想和探索的能力

5、激趣——創新式作業設計

富有趣味性的作業能更好地吸引學生,促使他們用大部分時間興致勃勃地從事作業,而且會做得又快又好。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應該打破陳規、創新思考。在內容上,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取材,設計作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高效完成作業。

(二)豐富作業的形式

教師的作業設計應不拘泥於傳統的書面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口頭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還可以展示創作成果等等。

1、調查類作業。

2、實踐性作業。可以是操作性的,比如讓學生動手製作一些數學學具,編寫數學小報等;還可以是調查性的,用研究的眼光來分析調查所得的資料,再運用多種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實際操作活動課堂這種作業形式正好可以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時間和更大的探索空間。

3、遊戲性作業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設計一些富有童趣的遊戲性作業,如認識平面圖形後可以玩七巧板遊戲、學了四則混合運算可以玩24點遊戲,學了可能性以後可以玩轉盤遊戲等等,讓學生在輕鬆的活動中鞏固知識。

4、閱讀性作業。

數學學習不能只停留在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上面,還要把學生引向課外,拓展知識**,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學生除了從課本中獲取資訊外,還要增加大量的課外閱讀。經常利用課外作業的機會,鼓勵學生超越課本,有計畫、有目的進行廣泛地閱讀課外有關數學知識的書本。

5、反思性作業。

在數學教學中,數學老師讓學生把生活中發現的數學知識、數學問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數學課上最有趣的事、想對數學老師說的話等,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這就是數學日記。

這樣的數學作業更富有個性和人情味,通過數學日記這個橋梁,溝通老師與學生的聯絡,發現了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有效的數學作業題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注入人文關懷,合理操作,優化評價,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在思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形成樂於**的態度,使學生生命體得到盡可能多的發展,這樣才能落實輕負高質。

下面以語文作業為例:

一、作業型別

我把作業分成三種型別:課前練習、課堂練習、課後練習。每種練習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一)課前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是基本的預習要求,曾經一些學生將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而不做課前預習作業的結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因此,本人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注音圈畫,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

(二)課堂作業:

課堂作業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問題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布置作業。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訓練中,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

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開放性的題目不求統一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當堂練習中都有收穫,都能有成就感或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三)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它通過完成一定數量的習題,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利於教師了解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作業的布置

課後作業的布置要求嚴格控制作業量,有針對性——能針對重點、難點和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比如:

(一)作業量的分層。作業量的分層是指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和對其發展要求的不同進行增減。對於學習能力強、智力發展好、知識掌握較快的學生可減少作業量;對於學習態度不夠認真、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學生,應適當增加作業量。

這樣,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獲取自由發展的時間,一般學生也能得到充分練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作業難度的分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而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享受到做作業主人的快樂。

這樣的作業布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可滿足優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練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作業選擇的自主性。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彼此有不同的學習優勢,也有不盡相同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型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還能提高作業的針對性,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師圍繞某一內容,針對某一目的設計幾個題目,學生選做。

讓特殊學生以基礎作業如抄詞注音、背誦默寫等作業為主,輔以課內重點現代文閱讀的經典題型作為他們的課後作業,講求實效性;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無論是字數還是內容,以鼓勵來讓他們盡量按要求完成。對於一般同學的作業,通常是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豐富其課外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能力、熟悉閱讀題型和答題方法。不同作業層次的設計,不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作業的批改及講評

作業的有效性不僅體現在作業的布置上,更體現在作業的批改反饋上,只有進行有效的批改反饋才能實現作業布置的價值,才能為一下次的布置奠定基礎和設立方向。

作業批改分三種情況:教師批、學生批、集體訂正。

(一)教師批。這裡指的是教師只批不改,而且盡量做到面批。對於《課堂作業本》教師必須全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了解每乙個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從而調整課堂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練習。

而補充作業也需要教師全批,以了解採取措施後學生是否有進步或對新知是否能達到舉一反三。

(二)學生批或集體訂正。採用這兩種形式批的作業一般是家庭作業或課後常規訓練。這些作業屬於鞏固作業,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批或集體訂正。

另外,學生錯題改正後也可以採用學生批的形式。負責批作業的學生要經過教師培訓。如:

教師給小助手面批,講清批改要求和每題的做法,如果有錯,還要幫助分析錯誤原因。

講評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摒棄只重作業結果不求作業實效,要運用各種手段,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發展、應用的過程,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總之,作業過程是乙個有機的系統,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必須改變我們的教學觀和作業觀,去研究、推敲每乙個環節,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學生當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對待與研究,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乙個環節,才能真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既符合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又可以實現人人參與,各有所得各有所獲。

這樣既能鞏固基礎又能培養出高分高能的學生。因此作業的有效性設計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去研究去**去完善。

科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作者 李紅 教育前沿 2012年第12期 摘要 本文就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作業有效性展開論述,先由當前科學作業不能很好的體現有效性引出思考,然後闡述從增加歸納對比型 開放型 實踐 型 反思糾錯型 實踐型作業等五方面來提高科學作業的有效性。關鍵字 新課程理念科學作業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

如何提高初中資訊科技課堂作業的有效性

摘要 資訊科技課堂,由於課程設定的侷限性,知識和技能都必須在課堂內掌握,學生只能通過做作品的形式來了解 掌握 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和技能,教師在布置作業過程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作業體現層次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作業效率。教師要重視學生作品,...

如何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摘要 課堂教學是學校的中心,教學質量是教學的生命。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一直研究的課題。關鍵詞 作業 設計 有效性 作業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的手段,也是學生對所學練習鞏固的園地。乙份好的作業設計,可以檢測學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檢測學生思維提公升的高度,檢測學生所學的薄弱環節,以便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