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2022-04-29 12:15:03 字數 968 閱讀 4384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的中心,教學質量是教學的生命。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一直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作業;設計;有效性

作業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的手段,也是學生對所學練習鞏固的園地。乙份好的作業設計,可以檢測學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檢測學生思維提公升的高度,檢測學生所學的薄弱環節,以便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下一步矯正指導,以便開展今後的教學。因此,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是乙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型別及設計

1.隨堂練習

指教學中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讓學生邊學邊練的內容,這是檢測一節課是否高效的關鍵。

(1)基礎練習。小學生的特點是邊學習、邊模仿,在教學中,及時鞏固和模仿練習是必須的。隨時讓學生模仿練習,鞏固練習,對比練習一下,能對基本知識及時掌握好。

比如,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144×15之後,想想做做安排了375×24,309×26和248×45,在模仿的同時,其中第2個筆算乘數還含有0,體現了型別的變化,提高了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公升練習。對教師所授知識點理解之後,學生還需要乙個融會貫通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知識點,有梯度地變化形式練習,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化階段迅速提公升到抽象思維階段。

學習找規律之「簡單的圖形覆蓋現象」後,教材安排了這樣一題:

「禮堂裡一排有18個座位。小芳和小英是雙胞胎,要讓她倆坐在一起,並且小芳在小英的右邊。在同一排有多少種不同的坐法?」

我們還可以拓展,如:①「禮堂裡一排有18個座位。小芳和小英是雙胞胎,要讓她倆坐在一起。在同一排有多少種不同的坐法?」

②「小芳和小英到禮堂一看,發現第一張椅子被乙個同學給坐了,現在還有17種坐法嗎?」

在一系列對比題中,研究各種情況的複雜變化,提公升思維水平。

(3)拓展練習。經歷基本練習和提公升練習之後,還要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問題,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用各種事例和型別,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綜合運用自己所學來解決生活問題。

只有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我們才能說學生真正掌握了數學,學好了數學。

如何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大多數的數學教師在有效備課 有效上課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了一套套形之有效的實施體系。然而,大家對有效作業的關注卻不多見。我認為,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複習與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 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檢驗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

如何提高作業批改的有效性

作業批改是教學的一面鏡子。教師從作業批改中獲取的資訊,不僅具有促進和調節學生學習的功能,而且具有對教師的教學的參照和導向作用。因此,教師批改作業的方法是否得當,將會直接影響著師生雙方的資訊反饋,影響著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高作業批改的有效性,是我們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一 規範 及時 按照...

如何提高數學作業批改的有效性

一 全批全改 教師將學生做完的作業收齊後逐份批改。通過這樣的批改,教師可以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而且對學生作業中發生的錯誤有個全面的了解,便於教師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二 部分批改。就是教師把作業收起後,對全部作業作一番瀏覽,再抽取一部分學生作業進行批改。每次從各類學生中抽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