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鑑賞詩歌的語言教學案

2021-05-20 14:18:20 字數 4257 閱讀 3275

鑑賞詩歌的語言

考綱要求: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教學目標:1、對詩歌中某個字、詞或某句話進行鑑賞;針對藝術手法鑑賞;針對景與情方面鑑賞;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2、了解常見語言風格

一、考點明晰

《考試說明》對本能力點的要求是能準確「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e(鑑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語言」在這個考點裡主要指古代詩詞曲等作品的語言,其特點是簡潔凝鍊,內蘊豐富。「鑑賞」的前提是理解,要通過理解詩句然後逐步上公升到鑑賞層次,通過語言的鑑賞品味文學作品的意境與情感。

最近幾年考查一覽表:

各省詩歌形式一般以主觀表述題的形式考查古詩詞語言,只有北京捲用客觀題的形式專門考查,可見,用主觀題的考查形式來考查詩歌語言是高考考查的一大熱點。而在具體考查中主要集中在動詞和形容詞等詞語的考查,它們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2023年江蘇詩歌鑑賞從一首變成兩首,賦分為11分,各位師生需多加注意。

二、命題規律、趨勢

近年來高考對詩詞語言的考查,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詩眼」的考查。如2012江蘇卷詩眼「恨」。

2.「煉字」藝術。如13年的上海卷「過」。

3.語言風格的考查,如2023年的天津卷和福建卷。

而語言考查必須以理解詩句含義為基礎,同時也往往和對情感的把握、藝術手法的運用以及文章的謀篇布局等聯絡在一起的,其中尤其要注意詩眼的考查,它角度小,輻射面廣,有利於學生的細細揣摩和深入挖掘,便於操作,所以是近年來考查的熱點。

三、方法指導

1.煉字。即錘煉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從詞彙寶庫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

(1)命題形式:

某聯上下兩句最精煉的分別是哪乙個字?請作簡要分析。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

某句中的某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甲詩中的某字與乙詩中的某字,哪個更好,請簡要分析。

(2)答題技巧:

推究「煉字」,不可把所分析的字孤立談論,要放在詩句中,結合全市的內容或語句來分析。一般步驟是,先解釋該字的意義,再放入語句中描述景象,關鍵是點出該字在開拓什麼樣的意境、創設什麼樣的氛圍和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3)煉字分為煉動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和疊音詞。

(4)例題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答黃氏延綠軒

【明】高啟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溼。

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麼作用?

答2.準確理解「詩眼」。現在一般提「詩眼」往往是用來指一首詩的眼目,即體現全詩主旨的精彩詩句,過去也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乙個字。宋以後不少人認為,唐人五言詩工在一字,謂之「詩眼」。

所以「詩眼」分為「文眼」和「句眼」。

(1)做題注意點

①善於抓詩眼。「文眼」體現了全詩的主旨,抓住了文眼,整首詩的主旨也就把握了。文眼一般直接表現詩人的情感或觀點態度。

②善於揣摩詩眼。揣摩時可向四個向度展開:

一是詞語內涵。詞語意蘊的理解是鑑賞的基礎,理解必須聯絡整句理解,如「泉聲咽危石」首先要明確「山間的流泉,由於危石的阻攔而發出低弱的吟聲,彷彿人的鳴咽之聲」。而詩眼「咽」就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

二是手法運用。很多成為詩眼的詞語往往運用了多種手法,如 「遙看瀑布掛前川」中「掛」化動為靜,描繪出遙看瀑布飛瀉時的景象。考生應明確這種手法,並恰當的運用到鑑賞中。

三是表達效果。詩眼往往是最傳神的詞語,它的表達效果是最突出的。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就形象地寫出了春滿江南的情景,而「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就因為「鬧」字寫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給人以無限的聯想。

四是文章結構。有些詩眼還在文章結構中處於關鍵地位。如《沁園春雪》中「望」就通領全篇。所處位置不同,作用也就不同。

(2)例題(2012江蘇)

夢江南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麼?

答3.分辨語言風格。

(1)語言風格一般有以下幾種:

①清新。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如王維的詩。

②質樸。選用貼切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真切平淡,平易近人,如陶淵明的詩。

③絢麗。詞藻富麗,色彩絢爛,情思奇幻,如李商隱的詩。

④明快。語言直接、明朗、爽快、潑辣,往往斬釘截鐵,一語中的,如白居易的詩。⑤含蓄。意在言外,常不直接傾訴,而委婉曲折,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杜牧的詩。

⑥悲慨。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於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鬱結,憤慨不平。如陳子昂的詩。

⑦雄奇。氣勢雄偉,立意奇特。

⑧沉鬱:筆調蒼老遒勁,描繪社會,氣氛凝重深沉,詩律嚴格和音韻鏗鏘。如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2)詩歌語言的個人風格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杜甫的沉鬱頓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邁飄逸王昌齡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隱的朦朧隱晦王維的詩畫一體溫庭筠的綺麗香豔

高適的悲壯蒼涼李清照的纏綿悱惻陸游的悲壯愛國

(孟)郊寒(賈)島瘦 「韓孟詩派」的奇崛險怪

(3)品味語言風格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

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

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例題(2013天津)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①

〔宋〕辛棄疾

白苧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雖響迴廊,禹門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秀舉行的考試。

②白苧(zhù):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

③禹門:即龍六,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

答四、真題剖析

[真題1] (2014四川卷)13.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8分)

秋暮吟望

趙執信小閣高棲老一枝,閒吟了不為秋悲。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

二更短燭三公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注釋]「一枝」語出《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老一枝」意為終老山林。

(1)簡要賞析頷聯中「常」「偏」兩字的妙處。(3分)

【答案】「常」強調時間頻度,將隨朝暮變化的山色寫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態,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象視為有意為之。「常」與「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的心緒與情感。(4分)

【解析】語言風格類的題目,首先考查學生解字的能力,學生需要結合詩歌的意思先將兩個目標字的大意講出,並結合詩人的情感進行分析。比起前兩年的考題,同樣是考查能力層級d(鑑賞評價)的題目,回答起來更脫離格律,單純用答題模板套作的話恐難得分,表現出四川對考生古詩文素養要求提高的趨勢。

(2)本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答案】詩人看似曠達、閒淡,實則落寞、惆悵。首聯即說「了不為秋悲」,詩人心境看似曠達、閒淡;中間兩聯寒山,落葉,霜風,殘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調,透露出內心深處的憂傷與落寞,尾聯在燭光下飲酒的長今,流露出終老山林的惆悵(4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情感的理解。較為簡易,只要能夠找出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情感基調便能準確答出,在第二聯後,詩中出現了多個淒清冷峻的意象,所以情感的主要內容是落寞的愁苦心境。加上全詩的景色描繪的寒冷淒清,便能較好回答本題。

[真題2] (2014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答案】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首聯「燈殘」表明天尚未明,但詩人已經攜劍登程;頷聯「雞唱」表明天剛黎明時分,「獨」表明由於時間尚早,學科,網路上還沒有行人;頸聯「白草」「微有路」寫出晨霜猶在,草呈白色,光線尚暗,道路還看不分明;時間較早,氣溫低,「濁河」也因天寒而「凍無聲」。

鑑賞詩歌的語言教學案教師版

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菩薩蠻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1 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 空 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空 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 惆悵,增添了全詞的 愁 味,使主題更加鮮明。2 ...

鑑賞詩歌語言教案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通過講評,進一步鞏固古代詩歌的有關知識,提高鑑賞詩歌語言的基本能力及解題能力。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評,進一步明確詩歌鑑賞語言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分析詩人的思想情感,評價詩人語言,培養學生對古代詩歌的興趣,讓學生接受古代詩歌的薰...

高考詩歌鑑賞之語言鑑賞專題學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 2.掌握有關語言試題的解題技巧。考點闡釋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對詩歌進行藝術分析的依據首先就是語言。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 含蓄性 精煉性 跳躍性。2014年高考18套語文試卷中,共有7套針對語言設定了考題,題型大多採用主觀題形式,重點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