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有效的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2021-05-30 09:28:58 字數 3161 閱讀 3251

從歷年的語文考試中不難得出乙個結論:學生的閱讀理解存在嚴重的問題,不是忘了點標點,就是忘了加標題;不是不會用自己的話解釋詞語,就是不會用自己的理解來回答問題,一旦不能用「摘錄法」便有一種手足無措之感……是閱讀教學的問題?還是學生的能力問題呢?

方法課堂上沒少講,為啥就是那麼高投入低成效呢?

原因是很複雜的,但有一點很顯然,那就是結果是這樣,卻仍沒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我們的閱讀課依然「濤聲依舊」;即使關注了,改進了,成效也不太明顯。雖然新課程開始一年多了,但閱讀課上:讀通全文——初步感知——精讀課文——— 總結鞏固————完成練習的經典五步模式仍是屢見不鮮。

課內如此,課外閱讀更加糟糕,有些學生讀了五年書從來沒進過一次圖書館。大部分學生認為沒什麼好看。看電視的比比皆是,看書的卻寥寥無幾,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

當然看電視也是一種很好的資訊積累,問題是沒人引導,所以停留在娛樂上,長此以往就會養成對直觀畫面的依賴,而對書的漠視卻令人無比擔憂。

是書不好看嗎?當然不是。是學生沒在書中找到過快樂的體驗,因此也就無所追求,電視給學生的是直接的視覺和聽覺上的快樂,或是其它豐富的資訊刺激,而文字只有通過理解、想象才能發揮資訊效能,既然無快樂,索然無味的事,我們可愛的學生怎麼會做呢?

《語文課程標準》關於閱讀方面的規定:一是提倡擴大閱讀面,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型別的讀物」;二是規定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課外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以後逐漸增加;第二學段不少於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於100萬字,小學階段背誦古詩文70篇。

21世紀是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人才激烈競爭的時代,它對人才的知識、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古人有「書中自有**屋」之說。朱熹也曾經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杜甫提倡「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名人名家樸素而富有哲理的話,給我們以啟示:僅靠課本上數量有限的幾篇文章,怎能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慾高漲的孩子們?

無論是閱讀教學現狀,還是時代社會的要求,都需要我們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尤其是學生自身語文整體素養的提高,更需要組織學生強化課外閱讀,激勵大量閱讀,讓他們在閱讀中品嚐到無窮的樂趣,從而促進閱讀興趣的不斷拓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將來博覽群書打下紮實的基礎。那麼如何來有效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

一、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一旦有了閱讀的興趣,就會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變「被動讀」為「主動讀」,「要我讀」為「我要讀」。只有當學生在頭腦中樹立了強烈的閱讀意識,才能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書籍。

特別是對於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尤其應該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和樂趣相聯絡。用「興趣」「樂趣」這兩把「密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他們步入知識的殿堂.

介紹讀物梗概激發閱讀慾望。教師要經常有目的、有計畫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斷,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慾望。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裝》後,教師可介紹《安徒生童話選》;結合《赤壁之戰》的教學,教師可出示《三國演義》(兒童版)介紹書中部分精彩內容的梗概。

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燦爛文化的藝術所在。實踐證明,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二、指導課外閱讀,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正確合理的選擇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準確的運用閱讀方法,做好讀書筆記,課外閱讀才有效率,才有收穫。

1、推薦與課文相聯絡的書籍

由於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鑑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課外書包羅永珍,良莠不齊,並不都適合學生閱讀。作為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

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上完了《醜小鴨》,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選》,學習了《景陽岡》,可以向學生推薦《水滸傳》。

2、推薦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

小學六年,跨度較大。我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每一級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提供書籍名單。如:

三、四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量比較豐富,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我們就可以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寶葫蘆的秘密》、《兒童科幻**》、《十萬個為什麼》、《櫻桃小丸子》等書籍。

3、推薦與習作要求相關的文章

習作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大量的閱讀可以為習作鋪墊。如學習《水上飛機》,了解了說明文的寫法,動員學生對身邊熟悉事物加以說明介紹,進一步明確介紹事物的方法。

4、從時空結構上推薦有關內容

在實踐中,大膽地將報紙、雜誌、**、影視、廣告、標語等語文資訊引入課堂,豐富深化教材內容。如今年神州七号飛上太空,振奮人心。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相關報道,了解事件始末。

三、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略讀。精讀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略讀即先看序言、提要、編輯大意和目錄,以了解全文的性質、內容和規模,再閱讀全文章節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後瀏覽全文,綜述大意。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常用的是略讀。

根據閱讀目標的不同,我們又可以把略讀分為遊覽式讀書法和篩選式讀書法。培養學生閱讀方法,我們要遵循課內帶課外,扶放相結合的原則,切忌拔苗助長。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課文大意,然後精讀品析,最後評議摘錄

四、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讀書筆記型別很多:

摘抄型:摘抄好詞好句,科學珍聞,生活常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陶冶情操。提綱型:

在讀過一本讀物後,把其中的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讀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路,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讀完一本讀物後,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想象型: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我們要通過提示範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五、營造閱讀的環境

眾所周知,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為學生創造閱讀的良好環境。閱讀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兩種,所謂硬環境就是創設良好的外在閱讀條件,俗話說:

「巧婦難為無公尺之炊。」要想訓練好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課外書的準備必不可少。我們學校為每班購進了一百冊新課程必讀書籍,每學期班級之間,年級之間進行互換,達到資源的充分共享;班級書架就像乙個中轉站,方便每個學生的借閱,而家庭書架則是學校課外閱讀的重要延伸,學生在家的時間最多,也是閱讀的重要場所。

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我們要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我這裡所要談的是幾種我們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閱讀方法 1 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

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當前 新課程標準 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次把 豐富語言的積累 寫進了教學目的,並用具體條款要求 注意積累語言材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明確規定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150篇 含課文 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並採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教學要...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博覽群書,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綜合素質。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 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語文課標 也明確指出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 多讀書 讀整本的書。如何引導學生遨遊書海 採珠拾貝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