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2021-03-04 09:53:24 字數 1303 閱讀 4494

課堂教學反思

楊俊峰反思一: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目的不同於目標。只有在對目的進行具體細化後,即提出達到目的的手段、時間以及檢驗目的是否達到的工具、步驟以後,目的才會變成目標,教學目標是預期的,是在具體情景下學生行為變化的結果,是用「學生學會了什麼」的說法來表示的,而「目的」一詞的涵義往往與教育者的主觀願望等同,它是一種應然狀態的理想,一種方向、指標,而且還隱含著可能無法實現的意思,時間跨度也比較長,目的與目標關係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要求與具體結果,巨集觀與微觀,教師的願望與學生的行為變化之間的關係。

反思二:「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這些數學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目的,不能直接作為教學目標,這些要求,在一節課的教學中難以體現、操作實施,只有具體細化以後,才能轉化為學生學習預期所能達到的結果。才能作為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

反思三: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南

教學目標應集中在學生能做什麼。說明的是教學結果,而不是教學過程。教學目標的指向是學生主體,是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是學生學習之後所發生的變化。

「教會學生……」、「使學生掌握……」,是把教師作為行為主體。因此,這樣的表述是不恰當的。正確的表述應把學生作為主體,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學習可能發生的行為變化的預設。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相制約,相互促進。從而在教學設計中要擺正教與學的位置,設計時應以學生的「學」作為出發點,以學生活動作為行為主體,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是使教學目標成為教學實施的指南,才能使目標的實現成為可能。

反思四:教學目標通常是策略性的,可觀察、測量、評價的。「了解」、「理解」、「掌握」、「運用」某一具體的概念、定理、只是乙個抽象的目標,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不要籠統地講「了解」、「理解」、「掌握」、「運用」,而應具體明確「理解」、「掌握」到什麼程度。

會「運用」到什麼樣的水平,是「熟練運用」「靈活運用」等。

反思五: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不全面,只重視明確設計知識目標,有些能力目標也較為具體,但情感目標常常被忽視或顯得空乏。如「籠統地講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必須對抽象的、模糊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化、具體化,否則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因不清楚究竟指的是什麼而無法實施。

不知道為什麼使學生達到目標,學生能夠做什麼,可以做什麼,如何去做,因此,乙個不明確、不具體的教學目標是毫無意義的。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做到既有層次性,又要有全面性與開放性。例如「指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一課教學目標可設計成:

(1)理解並掌握指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會作指數函式的圖象並利用性質判斷數的大小;(2)逐步提高觀察和歸納分析能力;(3)了解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二〇〇五年元月

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七年部本學期我們七年部為了貫徹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中實行 雙案導學,合作 的教學模式。在近三個月的教學實踐中,結合課改和自己的教學實際,反思如下 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悲喜參半。欣喜的是,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 敢...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東洞中學理科組李興軍 在這幾年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我深深的體會到,時代的發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侷限於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平衡與...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為了建立有利於教與學的積極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工作。1 了解學生的需要這是課堂學習管理的心理依據。畢竟,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為此,教師應當把自己置於學生的地位,設身處地去體會學生的心理狀態及學業水平 平時應主動和學生交流 談心,聽取他們的各種想法和意見,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 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