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小學課改師生的評價方案

2021-03-04 09:49:21 字數 3701 閱讀 5702

依據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理論,構建乙個課改教師的評價體系,以克服過去那種「以教論學」的傳統的教師評價模式和理念,推動當前的課程改革實驗,開創課程改革的新局面,是當前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每乙個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面臨的乙個重要課題。因此,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初擬了乙個課改教師的開放性、多元化的評價方案,現正在初步實施。

一、教師自我評價方案

教師自評是主要倡導的評價形式,也是教師評價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專業素質的發展。學校管理者可依據課程改革的理論和本校的師資情況,擬定出a類和b類評價內容和標準,每個教師可根據自己教育教學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兩個方面的內容,以及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找出自己的發展優勢和不足,然後把擬定出的改進要點和改進計畫,作為c類的評價內容和標準,形成乙個教師自我分析表。比如:

在教學能力方面的教學目標中,學校把「教學目標」定為a類目標;將「把學生培養成學習型的學習者」作為b類目標;教師也可把對學生的尊重、讓學生有發言權、培養協作精神、關注學生思想行為方法和社會價值觀念的發展作為c類目標。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在教學發展中,利用不同方式寫出教學發展體會、教學日記、週期性總結等形式的自我監控總結材料。

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方案

學生作為教育的物件,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斷。因此,教師首先要打破「師道尊嚴」的局面,讓自己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然後,通過學校管理者向學生定期召開學生評價教師的座談會(一般每學期兩次專題會),作為定性評價;與此同時,教師自己還要不定期地召開學生專題座談會(每學期不得少於四至五次),作為靈活性、過程性評價;學校還在校內設立學生評價教師教學專題信箱,讓性格內向、不敢在教師面前評價教師的學生,通過寫信的方式,敞開自己的心扉,說心裡話。我們一般一周開一次信箱,一月一總結,也可設計學生問卷,讓學生通過紙面答卷的形式,完成對教師的評價。

三、家長對教師的評價方案

學生家長作為學生的父母和教育投資者之一,自然十分關心自己孩子在校受到什麼樣的教育。促進家校協同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職責。因此,家長評價教師是家長的一項權利,也是促進家長了解學校和教師,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徑。

根據這一理論,學校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徵求家長對學校,特別是對教師的評價,每學年下學期召開兩次;教師每學期要按時完成全班學生家訪工作,及時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和家長對教師的評價,並認真做好記錄;學校每週規定一天時間作為學校家長開放日,讓家長主動地、積極地參與聽課、評課活動,了解老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由學校和任課教師聯合向家長發放調查問卷,讓家長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可以在平時,也可以在家長開放日)。

四、教師對教師的評價以及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方案

教師是乙個學校的主導力量,教師與教師間彼此都比較了解,因此,教師對教師的評價是學校管理者對教師評價總結的最重要的參考內容之一。所以,在教師評價中,教師對每一位教師的評價,應是全面的、細化的和量化的。依據這一特點,我們每學期進行教師對教師的評價每學期期中和期末各搞一次,評價的內容包括乙個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觀念的轉變、先進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教學常規的落實、教改實驗的進展、課堂教學的設計、改進與效果等 。

學校管理者在操作評價中,首先要參與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與教師個人單獨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師的優勢,指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提高發展的建議。其次,學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務是組織、協調、平衡和總結各個評價主體的評價活動。再次,學校管理者要把平時的定性評價、定量評價、分解性評價、穩定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靈活性評價等,在乙個學期中,進行積累整合,形成乙個比較客觀的、實在的總結性評價的成果。

黃村鎮平原小學

2023年9月

平原小學學生評價方案

課改前,對學生評價存在的重要問題是: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促進學生發展功能;評價指標單一,基本以書本知識為中心,忽視對實際能力、學習態度的綜合考查;評價方法多採用紙筆方式,過於注重量化,學生基本處於被動地位;評價技術落後,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忽視對過程的評價等。這些問題嚴重地制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新課改的程序。

現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學生評價方案,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態度及情感的和諧發展的目的。

一、指導思想

貫徹實施新的課程標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單純通過書面測驗,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術掌握的情況,轉變為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

二、評價原則

一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二是重視定性評價;三是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四是看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五是讓學生、家長都來參與評價;六是注重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

三、評價的內容

評價的內容包括一般性發展目標:思想道德、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性學習和創新精神,學科發展目標,學科發展目標以各科課程標準為依據,並提出了相應的評價建議。

四、學生評價的工具——學生成長檔案的形成

成長檔案主要是收集學生作品的樣本以展示學習上的進步,讓學生或教師了解學生的發展過程,了解學生在每乙個階段掌握了什麼,努力方向又是什麼,它對於學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學生成長檔案的內容

1.學生基本情況,真實記錄學生原有的各方面情況,用**式記錄。

2.學生的各科學習檔案是學生成長檔案主要內容,包括:①本學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興趣。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

② 目前最佳作品展觀,包含生成過程。③實踐創新活動的參與程度。④同學之間的觀察和評價。

⑤教師觀察、評價及剖析.⑥來自社會、家長的反饋資訊。⑦星級學生評雪以上各項均設計為**形式。

(二)學生成長檔案的收集方法

1.學科考試以成績為基礎的評價。

2.學生學習,工作樣例。

3.對學生行為表現的觀察,訪談與調查。

這些資料不但應涵蓋學生發展的優勢領域,也應涵蓋被認為是學生發展不足的領域,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發展建立全面、客觀的資料檔案,清晰描繪出學生成長、發展的曲線。

五、學生評價的實施——「四心」評語

(一)新課程評價以立足過程,促其發展為宗旨,對於評價過程,強調多元主體參與評價。

1.老師心中的我:根據學生各個時期的求知過程、**過程和努力過程,形成多元智力評價,以及對學生的持續發展和提高進行有效的指導。

2.自己心中的我:提高了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地位,將評價變成了學生交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對學生終生的發展都有益處。

3.同學心中的我: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們積極展開討論,使學生之間在相互溝通協商的過程中,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積極、友好、平等的同學關係。

4.家長心中的我:使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評價過程,形成家庭、學校相結合的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在評價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評價主體互動化。一方面為學生提供資訊,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學生反饋資訊,使學生通過資訊比較,認識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實現評價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使學生最大程度地接受評價。

2.評價內容多元化.注意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尤其是對個體獨特「質」的考查,只有「質」性的評價方法和量化評價方法相結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

六、學生評價工作的管理——目標管理

分類教學工作在我校全面開展,學校要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分類教學的學科教學,思想教育和特長發展的總目標,並逐級把目標分解,層層落實到各年級、任課教師。充分發揮分類施教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保證分類教學的順利進行。

黃村鎮平原小學

2023年9月

課改師生評價方案

2012—2013學年度

課改教師評價方案

草案 為了全面提高我校初中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實現學校教育現代化,特制定新課背景下教師發展性評價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以教改思想為指導,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的的,樹立新的教師評價理念,改革教師評價方法,發揮評價的導向 激勵和改進功能,全面推進初中課改。二 評價原則 1.發展...

中學教師課改評價方案

中學課改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中學在學習杜郎口中學和天卉中學課堂教學與管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以 導學案 和 小組合作學習 為主體,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增強課堂活力,打造高效課堂。因此,為保證我校深化課堂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評價方案。二 組織機構 課改評價...

龍塘鎮小學課改評價機制

龍小字 2016 45號 實施方案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基礎教育的重心發生了轉移,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成為重要的教育目標,其指向是在於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 以知識為本位的課堂教學過程。在追求這種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將課堂教學的評價定位為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其價值取向在於 促進學生發展,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