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談教育讀後感

2021-03-04 09:38:41 字數 2361 閱讀 5866

學會賞識每一位學生

高二生物組:曹瑞榮

其次,我試著去理解每一位學生。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理解是指人去了解、接受對方的行為和思想。

有人說理解是愛的別名,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重要心理部分。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包括兩層意思:首先要理解學生的心靈,不能千篇一律的對待每乙個學生;再要理解學生的每乙個舉動、每乙個思想,把握每乙個學生的心中的渴望。

1、 理解學生的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講過乙個「季娜摘花」的故事。季娜沒經教師同意,就摘了學校裡一朵很美的花,這時教師沒有不分青紅皂白斥責學生,她透過孩子那坦白無邪的目光,看到了孩子的純真,於是慢慢詢問原因,孩子望著老師誠實的說:「我祖母病得厲害,我想摘一朵花放在她床頭安慰她······」說著眼裡噙著淚水。

這時這位教師沒有責備她,並且很受感動地說:「季娜你再摘三朵花吧,拿兩朵送給你的父母,謝謝他們培養了乙個善良的人,拿一朵送給你,為你有這樣乙個善良的心!」這是多麼深刻的理解啊!

相信季娜會永世不忘的。所以我們老師當學生有了困難請求你幫助時,當學生委屈向你訴說時,你定要去及時認真地理解,去聆聽學生的心靈。須知這時正是學生需要理解,需要愛的時候,也是教師理解學生心靈的好時機。

2、 理解學生的愛玩

大發明家愛迪生自幼好玩,有一次校長請來其母說:「你兒子簡直是個大壞蛋,怎麼這樣貪玩······」,不等校長講完他母親就說:「對不起,我家只有好蛋,沒有壞蛋。

」也許愛迪生後來成為大發明家,兒時母親對他的理解功不可沒。教師也要理解學生的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不要發現學生活潑好動就斷定這個學生有「多動症」,斷定他是乙個壞學生,而要藉此讓他多參加各類活動,指導他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把握知識、掌握技能。如在2013-4-2號我在x-17班上課,在下課前5分鐘時我正在指導學生做課時小結,其中楊保亮同學偷偷地擺弄著魔方,我發現後親切地對他說「玩魔方很好,能增強空間想象能力、動手能力等,歡迎你到魔方社團來,時間是星期二和星期五的下午第四節。

最後,我努力去尊重每一位學生。 尊重學生是教師熱愛學生,賞識學生的具體表現,這裡的尊重學生包含二層意思。其一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師生應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其二是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教師絕不能傷害每個學生的尊嚴。

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學生有學生的經驗,有時他往往會提出許多在教師看來不值一提的問題。

這時教師首要的是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他的愛思考,賞識他有提問題的勇氣。

1、 尊重學生的人格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的人,也許教師一句無意的「你怎麼這麼愚蠢」,「你這飯桶」。將給學生心靈帶來無盡的創傷,甚至影響到學生今後的成材。學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自尊;因而教師不能歧視任何一位學生,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

在教學中,我總是把自己當成學生,把學生看成我的朋友,讓學生感覺到他們和老師是平等的。我總是先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認真傾聽學生說的每一句話,然後自己和自己對話:我對「他」了解多少?

「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我用什麼方式和「他」交流溝通?用眼神、語言、動作還是其他的方式?

我這樣做能使「他」建立自信心麼?有成就感麼?能激發「他」的求知慾麼?

還記得學生在學習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時,我和同學們剛剛共同學習完「基因的分離定律」,x-17班的範夏林同學走過來問我:「老師,我給您講講這道題的思路,您幫我看看怎麼樣?」我立馬欣然答應。

我認真聽了她的思路後,感覺非常好,很顯然她已經完全理解了「基因分離定律」的關鍵性的解題思路並且學會了知識的遷移,用「基因分離定律」解答「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題。此時此刻,時間好像被定格在晚上7:40,我激動地擁抱她,並翹起大拇指激動地說「範夏林你真棒!

」同時,我從她的眼神中讀懂了成功的喜悅—成就感。從那以後,她在課堂上的表現非常地好,思維活躍,回答問題非常積極,按時完成課堂任務,並在討論中積極幫助學困生。

2、 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心理學告訴我們:自尊心是主體的一種自我意識的表現,是青少年兒童對自己在集體中地位與作用的一種認識和評價。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人類有許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種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頂峰,這就是個人的自尊心。」一般說來乙個學生的自尊心強,就表明他認為自己並不比別人低,認為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別人一樣重要。相反,就會感到低人一等,那他就不會在同學面前抬起頭來走路,那他就會失去上進心。

所以教師激發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自尊心也是尊重學生的一種表現。

有人這樣描述對學生的愛:要愛請深愛,不愛請離開。我在教學中,總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細心地呵護孩子的心靈,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從不當眾批評任何一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

我總是努力客觀公正地去評價學生,對待學生的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缺點給予中肯的指出,總是提醒自己切不可把學生的缺點隨意的放大。因為賞識教育不是表揚加鼓勵。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賞識教育的首倡者周弘說「賞識教育是一種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教育,奧秘在於承認差異、允許失敗」。

談文學讀後感

流行文學中的低階趣味 讀 談文學 有感 文學上的低階趣味 是朱光潛先生在抗戰的最後幾年發表一篇批判文學創作中存在低階趣味問題的文章,收錄於 談文學 一書。全文分為上下兩篇從作品內容和作者態度兩方面分析了當時文壇存在的十種低階趣味現象及其對讀者的危害。雖然,距離這篇作品的創作已有半個多世紀,但朱光潛提...

談美讀後感

然而,我們什麼時候知道我們是在審美呢?審美的過程似乎就像在做夢。我們在做夢時通常不會意識到夢境,只有等夢醒之後才隱約對之前的夢境有所唏噓。同樣的,我們對於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越入迷,我們就越難覺察到自己是在欣賞它,也難以察覺自己在審美中所享受的快樂。這種感受似乎與上面的 審美脫離實用 以及 客觀 的原...

《談美》讀後感

談美 讀後心得 讀完朱光潛先生的 談美 感覺這部書不像是在談深奧的美學,而更像是一部介紹美 鼓勵年輕人去發現美 創造美的書。朱光潛先生在這部書裡面所提到的美,也並非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 審美 而是更多的在 自然美 藝術美 人生美,這些我們在生活中看得見 摸得著的美的事物。朱光潛先生開篇就開始談如何發現...